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山西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带有“官民两重性”特征。该协会在社会转型期体现了“小庙高僧”的组织结构和以“家业变产业”为主要特点的制度变迁。“小庙高僧”的领导格局与“家业变产业”的过程始终相伴随,二者密不可分、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产生了该协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制度变迁过程中,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其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式,制度变迁的主要诱因是其主体利益使然。以此为例,可以为该类体育社团提供的发展策略是转变政府职能,为体育社团发展释放空间;完善监督评估体制,接受社会监督;建立社团独立的财务审计制度;建立一支专业化、年轻化的社团管理队伍;进一步发展实体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加强优势体育项目的培养,树立社团活动品牌化意识;加大社团宣传力度,号召更多志愿者参与到体育服务当中。  相似文献   

2.
学生体育社团是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一专多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补充。文章为促进学生体育社团良性发展,完善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就山西省五所高校的学生体育社团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网络体育社团作为一种新的体育社团形式,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和情感性等特点.以广州QQ体育群为例,目前网络体育社团参与体育服务实践发展极为迅速,内容丰富多彩,方式多样求变,有着与现实体育社团不同的运作机制.同时,身份不明、服务层次较低和管理薄弱也是网络体育社团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运用西方经济学“资源依赖理论”,借鉴非营利组织(体育社团、草根体育组织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体育社团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寻找替代性资源,减少“唯一性依赖”;政府与体育社团向度的多维研究的思考,对我国体育社团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体育社团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探究体育社团实体化的可行之路,通过对浙江省体育社团实体化较为成功的事例调研,以及国内外体育社团实体化的成功案例分析研究,发掘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手段,成功运行的方式方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可行的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体育社团与体育体制改革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李晴慧  郭郁文 《体育学刊》2002,9(3):138-140
实现中国体育的社会化必须依靠体育社团。这是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自身发展规律,也是解决目前我国体育事业局长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的途径,当然外我国体育社团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绝大多数体育社团并不具备完整意义上的社团性质。阻碍社团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关键就是权力与利益的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7.
重视体育社团在大学体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翔 《体育世界》2010,(9):44-45
采用文献资料、走坊等研究方法对大学体育社团特征进行研究,论述了大学体育社团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心理健康、提升创新意识以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出“领导者有力支持”和“大学生积极参与”双面发展对策,以期体育社团在高校中得以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8.
西方发达国家中的“社团”是基于社会和公民的需要,由下而上建立起来。中国社团则是由上而下建立,有“准国家主义”的性质,有对上负责和对下服务双重要求。西方体育社团的萌芽出现在古希腊,并在中世纪过后开始发展,这是商品经济和民主制度下的产物。中国体育社团出现在南宋临安,受社会政治影响较大,经历坎坷。  相似文献   

9.
体育社团处罚权与司法审查权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当前体育社团发展现状,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分析、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社团处罚纠纷处理机制进行专题研究。认为,体育社团拥有的内部处罚权是维护体育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权力;为防止体育社团“滥用”或“误用”这种权力,法院有必要一定范围的司法审查权。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对我国体育社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对我国体育社团进行角色定位,大力培养体育社团发展的内生动力,不仅仅是快速提升我国体育社团的服务职能、社会效用以及社团会员满意度的关键所在,更是真正实现我国体育社团自主管理、独立发展,贯彻执行服务性社会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论述为指针,针对当前普通高校课程改革的现状,从创立新的学校体育课程的教育观念、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优化体育课程设置的设想三个层面,对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50年代学习苏联体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世纪50年代,我国的社会政治形势和体育的历史背景,决定了体育界着重学习苏联的体育经验。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国家管理体育的体制、对运动员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训练、建立职工体育协会、建立运动竞赛制度等。这对我国的体育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缺点是在有的问题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够,同时学习其它国家的经验不够。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中,仍需广泛地学习各国对我国有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笔者所在院校的校园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目前学院所开展的体育活动除了常规的体育课程,还包括学院运动会、春秋季体育节、社团体育活动、"运动世界校园"健康跑、校外体育竞赛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提出四点优化校园体育活动的方法:首先,丰富社团组织形式,吸引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其次,增加运动会项目,让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再者,改进体育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最后,完善体育设施,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校园体育文化的和谐与人文精神,及特色体育课程的设置,以完善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养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科学体育锻炼方法,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营造崇尚健康的文化氛围,推动高校校园和谐人文体育文化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多数同学热爱参加体育比赛、亲临赛场观看过学校的比赛,但是又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现象比较常见。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24.34%,多数学生对参加的体育社团感到满意,认同体育社团增长了自己的知识、使自己更加热爱体育。  相似文献   

16.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体育对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具有重要价值。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立德”与“树人”的科学内涵。认为学校体育能够传承红色基因,造就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等多种“立德树人”价值。提出价值的实现需要加强政策引导,以结果促进过程发展、提升校园体育文化,优化体育师资团队建设、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等多重策略。  相似文献   

17.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寄宿制中学的学生上学期间都在学校度过,在校时间长,余暇时间相对较多。传统的以班级为组织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又由于统的过死,活动内容单调,引不起学生的活动兴趣。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打破年级界限,组织师生一同的体育协会,学生参与体育协会活动的形式替代传统的课外体育活动,通过2年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二元与一元运动训练理论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善光  陶于 《体育学刊》2007,14(5):19-23
通过对二元与一元训练理论的分析认为,两种理论构建基础以及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体能与技术关系的认识问题,特别是对早期训练专项化及专项化过程中体能与技术相互转化关系的认识。运动训练最终目的是发展竞技能力、提高专项运动成绩,体能与技术是专项竞技能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与技术的高度统一是发展专项竞技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早期专项化训练过程中体能与技术的相互转化才是专项竞技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两种"理论"在指导具体的训练实践方面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文化与和谐人文校园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体育文化亚文化之一,包括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三方面。文章阐述了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校园体育文化的和谐与人文精神,及特色校本体育课程的设置,完善了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养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科学体育锻炼方法,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营造崇尚健康文化氛围,推动高校和谐人文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