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PP模式已成为我国公共产品或服务提供的重要方式。PPP 项目的融资性是公私双方合作的关键因素之一。PPP项目中主要合作方的融资目标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点。研究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依据利益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政府、社会资本和公众对 PPP项目融资目标的不同诉求和体育场馆融资要素结构,运用多目标规划模型,以重庆市某体育场馆为例对伙伴各方接受的融资性进行方案对比,探讨了假设条件下实现体育场馆PPP项目融资的最佳伙伴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2.
大型体育场馆融资模式分类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体育场馆融资模式是指在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当中,为了筹集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与后期经营管理资金而采取的各种融资手段以及方式方法。大型体育场馆融资模式是大型场馆运营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好融资问题有利于场馆运营健康良性发展。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考察及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大型体育场馆融资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梳理,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融资模式进行系统整理和分类,挖掘其本质特征。研究结论对未来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融资模式的选择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体育场馆是体育竞赛、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物质载体,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体育场馆研究涉及的三大主题进行总结性回顾,总结现有研究不足并提出未来发展趋势。体育场馆建设研究集中于对建设逻辑的宏观把控和建设融资模式的探讨;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研究集中于民营化改革和场馆的具体运营管理方式;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开放的成本补偿问题逐渐受到关注,随着学校体育场馆的性质明确,寻求多元化补偿机制成为一种趋势。此外,通过完善的保险制度转移开放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因素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话题。未来研究应加强体育场馆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整体规划体育场馆建设;立足公益性原则,加强体育场馆经营模式创新研究;加强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开放风险管理研究,构建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4.
体育场馆BOT融资中政府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BOT是一种利用民间资本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营运的融资方式。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项目采用BOT融资方式可以减轻政府的投资风险和财政压力,并有利于赛后场馆的开发利用。但BOT融资方式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时政府在大型体育场馆项目BOT融资中面临的风险,如投标人联合低价竞标的风险、逆向选择风险、完工质量风险、收益损失风险、资产流失风险、政策和法律缺位风险等进行分析,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措施,为政府更好进行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项目BOT融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PPP融资模式理论,针对目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融资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实现PPP融资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研究美国体育场馆治理的演进,反思其实践中呈现的问题,旨在为我国体育场馆治理提供借鉴。百年来,美国体育场馆治理经历了民营化、公共化、公私合作的过程。民营化是美国体育场馆治理的起点,经济危机及随后的大萧条时代暴露出民营化的弊端;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提高政府效率的背景下,体育场馆服务外包和拍卖冠名权的经营模式逐渐成为主流;当民营化与服务外包引发了社会公众对政府责任的质疑时,体育场馆治理的公共化成为主要议题;而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陷入两难的博弈困境后,体育场馆治理的公私合作势所必然,体育场馆的专业化治理则是职业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诉求;最终,美国体育场馆形成了分类治理、专业治理、多元治理的格局。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存在着超常规建设与运营困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以合同为基础的治理结构与以关系为基础的治理机构的矛盾现象,时至今日,依然无法回应为何建设、如何治理、怎么评价的基本问题。未来,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治理的路向是分类治理、专业治理、多元治理,在回应大型体育场馆民营化与公共化、包什么与怎么包、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权衡中,反思美国做法的利弊,借鉴美国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7.
供给侧改革下风险管理是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需求风险是影响PPP特许权的主要风险之一.由于影响需求风险的因素是以复杂的方式相互影响,需求风险识别应考虑到其复杂的相互作用来确定影响因素的优先级.因此,优先识别PPP大型体育场馆特许权中的需求风险因素,将有助于确定每个集群下最重要的因素.文章采用问卷调查、ANP方法来确定、评估和优先识别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已被分为用户特征、设施特征和区域特征三组.分析表明,付费愿意和意愿支付的历史经验是用户特征集群中最重要的因素,使用设施的费用在设施特征集群下最为重要,而就业水平在区域特征下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研究,对北京奥运会新建大型体育场馆建设融资模式和赛后产业化运作模式进行分析,为我国新建大型体育场馆赛后的产业化运作提供参考,以减轻政府负担,努力实现投资大型体育场馆资本的保值和不断增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公共服务理论,采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的价值困境,提出了相应对策。困境在于:制度供给与经费保障不足;经营理念与运营模式滞后;专业人才与管理机制缺失。对策是:强化政策供给,拓宽融资渠道;明确服务理念,创新运营模式;培育专业人才,完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主要采用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对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的合同制治理的状况及模式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服务外包以保安绿化等非核心业务为主,并存在着道德、寻租、逆向选择等风险,提出服务外包合同制治理模式并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以服务外包合同制治理模式来破解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难题。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基于公共体育场馆委托经营管理模式的相关理论、政策以及对多个项目的实践比较分析,提出委托经营管理模式的应用意义、需厘清的若干关键问题和发展建议,为创新体育场馆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发现:采用委托经营管理模式运作公共体育场馆,可以减轻财政压力、提高场馆运营效率、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盘活存量资源、扩建增量场馆。指出应用委托经营管理模式需要厘清的关键问题:1)公共体育场馆的属性;2)公共体育场馆财政政策;3)公共体育场馆的服务内容;4)公益性服务的结构和价值补偿;5)掠夺性经营等。建议政府应加快制定运营方的准入、退出标准;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委托受托契约体系;构建公益性服务价值补偿的公共财政目标导向机制;协同运营方统筹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邀请运营方参与场馆设计;建立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2.
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投资对举办省市是个巨大的压力,以近几届全运会场馆的融资模式为研究对象,认为解决投资压力的方法有:继续推进体育场馆改革;改组现有银行机构;发展风险投资事业;拓展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3.
大型体育场馆市场化供给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体育场馆的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其多层次的需求,其市场化供给势在必行。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就大型体育场馆市场化供给的内涵进行研究,并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大型体育场馆市场化供给的主体可以是政府、市场、第三部门或者它们之间的联合,提出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第三部门补充应是我国大型体育场馆供给的可行性模式,并分析了各个主体在场馆市场化供给中的角色和职能。  相似文献   

14.
运动员兴奋剂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博弈论,分析了竞技体育中运动员兴奋剂策略选择的有关问题,指出:在单人博弈模型中,运动员的兴奋剂策略选择除了受信息收集程度的影响外,还会受运动员风险态度类型的影响;在“怕吃亏”心理的作用下,个体项目运动员之间博弈的结果是服用兴奋剂对自己是较好的策略;集体项目运动员的兴奋剂策略选择过程较复杂,但在严格的约束务件下,完全理性的运动员不会使用兴奋剂。  相似文献   

15.
大型体育设施供给不足制约了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如何改善大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借助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从政府与社会投资者两个利益主体行为入手,构建了一个非对称信息下委托代理模型对我国大型体育设施的委托代理运营模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政府围绕最优体育基础设施供给量设计激励机制可降低场馆的委托代理风险;政府与社会投资者博弈的结果使二者在提高努力水平和降低成本方面目标较为一致,在风险规避程度上有所不同,政府应注意维护自身信誉以寻求长期利益;提高社会投资者努力水平系数、降低成本系数和绝对风险规避程度是理顺体育场馆委托代理关系进而增加体育设施有效供给的关键因素。结合这些结论,提出了包括建立投资者绩效评价机制、加强政府监管、鼓励企业创新性经营和约束政府行为在内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举例等研究方法,阐述了PPP模式的内涵和具体实施模式,分析了PPP模式在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中的应用形式,并对PPP模式在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中的优势作了论述,最后,结合国内外在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中应用PPP模式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今后采用PPP模式建设大型体育场馆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大型体育场馆运用"4R"理论进行服务营销的途径。研究表明,结合大型体育场馆自身社会服务的性质,将"4R"理论的服务营销模式导入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之中,不但可以提高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更可以为我国的体育产业改造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管理展开研究,旨在通过建立设计导向的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管理模式,有效解决场馆建设中设计与施工的分离情况,并实现设计单位在场馆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以保证大型体育场馆设计意图的实现。研究认为: DCM建设管理模式突出设计职能指导下的各方协同工作,更能体现大型体育场馆全寿命期管理的优势,有利于实现场馆设计与施工的集成化管理;DCM建设管理模式结合了我国建设管理行业的具体情况,由建筑施工单位的设计部门担任项目核心,即由建筑施工企业担任项目总承包商,总承包商通过自己的设计部门进行各项目管理的协调和控制;在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实施中包含多个主体,建立动态联盟可将总承包方、外部设计单位、分包方和供货商等不同的利益主体联系在一起,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就大型体育场馆与体育社会组织的互助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研究,认为体育场馆与体育社会组织互助发展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一种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契机,实施互助扶持;政府提高重视程度,为互助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设置“以奖代补”措施,激励互助发展;体育场馆协会充分发挥指导职能;各级体育总会充分发挥组织与协调职能;推行试点工作,积累互助发展经验等促进体育场馆与体育社会组织互助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比较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几种管理模式的利弊,构建学校经营体育场馆投资与收益函数,运用博弈分析的方法,建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研究体育场馆管理中各利益主体的最优策略.该模型在学校和外来管理者之间找到纳什均衡和贝叶斯均衡.结果表明:没有一种固定的管理模式适用于所有高校,高校管理体育场馆应针对自身的情况和结合外部条件,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模式,以使场馆的设施功能及利用率最大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