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各地市体校田径项目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目前陕西省各地市体校田径项目设置、训练场地设施、办学经费来源及人力资源等情况,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两届全运会田径比赛成绩及奖牌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田径竞技水平虽取得长足进步,但整体落后的事实仍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田径成绩及奖牌总数位于前3位的华东、东北和华北仍保持稳步上升势头,而中南、西南及西北等地区除少数田径项目竞技水平有提高,大多数田径项目的竞技水平相对较低;田径项目设项不全、布局不合理等是各区域普遍存在的问题。强调政府主导与市场调控并举,不断优化田径项目布局,促进区域间田径项目的协调发展,加强后备梯队人才的发掘和培养等措施,为我国田径竞技整体实力的全面提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少儿田径项目在小学一年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少儿田径项目可以提高一年级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对于上肢力量的改善更为明显,对身体机能也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少儿田径项目能显著提高一年级学生跑、跳、投等项目的运动技能;少儿田径项目对一年级学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少儿竞争意识、遵规守纪和团队合作意识的提高。认为应进一步宣传和推广少儿田径项目,加大投入力度,深化教学改革,为少儿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运用快速聚类分析的统计学方法,时近6届全运会我国男子田径项目成绩重新进行综合的量化分析,定位我国男子田径项目的优势地域集合,以期对我国男子田径项目在全国的地域分布进一步的了解,继而为制定科学的改革之策,促进我国男子田径迅速崛起及保持我国男子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媒体评价法和积分评价法,对第10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比赛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价了我国各省市田径项目的整体实力,揭示了我国田径优势项群地域归属、男女发展水平及田坛的新格局,对各参赛队的实力进行客观定位,为我国田径训练管理部门制订规划和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近五届全运会各省市获田径奖牌数对我国田径实力进行区域划分,总结出各区域在田径不同项目上夺取金牌实力的差异,找出各区域的优势与弱势项目.通过对差异成因的分析,提出:根据资源有效配置原则,在保证田径项目高度发展地区的田径项目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采取措施使田径项目发展中地区和田径项目落后地区的田径水平也能不断地提高,最终实现我国田径全面、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现代田径运动的优势转移规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自然地理和民族体质等先天条件是影响现代田径项目优势转移的基础;稳定的政治环境,先进的训练方法、优良的器材设施、充裕的体育经费等是影响现代田径项目优势转移的重要条件;合理的体育体制、先进的体育科研水平是影响现代田径项目优势转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数理统计等科研方法,对影响我国竞技田径项目优势省份发展的因素进行因子分析,确定了影响我国竞技田径项目优势省份发展的六大因子:经济类因子(经费投入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奖励因素等)、人员类因子(教练员因素;运动员选材因素等)、训练类因子(训练理论因素;训练条件因素;训练体制因素等)、管理类因子(竞赛体制因素;田径项目布局等)、环境类因子(市场开发因素;地区特征因素)、科技类因子(科技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等)。旨在从基础理论上归纳我国竞技田径项目优势省份的成功经验,达到促进我国竞技田径运动整体水平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叠加式教学在非周期性田径项目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周期性田径项目传统教学中存在将技术动作过分分解的弊端,增大了技术教学的难度。叠加式教学是以分解法与完整法相结合、以完整教学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适宜于非周期性田径项目的技术教学,能够避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非周期性田径项目教学技术动作叠加的“基点”,与一般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以近五年重大比赛中田径奖牌成绩与运动员人种分布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各人种在田径项目中的实力进行比较,针对其相关差异对世界田径项目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田径项目的总体竞技实力分别由黑种人和白种人构成,黑种人在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居于榜首,分别占奖牌总数的20.4%和55.0%;白种人为12.4%和41.7%,远高于黄种人的0.5%和3.3%;(2)各人种虽然表现出田径项目运动能力的差异性特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与转移,2012年和2013年世界大赛中,黑种人和白种人在跳跃、超长距离上发生了项目优势转移;(3)各人种运动成绩的变化与人的生理性、地理环境性、文化性差异因素息息相关,当这些因素或主导因素或因素群趋于相似和稳定,相同的人种进而形成相近的体育项目。据此提出,不可臆测各人种与田径运动成绩的相互关系,不可断定世界田径项目与各人种不均衡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高等院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教练员队伍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3年广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赛中获得甲、乙组团体成绩前八名的11所高等院校的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教练员的基本情况、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总结出当前广东省高等院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教练员队伍中存在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旨在为高校竞技体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山西省体育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产业经济学原理,通过数理统计、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现阶段山西省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增加值内部结构比重、外部结构比较,分析得出山西省体育产业结构现状为体育产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体育消费水平不高。针对性提出适合山西省下一阶段发展体育产业的结构政策选择建议,即以体育健身娱乐业为主导带动体育产业全面升级;重点扶持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带动其他中介和关联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市场需求调控体育用品业发展;适度发展体育彩票业;因地制宜,大力挖掘山西体育旅游项目,凸显体育产业特色。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山西高校所招收的高水平运动员,都能按照各校学籍管理规定按时办理入学与注册手续,但是部分学校存在高水平运动员的"挂靠"现象;在成绩考核与记载方面,山西大部分高校对运动员大学生都采用插班教学,与普通大学生使用相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在考试时使用相同的试卷,在成绩记载时依据体育竞赛的成绩给予相应的加分。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山西省高校近五届共714名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较为理想,但是在社会体育领域中就业的比例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毕业生就业较多的部门依次为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经营场所。受现有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山西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还没有充分培育起来。建议山西省要适度控制社会体育专业点的增长速度和招生规模;高校要及时了解人才需求信息、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以提高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并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此外,政府决策部门也要考虑全民健身工作的实际需求,在街道、社区增设体育专职工作岗位,同时也能够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与调查研究等方法,对山西省普通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山西省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旨在为山西省普通高校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第12届运动会集中反映了全省体育运动的水平。本届运动会的田径比赛,基本上反映了各地市的田径运动实力及后备人才的情况。通过研究分析本届运动会田径比赛(青少年部)的总体情况,并结合部分地市少年体校的训练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广东省田径后备力量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山西省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消费情况进行调查,指出:山西省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淡薄,体育消费水平在城镇居民消费中没有占据一定的位置,整个社会对居民形成体育健身的环境偏弱。针对山西省体育产业化在市场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中的地位提出相应建议:正确引导体育消费,促进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改善、提高居民的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偏好水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体育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摘要:以运动普遍存在的节律性为研究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田径运动节奏研究的新进展与专项节奏基础进行系统剖析,研究得出:学科领域共融化、研究方法多样化、专项节奏多元化整合和大数据客观参考,将促进田径运动节奏的创新与发展;从多个研究视角分析田径专项节奏;从储备、控制、应用三大系统,分析田径运动节奏的影响因素;以四维时空观,分析田径运动节奏表现形式;以项群归类法,分析走跑、跳跃、投掷类项群的专项节奏特征;以类属性、结构性、原理性为基础,分析田径运动专项节奏规律;提出田径运动节奏的数字化调控方法。以期能为田径运动教学和训练提供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