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认同理论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逐渐兴起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高校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动机认同、行为认同构成建了社会内容的主要框架,而随着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各种新的现象和问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认同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的表现维度、特点的分析,提出从心理学角度来构建社会认同的有效机制,希望对于引导和推动该群体作为新主体更加积极地关注和介入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坚实树立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根基,从而进一步规避社会发展风险、减少社会发展代价、切实改善民生,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心理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认同,在其形成、发展、表现的过程中,势必会受到某些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制约,导致社会认同出现多样化的表现,而在分析清楚影响因素之后,更重要的是采用怎样的方式去构建社会认同的运行机制,文章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机制偏颇态势的分析,从人的社会化过程角度,即生命全程、整体发展、发展变化等三个过程提出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政治觉悟,是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领跑者,更是民族和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生力军。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较强的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融入课堂教育教学、关注民族情感体验、形成核心价值认同等途径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未来发展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对国家认同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政治素质,还关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以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边疆稳定。当前,虽然国家积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寻求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但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泛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风俗习惯差异化、成长环境迥异、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被严重削弱。本文重点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在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化理论的指导下,探寻合理有效的路径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学生道德认同问卷、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问卷调查了G大98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以期了解新疆大学生当前道德价值观认同情况和网络使用中偏差行为的现状,探讨大学生道德认同和网络偏差行为存在的文化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等情况,探索道德认同与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以及道德认同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预测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教育手段,推进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结果表明,G大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较为认同现有道德规范,表现出较高的道德认同水平和较少的网络偏差行为;道德认同能负向预测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  相似文献   

6.
政治认同对当今社会整个政治体系的持续稳定发展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政治认同是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的基础。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作为和谐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水平,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是否能够顺利前进,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和谐是否稳定运转。互联网的兴起给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也产生着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从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切入,分析互联网对政治认同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高政治认同的实践、进行和探索愈显迫切及重要。  相似文献   

7.
"四个认同"教育是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合格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重要举措。新时期,面对"三股势力"加紧与我们争夺接班人,"四个认同"教育在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该形成一套有效机制,结合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让教育的作用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学生政治认同的生成是少数民族个体与现行政治体系及其价值系统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相互作用、并促成个体对其产生认可的一个复杂过程。该文提出少数民族学生政治认同生成经由一个需要产生认同意识、认知推动认同发展、情感内化认同规范、意志调节认同矛盾、行为促进政治认同生成的过程,这也是其政治认同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人依恋呈现阶段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模式随着成人依恋的阶段性发展产生解构和重构。安全型成人依恋保持了对本民族的认同,提升了对外民族的认同;不安全型成人依恋强化了对本民族的认同,降低了对外民族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社会身份认同为切入点,选取广西龙胜县的龙脊梯田景区为调研区域,研究当地女性居民从事旅游经营前后社会身份认同的变化和提升对策.方法:采用田野调查法,从经济、政治、社会、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和教育等六个维度分析女性居民从事旅游经营后的生活状况、经济状况、社会认同呈现怎样的趋势、当地政府和社区能为女性居民发展提供的帮助与建议.结果:从事旅游经营的女性居民在政治、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社会身份认同不高.结论:提出促进旅游经济长效发展、增加参与旅游决策机会、培养社会自信和自尊、创造和谐家庭氛围、树立正确价值观、把握受教育机会等一系列建议,促进少数民族旅游地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西藏高校大学生对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的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西藏高校大学生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有较高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更加强烈;性别、年级、民族和父母亲的民族种类会影响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建议通过社会层面,齐抓共管,构建提升中华民族认同的体制和配套设施;学校层面,多措并举,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教育;家庭层面,刚柔并济,以家庭教育为根基,提升中华民族认同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地方认同感是社会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面对着多元发展的生活环境,变迁与转型是这个时代的代名词,异地大学生重新建构着适合自己生活与学习的环境,而地方认同感的形成则是最为关键的步骤之一。笔者在总结前人对于社会认同、地方认同等重要名词的理解基础上,从互动论角度对地方认同感进行再界定。同时笔者提出从文化适应的角度尝试推动异地大学生地方认同感的形成,以期推动和谐校园之建设。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以30名蒙古族英语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两年的英语绘本教学跟踪调查,收集他们的民族认同、语言态度和学习动机的相关数据,并通过前测和后测的数据对比分析,探讨英语绘本教学对于蒙古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语言态度和学习动机的影响,分析语言态度、学习动机与民族认同的关联,并检验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绘本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是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要求。本文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的现实意义、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策略探索。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走向,高校要依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科学把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通过宣传解读、氛围营造和实践拓展等途径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从而使大学生真正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6.
从注册入学制度对大学生自我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看有对注册入学方式的误解、注册入学大学生角色认同冲突、就业期望相对剥夺、社会偏见心理等,造成了注册入学大学生自我身份认同失衡。对此,应从提升注册入学制度的社会认可度、提升学生个体的自我认同感两方面着手整合政府、学校、学生个人各方力量来重塑注册入学大学自我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心理认同的关系,构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我认同、角色认同和社会认同,从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的现状出发,为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探寻更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族群关系视角和质的研究范式,对兰溪古寨勾蓝瑶族长鼓舞进行田野调查,分析村落族群关系对传统体育社会功能的影响,归纳传统体育社会功能的衍生规律和发展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村落社会结构调整和族群关系变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由最初的部落识别、血缘纽带、润滑矛盾、自我认同、符号媒介等,衍生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安全阀、文化认同、经济增长、社会调适等社会功能。村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生计方式、民族政策、人口流动、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通过构建文化生态村实体,转变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完善民间社会组织,建立民俗博物馆等方式,促进族群关系与传统体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内外多种社会思潮的不断交织涌动,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动荡和冲击,这对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与挑战,表现在红色文化认同教育的主体问题、方法使用等方面。本文从红色文化育人的资源选择、载体运用、形式创新等角度为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国家认同感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心理基础。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是我国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也是其民族的知识精英,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对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政教育应该立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方面的授课内容,全面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