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管理模式和因此而产生的系列问题是长期制约高校高水平排球队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竞技水平提高的瓶颈问题。构建我国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队的管理模式,为我国高校试办高水平排球队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新概念,为我国高校排球运动和CUVA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等,针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现阶段高校排球运动发展的现状,对今后我国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校高水平排球队是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竞技排球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调查了解当前全国普通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现状,分析和研究它的特点,探讨它的发展策略,试图为我国普通高校水平排球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郭修兰  盛春媛 《精武》2013,(36):8-9
普通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队已成为我国多渠道、多形式培养优秀排球运动员的主要路径。在我国的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水平排球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从教练员的训练素质水平,还是运动员的整体水平都是全国名列前茅的。本文章尝试通过对北航排球运动队存在的诸多因素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分析,尽可能的完善我国高校训练体系以及竞赛体制改革,从而促进高校排球运动发展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并且能为高校排球高水平运动队的规范招生制度和管理机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以及对全国36所重点办高水平排球队的观察和研究,就目前高校排球运动员的来源问题等几方面作了阐述,并指出进一步发展我国高校办高水平排球队的在这些方面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江西省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队所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促进江西省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队的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西省普通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江西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政策和渠道需要改进;训练方法缺乏科学性;医务监督力度不够;没能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竞赛机会少。  相似文献   

7.
帅帅 《新体育》2023,(4):81-83
为提高小学生排球队训练效果,老师须积极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体育游戏教学法对于排球训练而言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以体育游戏的方式开展排球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排球训练兴趣,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内化知识。近年来,在国际竞赛中我国排球运动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想要发展排球教育,就要从小抓起,强化小学生排球训练,将其列入素质教育中。本文将围绕如何利用体育游戏提高小学排球队训练效果展开探究,重点解析了体育游戏在小学排球训练中的重要性以及应用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建宇 《精武》2012,(22):60-61
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以广州市部分高校内的大学生体育社团作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体育社团在高校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大学生体育社团在高校中存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加强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学生通过社团体育活动得到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拓展了在校大学生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的平台。它的存在带动了高校体育的繁荣与发展,是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给高校校园文化生活带来了新鲜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模式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目前虽然尚属试办探索阶段,但当前各高校已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与自身需求试办了各种类型的高水平运动队,这一工作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各高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各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本文针对高校高水平运动的管理目标,作了具体要求,旨在推动学校体育竞技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东省高校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发现体育协会多以小规模为主,大型协会为数不多;大学生参与体育协会的途径宽泛,参与动机呈多样化;不同年级学生参与途径存在差异;协会活动开展门类齐全,活动集中,但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协会高水平专业指导人员缺乏,多数协会缺乏激励机制。提出加强对大学生体育协会的指导、支持和管理,加强体育协会发展与体育学科建设、社会体育之间的联系,加强体育协会文化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课外参与排球活动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采用问卷法对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15所高校1799名大学生就课外参与排球活动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为:在大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中,排球处于第4位;由于排球教学在各个阶段的普遍开展,绝大多数学生有排球经历,仅有5 3%的学生到大学阶段仍未接触过排球;按照专家制定的"经常性参与者"评定标准,仅有3 56%的大学生符合此标准。据此提出降低技术难度,推广软式排球,俱乐部半社会化,深化排球教学改革等一系列建议以推动课外参与,使排球成为一项老少皆宜的终生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对中美两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比较,发现中美两国都建立了与各自国情和竞技体育体制相适应的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我国在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比赛场次、比赛对抗性以及训练的长期性等因素上比美国占有优势,而在资金来源、青少年运动员队伍规模、训练的适度性、训练与学习的平衡性以及不同系统发展的协调性等方面比美国逊色.为加强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提出了拓展与完善中学校际排球竞赛体系、从制度上促使大中学校开展校际排球竞赛、改进体校排球队伍的学训模式等举措.  相似文献   

13.
1998年4月,作为中国大学生排球队的使者,四川长安汽车女排对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依利诺斯大学和芝加哥体育表演排球俱乐部进行了访问比赛,并在井10场比赛中全部获胜。四川长安汽车女排的运动员全部是四川运动技术学院的在该生,此番作为大学生运动队出访美国期间,还与美国的大学生排球队进行了多次同场训练,切磋了技艺,加深了友谊,为表现中国大学生的风采,增进中美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跨越太平洋的握手@点点  相似文献   

14.
排球比较深受大众的喜爱,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比较喜欢上排球选项课,排球选项课也因此成为大学生最感兴趣的体育教学课程。但是,在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排球选项课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但是和足球、篮球相比,受欢迎程度还比较低。排球选项课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能够促进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所以,本文来探讨一下如何培养大学生排球选项课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体育特长生作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组成部分,不仅给高校体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而且带动了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的发展.笔者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文献资料等方法,调查了湖北省部分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的运动成绩,并分析了造成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运动成绩下降的原因,对高校田径体育特长生的前景提出质疑,为新时期高校田径运动队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采用LSS量表对参加2010年广西大学生排球联赛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纸笔式问卷调查,了解广西高校业余排球队教练员的领导行为现状,探讨不同特征的排球运动员在期望教练员领导行为上的差异,为提高基层业余队的训练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略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体育的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将会对高校体育产生深远的影响,而高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就此,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大学生联赛,课外体育活动及社会体育等方面,阐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体育的走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功能,它的重要性是直接对大学生体育行为意识产生影响,对整体提高大学生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赖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应以发展校园体育意识文化为先导,加快校园体育设施的建设,加大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以发展高水平运动队为突破点,创造出一种和谐、人文的校园体育环境。  相似文献   

19.
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测定ABC杨劲苍作为西安体育学院和日本大阪体育大学交换研究员,我于1992年赴日本大阪体育大学研究进修期间,参加了日本排球协会科学研究委员会体力部对全日本女子排球队和全日本少年女子排球队的身体素质测定的工作,亲历了整个测定的过程和对...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排球联赛举办的价值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则令人欣喜的消息传入大学校园,中国教育部大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竞赛活动部正在筹备大学生排球联赛。其实排球运动在大学校园早已存在着深厚的肥沃土壤,八十年代初期,“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就是北京大学的莘莘学子因中国男排比赛的胜利而喊响的时代强音,曾成为激励各行各业为祖国昌盛富强而努力拼搏的精神力量。作为我国三大球第一个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项目,早已是大学学子热衷的活动。举办大学生排球联赛势在必行。现阶段高校排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高水平运动队(乙)组,成员主要由招收的专业队退役运动员组成;二是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