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储呈进 《阅读》2013,(3):20-21
有句话说得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意思是说,看一个人要想看到他的心里去,可以看看他的眼睛。同样的道理,要想把一篇文章读懂读透读出意思来,那也得善于去找文章的“眼睛”。文章的眼睛叫做“文眼”。所谓“文眼”,就是文章中的一个关键词语或句子,这个词语或句子往往“事关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文章中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文眼”一般出现在文章的什么位置呢?  相似文献   

2.
外貌描写即肖像描写,就是描写人物的音容笑貌,穿着打扮,神情姿态等。外貌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精神风貌,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俄国作家果戈里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好的外貌描写能为读者理解人物打下良好的基础。如《金色的鱼钩》,作者描写了老班长的肖像:“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读后  相似文献   

3.
安武林 《阅读》2014,(47):21-23
<正>你的眼睛漂亮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在人物肖像描写中,五官的描写很重要,而最为重要的大概是眼睛的描写。人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意思是说,眼睛可以充分地表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或者说可以表现人物内心的声音。古人说,言为心声。这话只对了一半,因为骗子说的话从来都和心灵是不一致的。如果说"眼为心声",这话才算真正的对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人物.其性格的社会内涵、哲理内涵和心理内涵都极其丰富复杂.我国现代文学人物形象的性格,其复杂性没有超过阿Q的.阿Q有时表现出农民的质朴,有时又表现出游手之徒的狡猾;他时而自卑,时而自尊;时而自负,时而自轻;时而不满权势者对他的凌辱.时而又愚弄比他更弱的弱者;他拥护“男女之大防”,却又向吴妈求爱;他鄙薄城里人,却又窃笑未庄人没见过城里人的煎鱼;他曾经很保守,凡是不符合未庄传统习惯的,都被他视为异端,然而辛亥革命的浪潮进未庄时,他也起来“造反”,“革这伙妈妈的命”.尽管阿Q的这一系列性格都是充满矛盾,错综复杂的,但仍然使人感到杂而不乱.这是因为阿Q性格中有一个稳定的、一贯的、定向发展的基本性格,即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在未庄是个弱者,他所受的压迫和凌辱是最深重的,但他却非常自尊自负.阿Q见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便手舞足蹈地自封为赵太爷的本家;跟别人口角的时侯,常常会瞪着眼睛说:“我们先前  相似文献   

5.
《阿Q正传》问世以来,围绕着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阿Q这个典型形象的问题,许多文学评论家、文学史研究者曾发表过不少意见,对于我们认识阿Q这个典型人物,给予过重要的启示和帮助。但是有些论点,今天看来,仍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有的认为“‘阿Q相’未必全然是中国民族所特具,似人类普遍弱点的一种”。有的认为《阿Q正传》是“描写中国民族的灵魂”,阿Q的性格特征是“自大”、“卑怯”、“善变”、“自欺”。有的认为“阿Q是一个流氓无产者”。有的认为“阿Q,主要是一个思想性的典型,是阿Q主义或阿Q精神的寄植者;这是一个集合体,在阿Q这个人物身上集合着各阶级的各色各样的阿Q主义,也就是鲁迅  相似文献   

6.
郭学萍 《阅读》2009,(9):24-25
人物的外貌不外乎四个方面:天生的长相、经历在面部留下的印记、习惯性的衣着打扮、个性化的表情神色。果戈里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因此,认清人物的外部特征,有助于了解人物的性格。在《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一文中,有两处外貌描写:“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  相似文献   

7.
清人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说:“天地之间,风云日月,人情物态,无往非吾诗所自出。”可见天地间的一切,无一不是写诗的好材料。但要做到这一点,有个前提,即首先得从“风云日月,人情物态”中发现诗意。所以,罗丹在他的名著《艺术论》中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他又进一步指出:“所谓艺术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看出美来”而“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别人的眼镜”,  相似文献   

8.
阿Q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经典人物,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人物。本文将从环境与性格两方面入手来分析该人物的悲剧性,进而揭示中国国民的悲剧性。关于阿Q的性格悲剧,本文将重点分析他性格中的两个绕不开的话题:麻木健忘和精神胜利法。本文认为,一个人的悲剧命运是由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自身性格的缺陷共同作用造成的。阿Q就是这样一个悲剧的典型。  相似文献   

9.
仪眼的制作     
常言到 :画龙点晴 ,方显龙的神韵。剥制标本更是如此。一个完美的剥制标本 ,必须有一个栩栩如生的仪眼来点缀它 ,才能显示出它的神韵与灵气。可是在我们平时要想制作一个称心如意的仪眼又觉得非常困难。以下是我在平时制作仪眼时积累的一些小经验 ,以供同行们共同探讨。1 善于观察平常仔细观察各种鸟类、兽类的眼睛 ,观察它们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变化 ,观察它们在各种神态时的眼神 ,观察它们眼睛中的瞳孔与虹膜的颜色、大小。掌握收集第一手资料 ,为以后仪眼的制作作好准备。2 材料的收集、制作材料是仪眼制作成败的关键 ,眼睛是一个球体 ,眼…  相似文献   

10.
探究读书法     
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求同学们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倡导探究的学习方法。在阅读课文时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1.扣住题眼探究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短小精悍,能折射文章中心,反映作者写作意图。扣住题眼探究,能迅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如《菩萨兵》一文中,“菩萨兵”指谁?为什么称为“菩萨兵”?《孙中山破陋习》中,“陋习”指什么?为什么要破这个“陋习”呢?2.抓住重点探究课文描写具体的地方便是全文重点所在。抓住这些重点段落探究,才能领悟中心,体会感情。如《郑成功》一文中,郑成功是怎样收复台湾的?随着阅读的深入…  相似文献   

11.
憨憨熊读完《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眼睛湿润了。他对大嘴河马老师说:“写得太好了,太感人了,母亲太伟大了!”“你知道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伟大的母爱来的呢?”河马老师抚摸着憨憨熊的头问。憨憨熊拿着书又读了几遍,想了想,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老师,您快给我讲讲吧?”憨憨熊说。河马老师说:“这篇课文是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伟大的母爱的。比如,‘我’第一次抱母亲和母亲无数次抱‘我’就是一处鲜明的对比。‘我’第一次抱母亲是因为母亲生病了,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可以说‘我’抱母亲是一次被动性地抱,但就这么一次,母亲激动得居然两行泪水从眼…  相似文献   

12.
黄金(下)     
王鲁彦 《阅读》2023,(88):13-19
<正>“我必须为来法报仇!叫阿灰一样的死法!”伊云哭着,咒诅说。“咳!不要做声,伊云,他是一个恶棍,没有办法的。受他欺侮的人多着呢!说来说去,又是我们穷了,不然他怎敢做这事情……”说着,如史伯母也哭了起来。听见“穷”字,如史伯伯脸色渐渐青白了,他的心撞得这样的厉害:犹如雷雨狂至时,一个过路的客人用着全力急急地敲一家不相识者的门,恨不得立时冲进门去的一般。  相似文献   

13.
苏轼谪居黄州时,写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就是其一。词中的“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分明是说苏轼不识周郎赤壁,仅是人云亦云。但宋人朱彧《萍洲可谈》云:“坡非不知自有赤壁,故言‘人道是’者,以明俗记尔”。现代一些注者袭用这一说法,如靳极苍《唐宋词百首详解》说:“作者知其非真,但为抒怀所以加‘人道是’三字,拿它当真的看”。前不久,郭桢同志撰文也说:  相似文献   

14.
朱兴江 《阅读》2012,(10):20-21
人们常说:我的心思你不懂。可是,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往往可以透过文字的表面去推想人物的内心世界,读出人物的“心思”。怎样才能读出人物的“心思”呢?  相似文献   

15.
<正>《白轮船》讲述了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吉尔吉斯小男孩的故事,全书充满了“艾特玛托夫式的忧伤”。作品以现实的故事和人物为基础,植入神话传说和童话、梦幻色彩,通过各色人物的精神道德面貌描写人性的善恶斗争。在卡拉乌尔山顶上可以眺望四面八方的景物。孩子趴在地上,调节着望远镜的焦距。这是一架远程的军用望远镜。是爷爷因为多年护林有功得到的奖品。老头子不喜欢摆弄望远镜,他说:“我的眼睛不比望远镜差。”可是外孙却爱上了这玩意儿。  相似文献   

16.
戏有戏“眼”,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文有文“眼”.这些诗词曲文的“眼睛”,是指一句之中或一篇之内表现意蕴、揭示本质的特别精采的字,句、段而言.它是体现文章各部分之间内在联系的关键,是作家反复体验生活、推敲文字的结晶.古人有的把它称作“题窍”(唐彪),有的把它叫作“眼目”(司马迁),我们不妨用刘熙载的说法,就称之为“文眼”.  相似文献   

17.
可 以说 ,杂剧《西游记》对小说《西游记》影响最大的就是唐僧出世的故事。因为小说《西游记》最早的刻本世德堂本没有唐僧出世的故事 ,所以有人怀疑吴承恩没有写这个故事。对此 ,李时人先生提出三点反驳理由 :其一 ,中国古典小说塑造人物的特点之一 ,是往往要安排主要人物一个值得同情的、不平凡的出身经历 ,这才能引起人们的“赞”和“叹”。“陈光蕊、江流儿”故事符合这种需要。其二 ,中国古典小说描写人物常采用传记式的写法 ,唐僧出世的故事对于唐僧在取经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性格是个铺垫 ,是必不可少的。其三 ,采用“陈光蕊、…  相似文献   

18.
Hi,everyone!我就是你们经常提起的那个阿Do呀。今天我特地千里迢迢从大不列颠岛赶来,与大家细聊。我呀,是个大忙人,身兼数职。首先告诉大家,我是个助动词,用于一般现在时。我的职责是:1.构成疑问句或否定句。如:Do they watch TV?他们看电视吗?We don’t go to school on Sundays.我们星期日不上学。2.表示刚提到过的动作,以避免重复。如:Do you play football?Yes,I do./N o,I don’t.你踢足球吗?是的,我踢的。/不,我不踢足球。其次呢,我还是个及物动词,与其他单词搭配一起,表示“做(某事)”。如:W hat’s your broth-er doing?H e…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写《吕不韦列传》,里面记了一段小故事:吕不韦在秦国为相时,号召“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这就是后来说的“一字千金”的典故。杜甫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白居易也说过,他自己为了“苦学力文”,“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瞥瞥然如飞蝇  相似文献   

20.
说“阿”     
一个名素前冠以“阿”字,这种构词形式此自古然,魏晋以后受佛经的影响其风尤盛.这个“阿”一般认为是发语词或前缀,对此我们不持疑义.但是一般说来作为缀(一)它是由实词虚化而成的,也就是说它有源可寻,且从语源看,“阿”和它后面的实素的语义结合具有可解释性.那么,“阿”虚化之前的词义是什么呢?(二)它是一个不自由语素,只能与另一个单音节词构成一个双音节词,不能游离于词以外自由运用,那么“阿”有无以词的形式自由运用的情况,并以此来证明它的初始义呢?我们认为这两个问题有讨论之必要,且本文就是围绕以上提出的两个问题展开讨论的.我们认为前缀“阿”的来源至少有四个:(一)同“(?)”,(二)梵语或其它外来语A或uo的音译,(三)第一人称代词“我”,(四)疑问代词“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