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史学发展的逻辑进程,引起人们对史学自身的理性反思。为了整体认识和系统概括历史科学,必须建立一门以史学为对象的学科——历史科学学。一、研究历史科学离不开科学学、科学哲学当代各类学科日趋分化和高度综合,自然科学之间、社会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结合,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分支学科。古老的历史科学,局面亦有改观,它的研究规范、思维空间和处理对象迅速扩展,新的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历史心理学、历史文化学、历史社会学、历史哲学等各自在与心理学、文化化、社会学、哲学的交叉中产生发展。但是,在诸多史学学科中(包括新的和老的),还没  相似文献   

2.
奥苏伯尔接受学习与布鲁纳发现学习是学习理论中两种重要的理论,对现代教学理论发展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对两种学习的本质内涵、过程、方式、目标、效果进行比较,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两种学习理论,更科学地运用它们于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中学"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人的最佳创造能力的获得源于科学的创造思维方式与方法.艺术设计作为中学美术课程的主干内容,因其介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学科特性,兼具了理性与感性、抽象与具象的思维特征与审美特点,成为融合文理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综合创造素质能力的首选科目.设计意味着创造,创造性的设计形态产生于创造性的思维.把图形创意做为一个切入点,研究探寻艺术设计科学的创意思维方式与训练方法,并实施到实际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是培养中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发现法是由美国“结构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提出来的,与传统的教育观点不同。国内介绍发现法内容的文章不少,但将发现法具体应用到学科教学实践中的文章很少见。本文在简单介绍发现法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物理教学中的实例,探讨了发现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同时又指出了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发现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直接感受和体验,探究和发现.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的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能逐渐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同时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意识.  相似文献   

6.
摘要:为构建更加符合体育科学发展规律和真实反映体育运动客观现实的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相对独立、统一完整的体育科学学科体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科学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等,在现代科学体系的整体框架结构下,研究体育科学学科体系内各学科的组成与结构、地位与作用,以及各学科相互联系与作用的方式和秩序;分析学科间的内在逻辑和变化规律形成的主次、隶属等关系;阐述体育科学学科体系与现代科学体系,以及与体育实践活动体系的联系,依据体育科学学科体系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性、系统性,构建以体育学科为组成要素,以交叉学科、学科群为网络结点构成的横向上、纵向上多层次、多类型网络结构型的更加符合体育科学发展规律的现代体育科学学科体系。正确指导体育实践活动和体育科研活动,更好地为体育运动实践和体育科学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7.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声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一项艰苦、综合、系统的工作,整个过程是动态发展的,应以点带面,以科学的规划为前提,以完备的课程建设管理机制为保障,以高素质的教学团队为关键,以现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基础,着力打造音乐教育中的高水平课程,推进整体教学内容改革,缓解教育力量不足与扩招之间的矛盾,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摘要: 为揭示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相互作用与联系的现状与趋势,运用引文分析理论,利用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从知识回馈视角对体育科学自1930年以来的学科关联进行了分析,并使用帕累托分析法界定了体育科学的亲缘学科、近缘学科与远缘学科。结果表明:整体上看,体育科学还属于“知识输入型”学科,知识输入量与知识输出量之比为1.7:1;体育科学与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应用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等科学部类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关联的密切程度亦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体育科学的外部学科关联非常广泛,与全部150个学科都有着不同密切程度的关联,其中生理学、骨科学、神经系统科学与神经病学等21个学科是体育科学最主要的关联学科;知识回馈视角中各科学部类亲缘学科、近缘学科与远缘学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1科学探究分工明确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并且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都应该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学工作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多年的历史教学体会,我认为突出大历史观,很有必要。历史科学本身具有综合性,是总结科学,根据这个学科特点,历史教学要加强与其它相关学科的渗透,要有大历史意识。所谓大历史观,笔者认为含义有二:一指历史学科与语文、政治。地理等诸人文学科的渗透,迁移和贯通。另一指中国历史与世界史之间的有机构成。本文拟就这两点对大历史观作一探讨说明。一、历史学科与人文学科的渗透、迁移和贯通1.文史渗透历史学研究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而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在史前阶段,主要是通过实物资料来分析研究的。在文明时代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发现法”是一种古老的教学方法 ,把它灵活准确的应用于体育教学中 ,有助于培养学生以科学的观点来看待体育 ,提高体育活动的自觉性与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馆员与教师读者、学生读者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特别是直接为读者提供服务学科馆员,学科馆员与读者的有效沟通方式就是交谈,所以语言是优质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沟通途径。本文对学科馆员制度下的学科馆员服务语言的文明性、艺术性、专业性和学科性进行论述和探讨。以期学科馆员以优美的语言始终贯穿在整个服务过程中,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真正体现学科馆员在读者与文献信息之间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对学科概念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表现为现代系统科学倡导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学科规范范式和教学体系。从现代系统科学视角出发,基于现代系统科学制度化、规范化要求,首先从知识属性和组织属性两个层面展开并阐释教育学学科规训的内涵,其次从促进功能和规限功能两个层面重新审视并考量教育学的学科规训功能。  相似文献   

14.
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手段之一。笔者从物理、数学等方面论述了类比推理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小学自然学科是义务教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 ,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如何在自然实验的过程教学中 ,渗透科学启蒙教学呢 ?把有结构的材料给孩子 ,让他自由地去探究 ,是引导他们学习的一个好办法 ,也是潜移默化地渗透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地优化实验材料。1 实验材料“问题化”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 ,儿童要提出与概念相关的适当问题 ,需要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师首先要为儿童提供“问题化”的材料 ,把要研究、发现的问题蕴含在有结构的材料之中 ,使儿童的认识活动向着有效…  相似文献   

16.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他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本文以《质量》一课为例,结合课堂实践,探究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现对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将物理核心素养凝练为具体的实施策略:在探究中发现,在体验中感悟,在试错中修正,在反思中成长。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农民及其子女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有限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在改革的具体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前农村学校教师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仍然不合理,直接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学生的学习观念不科学,导致基础教育阶段就暮气沉沉;我们津津乐道的课改培训则多被简化为外出游山玩水。种种迹象表明,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只是看上去很美,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克服形式主义,着眼于"人"的因素,脚踏实地,以人为本才是上策。  相似文献   

18.
李则纲在《史学通论》中对"历史是什么"(同时,"历史学是什么")以及"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吗"这些有关历史学科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认识论角度指出作为认识客体的历史与作为本体的历史或曰历史事实之间的区别,进而对"历史"和"历史学"的概念做了较为正确的界定,但因受实证主义史学影响,将历史学科的性质等同于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发现学科领域中的科学奥秘,这就要求教师立足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创设学生学习科学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传授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特别是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20.
微型化学实验,在长期的反复实践和广泛的酝酿过程中,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青睐。微型化学实验不仅仅是节省试剂、减少污染、安全省时、绿色环保的一项改革,更是能培养和强化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在实验活动中,发现、发明、激趣、创新和积极的科学思维与探讨,让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有趣的学习研究和研究学习中,实践认识和认识实践得到不断的升华。这对新课程教育的实施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