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有氧运动和情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2名男大学生以50%VO2max、75%VO2max两种运动强度分别进行30 min的慢跑和踏级的测试,并在运动前以及运动结束后5 min、30 min和60 min进行SEES调查,结果显示:运动中积极和消极的情绪随练习强度和方式的不同波动,但30 min有氧运动后产生的即时效果是积极情绪和疲劳感觉增加,消极情绪降低到基线,运动结束30 min和60 min后,积极情绪增加,心理疲劳感觉降低;经检验,两种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经30 min有氧运动后产生了相同的情绪效应,积极情绪呈上升趋势,消极情绪呈下降趋势,并且这一心理效果至少保持到运动结束后60 min.  相似文献   

2.
情绪如何影响人的认知加工过程和执行控制能力成为心理学研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以运动认知过程为切入点,结合不同情绪状态(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综述运动员的执行控制能力的特点。结论显示:积极情绪对运动员执行控制能力有促进作用,消极情绪则起负面作用,但影响程度有限;不同情绪状态对运动员认知加工进程各部分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积极情绪及情绪有益感知对运动竞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符明秋  龚高昌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490-1491,1507
运动心理学领域的以往研究主要集中探索消极情绪(如焦虑、紧张)对运动员赛前、赛中和赛后的影响.探索积极情绪及其情绪有益感知对运动竞赛的影响,回顾了积极情绪的相关研究,讨论了积极情绪和情绪有益感知对运动竞赛中的影响并为运动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北京城区大气污染物“周末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2013年北京市城区1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大气污染物的"周末效应"及O3出现"周末效应"的原因.结果如下:SO2的日变化规律为单峰型曲线,在上午11:00出现峰值;且周末SO2平均小时浓度均高于工作日浓度,一天内的平均偏差为15.57%.NO2的日变化规律为双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08:00和22:00;且在00:00—18:00之间,周末NO2平均小时浓度高于工作日,一天内的平均偏差为7.50%.PM10和PM2.5在工作日的日变化规律均为双峰型曲线;在周末为波浪型曲线,且周末平均小时浓度均高于工作日浓度,一天内的平均偏差分别为17.84%和20.22%.北京市城区O3的日变化规律呈单峰型曲线,在16:00出现峰值.O3的"周末效应"表现为11:00—24:00之间周末O3浓度高于工作日,且各前体物的浓度也高于或接近工作日浓度.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在O3抑制阶段,周末NO浓度明显低于工作日浓度,导致NO对O3的抑制作用在周末要弱于工作日,有利于O3的生成;原因之二是前体物CO浓度在周末升高,促进了O3的生成,导致O3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5.
情绪能够影响创造力的表现。由于情绪和创造力的特殊性,针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也具有复杂性。关于情绪与创造力研究的文献很多,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结果却不尽相同。本文系统分析国内外有关情绪与创造力关系的研究,不仅在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中性情绪条件下对创造力的影响进行梳理,而且从更加具体的情绪层面分析情绪如何影响创造力,最后对研究的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某综合性大学的303名体质弱势学生(其中男生162名,女生141名,平均年龄为19.9岁)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运动量及其情绪状态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前中后3阶段人数比例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特征;在体育锻炼运动量选择上以参加"小运动量"为主;不同体质类型大学生在参加不同锻炼阶段、不同运动量的人数比例存在很大差异。2)偶尔参加或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体质残障型、肥胖型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缓解体质瘦弱型大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偶尔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缓解肥胖型大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3)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体质瘦弱型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缓解其消极情绪体验;小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缓解肥胖型大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7.
对参加2012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的31名运动员以问卷方式进行心理测验,分析不同水平散打运动员赛前情绪特征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1)健将级散打运动员的消极情绪明显低于一二级运动员,表现在成就感降低和紧张程度,呈显著性差异;健将级运动员积极情绪的精力因子得分低于一二级运动员,但无显著性差异。2)运动消极评价和疲劳因子对健将级散打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成就感的降低和紧张因子对一二级散打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散打运动员赛前情绪易受到伤病、技术无长进和曾经获取的成绩等影响;运动员赛前情绪影响运动成绩的获取。  相似文献   

8.
情绪对学习产生重要影响作用,它不仅影响学习效率、学习动机,还会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乃至学业成就水平.已有研究已证实,情绪在在线学习中发挥尤为重要的作用.积极情绪能够使学习者感到愉悦,它提高学习兴趣,消极情绪则使学习者产生不愉快的学习体验,它会降低学习兴趣,甚至会导致学习者辍学.因此,了解成人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情绪状态及影响因素,对于提高远程学习者学习兴趣,降低辍学率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方法,对国内外成人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情绪状态及影响因素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旨在了解成人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情绪状态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研究的侧重点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选取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作为案例地,利用ROST CM6软件对从携程网收集到的评论数据进行网络文本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荔波小七孔景区整体认同度较高,在旅游体验和整体形象感知等方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游客对荔波小七孔景区的整体形象感知积极,正面情绪占比85.84%,存在较少的中性情绪和消极情绪;游客对于景区的负面情绪感知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中等强度定速身体锻炼期间不同时段的主观体力感知评级(RPE)、心肺活动状态和情绪状态,并进而推断RPE作为测评指标的精确性.方法:60名被试在跑台上完成中等强度定速跑或走30 min,并在实施前5 min、期间30 min和之后10m in进行RPE、情绪状态自行测评以及生理指标同步监测;将45min均分为9个时段并选择锻炼期间第1时段(t1)、第2时段(t2)、第3时段(t3)、第4时段(t4)、第5时段(t5)、第6时段(t6)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兼顾实验末的访谈核实结果.结果:RPE,t3、t4最小,t2、t5其次,t1、t6最大;心率(HR)t6高于其余5个时段;耗氧量(VO2)、相对耗氧量(VO2/kg)、代谢当量(MET),6个时段基本恒定;积极情绪状态,t2、t3、t4、t5最佳,t1其次,t6最差;消极情绪状态,t6最甚,t5其次.结论:身体锻炼期间的心肺活动状态变化与RPE变化很不一致且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伴随RPE低估于HR现象,故若将RPE作为中等运动强度测评指标则需兼顾情绪状态等第三变量的影响;身体锻炼期间,1/4被试进入了一种宁静的自我状态.  相似文献   

11.
地方性高师新生体育行为及体育态度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问卷法对地方性高师新生学习日和周末体育行为和体育态度对体育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师新生学习日与周末体育行为存在看明显差异,最经常参加的与最喜爱的体育项目有较大的差异,体育运动的计划性和自觉性较差;体育态度中情感和意向因素是影响体育行为的主要因素。并对地方性高师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摘要: 作为探索性研究,通过运动员心理疲劳组和运动员无心理疲劳组在完成对情绪刺激图片分类和无情绪刺激图片分类实验过程中的行为实验结果和事件相关电位实验结果的异同,来探讨运动员心理疲劳对刺激图片分类过程影响的特点。结果表明,在情绪刺激图片分类实验中,运动员心理疲劳组与运动员无心理疲劳组相比,前组被试在心境状态上更多地表现为负性且差异显著;前组被试更多地作了中性选择且差异显著;在LPP(Late positive potential)(400-600ms)平均幅值这个指标上,运动员无心理疲劳组则在脑部顶区的左/中/右部都表现出正性显著大于中性,负性显著大于中性,正性和负性差异不显著;而运动员心理疲劳组在脑部顶区的中部和右部表现出正性/中性/负性无显著差异。在无情绪刺激图片分类实验中,运动员心理疲劳组与运动员无心理疲劳组相比,两组在目标图片1和目标图片2的分类反应中,反应时和正确率均无显著差异;在LPP(400-500ms)平均幅值上,两组在不同脑区的不同部位均未呈现出显著差异。结论表明,运动员心理疲劳影响情绪刺激图片简单分类的结果,不影响无情绪刺激图片简单分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需要完善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作为支撑。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存在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分别主办的两套体系。体教融合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的改革路径如下:(1)把核心价值锁定于让学生在参加竞赛中不断追求卓越和超越自我,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构建两个部门有机结合,适合体育和教育发展规律要求,包容所有学生参与的综合性全国青少年(学生)运动会以及全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并与职业竞赛体系有机衔接;(3)应由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负责,统一参赛资格注册、统筹运动等级认证、共享奖励政策激励,谨慎确定初始比赛年龄、年龄段分组、项目设置、比赛数量,更多采取平日校内比赛、周末校际比赛、节假日跨区域比赛、假期全国性比赛的形式;(4)充分发挥单项运动协会、学生体育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前瞻思考、全局谋划、战略布局,整体推进青少年体育赛事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317名大学生运动员赛前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的测验分析,探讨了运动员的竞赛焦虑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运动员的竞赛焦虑水平的总体水平偏高,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大学生要好.(2)不同性别以及城乡运动员之问存在显著的竞赛焦虑强度和心理健康水平差异;(3)运动能力知觉和期望水平是运动员心理健康和竞赛焦虑强度的有效预测因子;(4)大学生运动员的人格特征总体趋于外向而稳定.稳定性维度评判运动员竞赛焦虑强度的有效指标.(5)运动员的心境状态是竞赛焦虑强度的有效显示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不同体育选项课中大学生心境状态的变化,选择羽毛球、散打、体育舞蹈、篮球、跆拳道这5种体育选项课的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BFS心境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分别对被试平时、体育课前、课后心境状态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5种不同项目的单次体育选项课中,大学生在心境状态的某些维度上均产生一定变化,但变化的程度不同,不同的课程班学生心境变化的维度不同,不同的课程使学生的心境状态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16.
国家女子网球队运动员大力发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家队网球运动员的大力发球的运动学指标分析,以期提高我国网球运动员发球水平,并为教练员教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两台200 Hz高速摄像机对8名国家网球队女队员发球进行三维拍摄,通过北京体育大学视迅解析系统对所拍摄影像进行三维重构及运动学解析。结果显示:运动员抛球离手时,抛球高度平均为3.67 m,最高点到击球点落差平均为1.10 m。球拍后引时,膝关节最小角度分别为持拍侧91.35°、非持拍侧104.64°。"搔背"动作完成时,拍头均低于重心,平均落差为0.21 m。击球后平均球速为42.64 m/s,击球点高度平均为2.57 m。由此可见,我国网球运动员发球时抛球较高,建议降低抛球高度;相对于FB技术,FU技术能使运动员获得更大幅度的躯干扭转角度;缓冲结束时刻,部分运动员过度顶髋的现象造成下肢发力不充分,最终导致球速下降。"搔背"动作是典型的超越器械动作,下肢的充分蹬伸是动作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中归因理论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归因是指个体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与原因之间逻辑关系的认知过程,对行为结果的归因影响着人的情绪、动机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与教师都是影响学生归因方式的因素,学生对其学习结果所作的归因影响着他们学习的情绪及成就动机。体育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结果进行正确的归因,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或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练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09年4—12月于华东理工大学某实验楼楼顶利用浊度仪对大气散射系数进行监测,同时采集获得PM2.5质量浓度,分析其成分组成和不同季节散射系数日变化特征、散射系数与PM2.5的相关性,以及大气能见度与PM2.5成分的幂函数关系.结果表明,散射系数秋、冬季较高,夏季最小.日变化特征在6:00和18:00各出现1个峰值,秋、冬季晚高峰较显著,夏季日变化较平缓;4个季节比较,PM2.5质量浓度与散射系数均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春季大气能见度与PM2.5中二次离子呈显著幂函数相关性,夏季能见度与EC相关性显著,秋季能见度与有机物和二次离子均呈显著性幂相关,冬季能见度与各组分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构建反曲弓响应在线检测系统,对弓(含弦)系统所受的载荷相关参数进行静态与动态检测,为提高射箭运动训练水平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碳素工字钢自制试验台架,台架的长度取发射器和弓拉满弦的长度之和,对国家射箭队运动员使用的反曲弓进行静态与动态特性测试,对2名射箭运动员的实射进行测试。结论:静态测试中,弓片上测点的静态应变响应与通过弦线对弓片所施加的载荷之间的关系以及拉力与拉距的关系均为线性关系;动态测试中,弓片未安装弓弦时的应变响应频率为46.88Hz,安装弓弦后的响应频率全部为13.67Hz;并且安装减振器后的弓片响应波形更平滑。从弓箭系统单杆减振器安装效果评价上来看,安装在弓柄上部比装在弓柄下部的减振效果更好,而组合减振器比单杆减振器效果更好;细箭比粗箭更适合反曲弓系统;螺钉紧固程度越紧,弓系统的整体性越好,但其松紧程度对该型号反曲弓系统的固有频率没有影响。2名射箭运动员用同一弓箭时的动态响应不同,训练射箭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目的是尽量使运动员把能量集中在弓系统箭飞行的方向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