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通过文献考察和投掷铅球最后用力技术的实例分析,探讨了采用运动学指标评定和诊断技术动作时,如何客观提取诊断和评定指标的方法。这种包括以下主要步骤:1)提出研究问题,确定分析目标和效果指标;2)建立与效果指标相关的层次因素模型;3)利用动力学方法确定运动项目(或动作)的环节主链;4)确定主链上的关节运动自由度,并作适当简化和合并。对应每个自由度指定一个技术变量;5)按照对动作姿态、速度和节奏三方面的技术描述,确定不同时  相似文献   

2.
运动技术诊断的一般流程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运动技术诊断中的具体案例,详细地讨论了运动技术诊断的一般流程与方法:发现技术问题.确定运动技术诊断范围;分析技术特点,进行运动技术信息采集;划分动作阶段,提取运动技术特征画面;获取关键数据,进行运动技术数据处理;运用基本原理,指出运动技术问题所在;依据实际情况,制定运动技术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3.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技术诊断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持我国运动员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领先地位,找出影响运动成绩的关键诊断指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以往该项目技术诊断方面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对运动员完成动作的影响因素有了一定的定性和定量描述,但缺乏各影响因素对动作质量完成好坏的统计学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采用常规方法中的评定框架法进行技术诊断,对运动员高质量动作的技术指标进行建模,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和统计学等方法建立指标与运动成绩之间关系的控制模型,进而形成完善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技术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监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资格赛的14名国家激流集训队划艇选手为研究对象,对所选取的17项运动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确定影响优秀激流运动员运动素质的主要因子,选出8项身体训练的监测指标,并制定了评定标准和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确定了6组12项动作指标作为协调能力测试行为样本。运用生物力学方法与人体运动的动力学方法,以相同动作冗余自由度的控制与不控制作为刺激变量,以动作爆发力表现水平的差值为因变量,通过对两组不同水平被试测验成绩的比较,对跳跃专项动作协调能力进行了定性与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运动EMG测试与处理中存在的难题,我们在借鉴其他学者常用的EMG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并充分考虑到当代体育科学研究中跨学科、多指标的综合性研究的需要,开发出一套可与多台仪器联机同步测试的运动遥测EMG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运动EMG信号的现场采集,解决了遥测EMG与其它测试仪器的同步测试问题,从而能够将由运动EMG信号中提取出的结果参量与其它变量进行综合分析,为评定训练效果、分析与改进技术动作提供了一种精确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
运动生物力学是对体育运动中的动作技术,用生物学和力学的观点及方法,把生物学因素和力学因素互相结合,并通过对体育动作和各种形式加以定量描述,使人们可以依据所测定的生物力学参数来指导运动训练,改进运动技术。  相似文献   

8.
体育运动中,任何一个技术动作都是由若干个动作要素组成的。这些动作要素是体育运动实践中确定运动步骤的依据,是检验运动技术规格和评定动作正确与否的标准。因此,分析体育运动动作的组成,对更好的开展体育运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体育运动动作的组成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动作姿势、动作方向和轨迹、动作的  相似文献   

9.
1、评定运动训练程度及训练效果。 通过运动生理学指标测定可以评价长期训练和短期训练的程度和效果。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可促使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机能和调节能力产生良好的适应。比如长期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窦性心率徐缓;运动性心脏增大;心血管机能改善等。在体育运动中,我们常用心率、血压、血乳酸、无氧阈、最大摄氧量、睾酮、皮质醇等指标来评价人体机能的适应性变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游泳技术与陆上运动技术相比,不仅仅是体位上的区别,既陆上运动以身体直立姿势为主,而游泳运动则是身体呈平卧姿势。更重要的是游泳是以“动作面”运动为主,这与陆上运动以“点”为主的动作特征有较大的区别。游泳技术效果追求力的作用面,动作面大对水的作用面也就大,而陆上运动则讲究力的作用点;另外一个特征是划水动作过程的不确定性,由于水是流动的,不可能象陆地给予人体运动以固定的支撑,因此为了“支撑着”水,划水动作的路线、方向和角度要比陆上运动复杂,且不确定。游泳技术的特点便决定了游泳教学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