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周易>与太极拳的内在联系,追溯太极拳理论和实践方法形成的哲学基础,有助于人们从根本上深刻地了解和认识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及其文化内涵.太极生两仪的宇宙生成论为气在太极拳中的运用,以及太极拳地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物物有一太极"的宇宙本体论是太极拳本体论的哲学基础;"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证思维为太极拳提供了构建方式;"天人合一"思想为太极拳的思维方式提供了范型.此外,太极拳还蕴涵着<周易>"仁义诚敬、刚柔并济"的道德标准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基于体验经济理论,对陈家沟陈式太极拳产业发展的缺失与潜力进行分析。从体验主题、体验过程、体验效果视角,构建陈家沟陈式太极拳产业体验经济发展模式。建议:决策者尽快转变观念,把发展重点从资金投入转移至陈家沟的游人、"朝圣者"、习练者等在此所产生的心理体验上,并精心设计、安排、实施体验过程,促进陈家沟陈式太极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归纳推理等研究方法,以中国传统文化各方面的多维视角浅析二者的联系。如太极拳中的"阴阳""天人合一""和""气"等思想,体现了其修身养性的内涵;太极拳与书法艺术在许多方面有着相通之处;太极拳传统导引吐纳术、经络学说等方面表现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传统养生思想内涵,进而指导人们修身养性、健身活动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内功心法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然是学力深厚、名副其实的武式太极专家,一出手就一针见血地点破——内功心法是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与英雄沾衣跌人的不二法门,而没有玩弄文字、遮遮掩掩地探讨拳学。其实,提倡以内功心法引导内外兼修、武道并重的锻炼法则,有个事半功倍的益处,即超越"练用脱节,食而不化"这一可能存在的障碍,抑或说是陷阱。有人慨叹,时下修炼太极拳者存在的学术犯规现象数不胜数,大家对于普遍把太极拳练成太极操的现象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多少年后回过头看,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此类走弯路的问题。傅仁东先生之所以主张拳家要注重内功心法,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学人"趋避"把太极拳练成走过程、走弯路的太极操,免得练习者有朝一日懊悔不已。这对于对太极拳理论认识上阴霾满天的太极拳学人,足有拨云见日之感。正如当年为本刊刊头题字的吴作人大师所说的那样:我们要做大自然的儿子,而不是做大自然的孙子。在我看来,拳家反求己之气血、神经,注重人之本性与拳性结合的内功心法,就是太极拳家走向道法自然的太极心智与太极实行。借此机会,本刊竭诚向海内外太极明家搜读如实语人,信而可证的太极内功心法。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对太极拳文化国际化传播模式现状进行调查,探讨太极拳文化国际化传播模式的内涵,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途径、传播效果和传播环境等6个要素构建了传播模式,保证太极拳文化国际化传播动态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练功法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主要流派有陈、杨、吴、武、孙,虽形式各异,但遵循共同的练功法则。为了进一步推动太极拳的发展,笔者在陈正雷老师提出的练"理"不练力、练"身"不练招、练"本"不练标的太极拳练功法则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旨在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提供练功依据。1.练"理"不练力"理"就是太极拳的道理、原理。太极拳是陈王廷在家传拳术的基础上根据导引吐纳和"太极""阴阳"学说创编的,所以,分析中医理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观察法等方法对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构成要素及其模式群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思,并从现代体育课程论和现代教学论两个理论基础、五个构成要素及其模式群重新进行了构建。通过本文对该课题的补充与完善,对于真正落实以弘扬人的主体性的素质教育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分析法、逻辑推理法并结合自身的实践体会,从<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宇宙观、"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证思维方式、"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仁义诚敬、刚柔并济"的道德标准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哲学五个方面,分析和探讨太极拳理论与<周易>的渊源和联系,旨在进一步梳理和挖掘太极拳理论所蕴含的传统哲学基础和传统文化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太极拳理论,从而指导太极拳练习实践,更好地发挥太极拳的民族文化传承作用.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内劲的学习,先学习拥内劲的心法,然后循序渐进地学习捋、挤、按、采、捌、肘、靠内劲的心法和用法,由此体会太极内功心法的神奇奥秘。杨式太极拳名家李雅轩曾经讲,太极拳要追求虚无的气势。但是,如何追求呢?没有内功心法的训练,要体会太极拳阴面的神、意、气和阳面的形体动作互相孕育的奥妙,逐步达到太极拳太极无手处处手、棚捋挤按皆非似的妙境是不可能的。王宗岳《太极拳论》有这样一句话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虽是短短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化符号圈理论的太极拳文化符号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体育科学》2012,32(12):85-92
为研究太极拳的文化符号及结构,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以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圈”理论为基础,深入剖析太极拳文化符号结构.研究认为,洛特曼“文化符号圈”理论适合用来解释太极拳文化符号结构;太极拳文化符号是身体感知为主的运行图式,具有“中心”和谐、“边缘”活跃、“界限”规范的特点,并组成特有的符号空间体系;太极拳文化符号圈具有不匀质性,肢体文本是主要的物质载体,在外体现为拳势和套路,在内蕴含有伦理与思维方式;太极拳文化符号具有体势性、表意性、隐喻性、整体性特点;太极拳文化符号结构决定了它“回到事物本身”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国际化传播与发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系统方法,从传播学的视角,建立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从理论上分析了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的要素及其功能。结果:(1)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和传播反馈五个要素构成,并且要素与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2)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可以为太极拳国际化发展的规划、管理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在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总体特征、太极拳技术的总体特征、太极拳各门派的个性特征及各门派太极拳的个性特征进行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太极拳技术体系演变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贯穿了整个太极拳运动的演进历程,流派繁多的太极拳拳种与技术体系,正是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下所产生的;要在保持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借鉴和吸纳外来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融合与创新,以推动太极拳运动在世界各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结合太极拳作为武术的本质特征,提炼了太极拳蕴涵的健身因子"静、松、慢、圆、整",并在"木桶理论"和"非衡结构补偿理论"框架中详细论述各因子之间的关系,结合运动处方理论构建了太极拳健身因子的实践模式.太极拳健身因子的提炼与应用为健身效果的发掘带来新的观察与评价方式,具有相对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国古代儒道家哲学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一种哲拳,它集中国传统哲学之精华,以阴阳对立统一、动静相合、刚柔相济、虚实相生的辩证思想为主线,吸收了儒家的"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仁爱礼乐"的哲学思想,并以道家的"道论"、"气论"、"反者道之动"等作为太极拳思想认识论的理论根基和重要原则,共同构建了太极拳文化体系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太极拳的关系,对弘扬传统体育文化,拓宽太极拳研究领域,构建太极拳体系框架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点轴理论出发,运用抽样调查、文献资料及体育社会学的基本方法,对广西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特色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以要素禀赋特征为依据,构建广西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点轴开发模式;采用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促进广西休闲体育产业的特色化发展;运用整合营销传播方法,由"点"到"面"地构建广西休闲体育产业品牌;重视城乡结合部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促进广西休闲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剖析太极拳文化渊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太极拳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古典的中国传统文化;太极拳理是对中国人处世智慧的形象写照;太极拳理中处下、不争的道家智慧,不偏不倚、执两用中的儒家思想,舍己随人、外圆内方的辩证思维,都是经世致用、为人处世的智慧之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以社区太极拳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构建社区太极拳网络平台的路径,助力实现我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战略目标。通过研究发现,构建社区太极拳网络平台在满足太极拳发展需求的同时也推进太极拳的规范化改革,促进了太极拳的内容质量提升。具体实施途径要从建立网络平台预约系统;建立网络平台指导系统;建立网络平台评价系统;建立网络平台监督系统四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一,因其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而受到练习者的喜爱。太极拳的劲力则是太极拳演练的高层次技术要素,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于太极拳劲力方法提出浅显之刍论,以探讨太极拳演练劲力方法运用。  相似文献   

19.
“代理架”是一代大师和兆元对太极拳的独到诠释,简单明了的三个字,道出了和式太极拳是以理说拳、以拳明理、理技相合、理养结合的理论内涵,一个“理”字表达了和式太极拳的哲学思维,理是什么,理就是太极拳的道理、原理,理就是太极、阴阳、动静,这是万物之理。文章通过对和式太极拳代理架的“理”的分析、探讨,以更深刻地了解代理架“理”之内涵,认识和式太极拳在太极拳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这也是一代大师和兆元对太极拳发展不可抹杀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以河南温县陈家沟为田野考察点,运用口述史、逻辑分析等方法,阐释太极拳嵌入乡村社会关系、生产结构及民俗传统的共同体建构路径,提出以太极拳文化资源为依附的陈家沟乡村社会治理启示。陈家沟形成了以"拳"为驱动的新型乡村共同体,其建构路径包括3个方面:其一,以太极拳传承谱系置换宗族血缘谱系,通过仪式缔结乡村新差序格局;其二,以太极拳为"原材料"的基层生产共同体取代传统农业经济生产结构,使陈家沟从农业生产型村落转变为以陈式太极拳的嵌入为特征的景观型消费村落;其三,以"舞虎""村赛"修复乡村记忆链,实现乡村民俗精神与集体认同重塑。这一乡村共同体的建构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