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以60~69岁的7 542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测试法等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老年人体力活动情况和体质状况.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老年人体质状况进行差异比较,并探讨不同体力活动对老年人体质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男、女老年人随年龄增加体质状况的变化存在共性,表现为收缩压和选择反应时的增加(P<0.01),以及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的降低(P<0.01).其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老年人收缩压升高更快,选择反应时的反应时间延长更明显,而男性老年人握力下降速度更快.2)对老年人体质健康总分有显著影响并呈正相关的体力活动有散步、体育锻炼、骑自行车,呈负相关的体力活动有重体力工作.得出结论:老年人随年龄的增加,心肺功能会逐渐减弱,肌力、柔韧性、平衡能力及反应能力等也会明显降低.同时,随着年龄增加,女性老年人患高血压的风险较男性老年人更高、反应能力更弱,而男性老年人肌力下降速度较女性老年人更快;不同强度体育锻炼及骑自行车等体力活动对维持和提高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但过重的体力工作会影响其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对湖北省老年人(60岁—69岁)体育锻炼行为对体质水平的影响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周不同的体育锻炼次数对湖北省老年人BMI、肺活量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同时平均每次不同的体育锻炼时间对克托莱指数和体前屈体质指标具有显著影响(p<0.05);老年人平均每周不同的体育锻炼次数与BMI、克托莱指数、脉压差、肺活量、体前屈和反应时等体质指标存在高度相关(p<0.01);而平均每次不同的体育锻炼时间以及坚持不同的体育锻炼时间仅与体前屈身体素质指标存在相关(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3.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BFS心境量表,对南京市区60名60岁以上的,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与不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经常锻炼的老年人活跃性、愉悦性、平静性、思虑性明显优于不经常锻炼的老年人;而不经常锻炼的老年人思虑性、愤怒性、激动性、无活力性则明显高于经常锻炼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4.
运用闭目单足站立、平衡木行走和改良Wolfson测试前后三种方法,对64名采用登山运动处方坚持锻炼2年的老年人的平衡能力进行测试,并与采用该运动处方锻炼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锻炼后闭目单足站立、平衡木行走指标均非常显著优于锻炼前(P〈0.01),改良Wolfson测试前后指标较锻炼前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坚持科学的登山运动锻炼能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步态特征的分析及其评价系统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三维测力台装置,对127名正常老年人的步态能力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对老年人行走能力的影响,得出老年人在步态特征方面的合理分组,并运用统计学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对老年人步态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建立针对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步态特征的初步评分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因素对老年人步态特征有很大影响,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步态特征有较明显差异;男性相邻年龄组间步态特征各指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而女性大于65岁组与小于65岁组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65岁以上老年人的步行能力表现出随年龄增大而下降的趋势,而55~60岁组的老年人步态评价得分低于60~65岁组老年人.  相似文献   

6.
以天津市、北京市、扬州市、西安市等4个城市,60 - 80岁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量表测量和数据统计等方法,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体育锻炼在老年人整体自尊与心理幸福感关系中的影响,以期为老年人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体育锻炼的介入,使得整体自尊对老年人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增强,因而体育锻炼在老年人整体自尊与其心理幸福感的关系中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老年人的肌力变化及其对ADL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上海、南京、芜湖3城市l,226名60-97岁老年人与日常生活活动(ADL)的调查,测试了城市老年人肌力变化特点,分析肌力变化与ADL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老年人肌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女性分别在80岁和75岁之后下降幅度增大;肌力下降将给老年人ADL带来不良影响;以反复坐起试验(RCS)时间=9.0秒表示肌力下降的临界值较合理,此时灵敏度为O.88,特异度为0.60.为了防止老年人肌力下降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需要有针对性地在老年人体育锻炼中增加力量练习的比重.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据统计法对肥胖大学生参加散打训练前后的心肺适能、身体成分及基础体力进行测试,散打训练10周后,实验组最大耗氧量(VO2max)及心率与收缩压乘积前后比较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安静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与收缩压乘积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肪量以及体脂肪率前后比较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柔韧性、仰卧起坐、俯卧撑前后比较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握力虽然有所增加,但前后比较没有统计性差异(P>0.05).表明参加散打训练可改善肥胖大学生的心肺各项生理机能、降低体重及体脂百分比,增强柔韧性和力量素质,研究结果可为散打训练改善人体生理机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江苏省男女老年人参与经常体育锻炼与不常体育锻炼两类人群的体质状况的抽样调查与比较分析,发现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江苏省老年人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与运动素质三项体质状况方面均好于不锻炼的同类人群,其中女性老年人尤为如此,为老年人参加适当体育锻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乒乓球锻炼后老年人动态平衡指标变化,探讨乒乓球锻炼对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为乒乓球作为一种提高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的锻炼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1名无乒乓球运动经历老年人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乒乓球锻炼12周,每周4次(隔天一次),每次60min,心率保持80~120 bp/min,保证心率在靶心率的持续时间为 15 min左右的乒乓球练习,在实验前,每阶段最后一次运动后次日采用星状伸展平衡测量受试者动态平衡能力。结果:与实验前比较,受试者在各个方向所能达到的最远距离实验后均有不同程度增大,其中在第2阶段末右前方、右内侧、右后方、左后方和左外侧有显著性差异(P<0.05),右外侧和左后外侧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第3阶段末右前方、右内侧、右后内侧、左前方、左外侧和左前外侧有显著性差异(P<0.05),右前内侧、右后方、右前外侧、左前内侧、左后方和左后外侧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第1阶段末相比,第3阶段仅有右后内侧出现显著性减少(P<0.05)。结论:12周乒乓球锻炼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动态平衡能力,对预防跌倒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机抽取阜阳周边乡村中学13-16岁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按性别以每岁为一组,共计8个年龄组,每一年龄组50人,进行体质测试,包括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等9项指标,与全国同龄青少年体质数据进行比较来分析皖北农村留守青少年的体质状况,结果表明:皖北农村留守青少年身体形态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全国同龄平均水平(P〈0.001),速度、柔韧等身体素质较好,明显高于全国均值(P〈0.001或P〈0.01),但力量素质较差,需加强科学合理的力量锻炼,大力重视农村留守青少年的体质发展;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有针对性的开展行动,为促进我国农村留守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采用随机整群取样方法,共获得贵州省成年人有效样本5082人。对其身体素质状况与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忙、无兴趣、家务重是影响贵州省成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成年甲组锻炼人群的多数身体素质指标好于不锻炼人群;成年乙组参与锻炼人群总体上作用不显著。提示:贵州省成年人健身意识有待提高,锻炼人群需加强科学锻炼,以提高锻炼效能。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旨在观察3个月50%~60%VO2max强度有氧运动对50~59岁人群运动中心血管风险的影响,为该人群安全有效健身方案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问卷调查入选的50~59岁受试者通过在Bruce递增负荷实验中持续出现心电血压异常指征终止实验和一过性心电血压异常,入选66例受试者并将其分为正常组(C组)、持续异常组(Y组)及一过性异常组(YH组),实施三个月的50%~60%VO2max强度每周300 min的规律跑步运动,干预前后测定人体测量学、生理生化、超声检查和递增负荷实验中相关指标,并评估变化。结果:3个月干预后Y组男性和女性的心电血压异常发生率降低至69.2%和58.3%,YH组男性和女性心电血压异常发生率降低至25%和75%。同时研究发现,干预后Y组及YH组受试者运动后心肌酶水平均显著下降,完成的运动负荷显著提高,心血管机能、形态学指标、血脂及自主神经功能显著改善。结论:50~59岁人群递增负荷运动中可出现心血管风险,为期3个月的50%~60%VO2max强度跑步运动可降低风险者其运动中心血管风险,提高安全运动上限。  相似文献   

14.
在广州市随机抽查10间1400名高等院校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并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spss 16.0)等对测试结果进行研究分析,达到初步了解广州市高等院校学生身体素质,并为制定体育课程提供相关理论依据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1、广州市高校学生在总体上多项指标均处于较低水平,男女生的耐力素质、下肢爆发力和男生的上肢力量素质的最为不理想;2、不同层次教育学生多项身体素质指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或者非常显著性差异;3、与2014年全国19岁青少年身体素质均值相比较,男生的下肢爆发力、耐力以及女生的心肺功能、耐力两项素质呈下降趋势;4、广州市大部分高校学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平均次数较低;5、锻炼意识薄弱、兴趣不浓、锻炼习惯的欠缺是影响广州市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秧歌是较适合于中老年妇女的运动处方,同时,心电图运动试验也是医生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烟台5个区年龄60岁以上老年人健身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与行为调查的结果显示:老年人健身运动的安全意识已初步形成,态度积极,但有关知识、行为相对滞后,如定期全面身体检查过少、缺乏对运动处方的了解、不能有效进行自我监督等。建议应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强化老年人的安全意识,使其了解更多的健身运动安全知识;政府机构应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社区应建立个人健身锻炼档案。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对高血压患者心肺耐力及运动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无合并症中老年1、2级高血压患者206例,普通健康中老年人200例,年龄45~65岁。将全部受试者按血压及体力活动水平分为正常低体力活动组(NLP组)、正常中体力活动组(NMP组)、高血压低体力活动组(HLP组)和高血压中体力活动组(HMP组)。进行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调查与运动负荷试验。结果:1)与HLP组比较,HMP组的VO2/kg@peak和METs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与高血压低体力活动组(HLP)比较,高血压中体力活动组(HMP)的起始SBP、SBP变化幅度、安静DBP、起始DBP、恢复DBP以及DBP变化幅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中等体力活动高血压患者心肺耐力高于低体力活动者。2)与低体力活动的高血压患者相比,中等体力活动的高血压患者安静状态舒张压更低,运动结束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张大超  李敏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219-1221,1234
通过运用一般综合评价方法中的积分法,对1985、1991、1995、2000年全国汉族和28个少数民族的7~18岁男女生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指标的10560多个数据进行研究、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壮族、黎族、朝鲜族男女在速度、下肢爆发力素质方面明显优于其它民族;在上肢力量上,男子壮族、黎族、维吾尔族等明显较好;在腹肌上,女子朝鲜族、壮族、汉族处于绝对优势;在耐力素质上,哈尼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壮族等均表现出有较好成绩;在柔韧素质方面,朝鲜族、维吾尔族、土家族等优势明显.同时,还对一些民族在某项素质的弱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的运动员选材工作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体质测试评价与相关统计分析以及问卷调查法,以155名60-69岁年龄段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体质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平时在主观上健康意识较强的老年人,其实际身体机能测试评价等级也处于良好,二者之间呈现密切相关关系。这就为今后如何科学地加强老年人健身意识教育和自觉加强健身运动以及真正提高老年人的"健康寿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对中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SF-36量表评价长期八段锦锻炼对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验证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健身价值.选取无锻炼习惯的健康老年男女各100人(男61~65岁;女56~60岁),随机分为八段锦锻炼组和对照组.锻炼组习练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6个月,每周7次,每次1 h.实验开始前、实验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受试者进行SF-36量表测试.测试结果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后,老年人的躯体功能(PF)、躯体健康问题导致的角色受限(BP)、生命活力(VT)、社交能力(SF)、生理健康总评(PCS)和心理健康总评(MCS)的得分明显提高(P<0.05),而情感问题所致的角色受限(RE)和精神健康(MH)在整个实验期间变化趋势不稳定.研究结果提示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可以明显地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SF-36量表用于评价八段锦锻炼对老年人健康干预的效果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