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木 《精武》2006,(3):54-55
勾践剑据传为春秋第一铸剑高手欧冾子所制。因其高超的铸造工艺,以及使用者为越国国君勾践和“卧薪尝胆”典故的文化内涵,从而享有“天下第一剑”的美名。此剑于 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至此己沉睡了两千五百多年。此剑深埋地下两千五百多年而不锈,出土时仍寒光闪闪,锋利无比。  相似文献   

2.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中国历史上,剑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传,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剑有“百兵之君”、“诸器之帅”等美名.从形式和外表上看,剑在“十八般兵器”中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但从内容和其所包含的文化来看则完全不同,其文化内涵丰富,特指寓意深刻,是其他兵器无法比拟的.正因为此,才引起了我们对剑的研究兴趣.从历朝历代到今天,剑的诸多文化象征和内涵也正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和探讨的.剑的文化受到了全世界众多专家和学者的接受和喜爱.  相似文献   

3.
剑,是中国古代兵器的一种,在外观、质地、用途等方面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是远超其他任何武术器械,然而目前有关剑的表征性价值的研究极其匮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古代各时期剑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进行探究,发掘剑在不同历史时期具备的多种深层隐性的表征性价值,如“正统”“皇权”“光明正大”,以及对理想的不懈追求.研究发现,“剑”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由此赋予其“百兵之君”“诸器之帅”等美名.本文旨在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政治、文化、宗教等诸方面的隐匿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剑的起源,说法不一。如张氏《剑和剑艺》记述“古之剑,依据出土文物,始自石器时代,只有实物,少有记载”。简言之,剑起源于石器时代。并引用古籍中有载认为剑起源于四千多年以前。相传,“黄帝”铸剑,“蚩尤”制剑之说。据84年出版的《体育词典》记载“一般认为早在商代已出现剑”。换言之,古代剑起源于商代。古代剑是宝贵的文物。文物是历史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遗存。关于古代剑的起源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沉思。后  相似文献   

5.
剑之由来最古,创始自轩辕黄帝时代。据《史记·黄帝本纪》载:“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又据《管子》云:“昔葛天庐之山发而出金,同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黄帝与蚩尤都是距今四千六百余年之人物,故可由此推知,剑之出世极为远古,历史悠久,后人称剑为“短兵之祖”,确可当之无愧。剑以其携带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速,  相似文献   

6.
朱伯伦 《武当》2006,(11):3-7
顾名思义,“十大真形连环剑”来自于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演绎衍化。其行剑运走、劲意劲力变化,除具备心意六合拳的“六形(式)合一”(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雷声),勇猛剽悍等共性,同时亦具备着“短兵之帅”———剑之劈撩点刺、挑挂云带、旋拧洗格等异征。演练时,剑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兵器有长、短、直、弯、环等状,型制多样,无奇不有。古人又把兵器一端或两端做成尖、锥、锯、棘刺和钩形,使兵器攻击时更具杀伤力。“钩”就是古代一种末端尖锐似剑的兵器,一般有长钩、短钩。又有单钩和双钩之分。 “钩”即钩引之用。《释名》说:“钩镶两头曰钩,中央曰镶。”又见《汉书·韩延寿传》颜师古注:“钩,亦兵器也,似剑而曲,所以钩杀人也。”可见,钩这种兵器使用时,是用其似剑的弯曲部位来钩伤人体的。 从一些历史记载来看,“钩”这种兵器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帝的蚩尤时代。例如《东观汉记》记载:“诏令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0,(3):161-161
由张仃先生题写展名的“澹然无极——中国书画名家司法保真学术提名展”于1月9日在歌华文化艺术交易中心隆重开幕。展览采用提名方式,特选邀在当代书画界、学术界有重大影响的冯远、刘大为、苏上澍、欧阳中石、施大畏、唐勇力、石齐等名家作品参展,并附带司法保真证书,让广大收藏者和书画艺术品投资人有机会直接得剑心仪的保真书画作品。  相似文献   

9.
固原博物馆:北方系“青铜文化”、“草原文化”和“丝路文化”的历史见证固原是宁夏南部另一重要城市,古称“原州”,春秋战国时是义渠、乌氏等游牧民族的聚居地,先秦时即没县制,历史上地处中原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的过渡、融合地带,又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并以西北军事重镇而闻名于史。设立在此地的固原博物馆是宁夏的另一座省级博物馆,现馆藏历史文物3.3万多件,其中国家一级以上文物123件(组)。固原博物馆藏文物精品堪称原州古代文明的精粹,颇具学术研究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徐增林 《武当》2007,(10):I0004-I0004
武当明强宝剑大世界专业制作“蒋氏”武当系列宝剑,研制、开发了武当玄武剑、福寿康宁剑、武当镇宅宝剑、武当三丰剑、武当七星剑、桃木辟邪剑等几十个品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德国东部名城德累斯顿东北有一个小城名曰迈森。它三百年来以精美的瓷器生产,历久不衰,闻名世界,在欧洲的瓷器生产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了纪念和展示迈森的制瓷艺术成就,前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曾发行多套瓷器题材邮票。其中尤以迈森瓷器邮票为最美最多。迈森瓷器邮票以“两剑相交”图案为著名标识,十分引入注目,令人沁心难忘。  相似文献   

12.
“沈广隆”是一家专业制造龙泉剑的百年老店。创始人沈庭璋开炉于晚清年间,号称“壬字号”。1911年,龙泉举行铸剑精英大比试,有名匠千字号,万字号等七家剑铺参赛,结果,沈庭璋一剑洞穿三个铜板,并把对方的剑劈成两段,一举夺得剑魁,知县杨毓其挥毫:“沈广隆剑铺”横  相似文献   

13.
所谓差异化的杂技艺术产品,是指其在特色、内容、形式、道具、表现等各个方面具有独创性和独特性的作品。在当前文化“走出去”战略深入实施、杂技艺术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同质化的杂技艺术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观众多层次、多样性需要。突破传统杂技仅靠发展高难技艺不够、打造差异化的杂技艺术产品,已然成为推动文化“走出去”的迫切需要。黑龙江省杂技团在传统杂技的基础上,结合花样滑冰以及冰舞、冰上芭蕾等艺术,创新打造了冰上杂技艺术产品,冰上杂技将为“文化走出去”提供“成功模板”。  相似文献   

14.
一、古代的笔墨官司 唐代诗人社甫(712—770)《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以下简称《剑器行》)是一篇千古传诵的杰作。可是,什么是“剑器”呢?有的说“剑器即剑”,有的说“剑器非剑”。出现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歧见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探讨中国剑文化的历史形成和内涵,对剑器的产生演变,剑术的形成发展、形式内容等物质和精神层面内容进行了研究,指出剑文化是我国古、近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结晶;并从价值功能角度阐述了剑文化的现代功用及其内涵,指出践行剑文化的现代功用,对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和在奥运赛场上一展东方人体文化魅力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先秦诸子百家竞相争鸣,道家独树一帜。《庄子》为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所著,是反映道家思想的主要著作之一。《说剑》是《庄子》中的重要篇目,由于其内容与庄子思想不相干,一般学者以为不是庄子之作,而是纵横家所撰。但其中关于剑的论述,确为我们了解战国剑术及相关问题开阔了视野。文章以《庄子·说剑篇》为研究对象,透过“文化三层次”论的理论视角,就其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从剑文化的演变和庄子的考证入手,通过《庄子·说剑篇》所透视出来的武术文化视角,从而对武术文化进行透析。  相似文献   

17.
长穗剑属剑术运动形式的一种。它因在剑首处系一长穗而得名、穗的长度等于或稍长于剑体。长穗剑的演练除具有剑术运动的特点和技法外,还有着独到的穗法要求。长穗飞舞不仅能增添剑术的艺术感染力,还起着一定的技击作用。舞动长穗既能直接抽击对方头、面、颈和手等部位;也可用于迷惑对手,起到声东击西,指上打下之效果;在与其它器械对击中亦能用其缠绕对方器械。另外,传统长穗刻中还有一种颇具特色的“撒手剑法”,即掷剑远击,又抓住剑穗带回的方法。由此可见,长穗的作用之大。长穗剑亦有单、双之分。单剑较富有变化,以挂、云、穿、…  相似文献   

18.
张力 《精武》2006,(11):39-39
《霍元甲》是李连杰全程参与创作的电影,他试图通过这部影片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武术生涯。李连杰曾提到其中的“武学三境界”(手中有剑,心中有剑;手中有剑,心中无剑;手中无剑,心中无剑)不仅是对武术境界的描述,也是对人物性格、段落主题乃至影片主旨的定性。一、手中有剑心中有剑剑在手中,便成伤人之举;剑在心中,则有害人之势。这一阶段霍元甲对武术和人生的理解,也只停留在“强其筋骨”和“胜者为王”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9.
剑酬知己     
梅若冰忍不住赞道:“好剑!”古江山道:“你也亮剑吧!”“好!”梅若冰右手一伸,手里已多了一柄剑。一柄只剩下半截的若冰剑。古江山冷笑道:“难道你想用这样一柄破剑来杀我?”梅若冰道:“不会杀人的人用掌中之剑杀人,会杀人的人用心中之剑杀人。只要心中有剑,手中持的是断剑还是利剑都一样,一样可以杀人!”  相似文献   

20.
顾明  中健 《收藏》2010,(8):170-170
为积极响应国家保护文化遗产的号召,抢救濒临失传的古代官窑制瓷技艺,2010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由景德镇市文化主管部门领导.景德镇文物局、中国官窑研究会联合督造,“景德皇窑”与北京荣会艺术中心执行.建国以来首次大规模官窑国宝复原工程——“中国官窑传承行动”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