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所谓体育活动障碍:是指在体育活动中产生的心理及身体行为方面的消极反映。它表现在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不喜欢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或是害怕参加体育活动。这种现象不仅影响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成绩,而且对体育意识的形成,特别是对身心的健康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消除学生的体育活动障碍,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是每个体育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通过近几年在体育课中的观察、分析发现:造成学生体育活动障碍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是向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提高中学业余体育训练队学生的训练成绩,不断提高其文化知识和训练水平、竞技水平,对振兴我国体育有着重要意义。如何提高中小学生课余运动训练质量,我认为要做到几点:一、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训练的积极性孩子生性比较活波好动,大多数的体育活动,学生都喜欢且主动要求参加。但田径训练则相  相似文献   

3.
试论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本校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调查、分析得出,近80%的学生喜欢和非常喜欢课外体育活动,而只有20%的家长、任课教师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表示支持.功课繁重、场地缺乏等是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专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宁波市中专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近3/4的中专学生喜欢或非常喜欢课外参加体育活动;他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运动场地不足和运动器材短缺是影响中专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进波 《体育世界》2007,(11):30-3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广东工业大学龙洞校区、大学城校区和校本部的普通系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同学非常喜欢或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以羽毛球、跑步、篮球、散步为主;场地器材不足、条件差,没时间,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等问题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学生每周参加2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但时间偏短特别是女生。提出了鼓励组建体育俱乐部,加强组织管理,改善活动条件,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及各类学生组织的作用,组织丰富多彩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朱林源 《当代体育科技》2020,(3):115-116,118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的,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为目的的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的补充、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和教育手段,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世界上成为一种教育制度,且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新的发展。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形成优秀的校园体育文化以及树立终身体育意识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现在的学校体育现状引人深思,相比体育成绩,家长、教师和学生都更重视升学率,久而久之,学生在体育活动和锻炼这方面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如何解决此问题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乃至整个青少年课余体育锻炼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笔者对聊城大学在校大学生体育课外活动进行调查分析,目的是为在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提供改革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赖艺 《体育世界》2014,(10):54-55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分析了某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近年的考研报名及录取情况及考研动机,并与其它专业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体育专业的考研录取率低于其他专业,某高校在2012年体育毕业生人数为351人,录取人数15人,录取率为4.27%;2013年毕业生人数为325人,录取人数14人,录取率为5.23%;2014年毕业生人数为328人,录取人数18人,录取率为5%。提高体育专业考研的成功率需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文化基础、学院监督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从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课的满意度。旨在探索提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优化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并针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一些弊端,提出建议,为更好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出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考研择业观念进行的调查表明:学生考研的主要原因是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缓解找工作困难、毕业后去发达地区或大城市、家庭和父辈期望;半数以上学生热爱并准备从事体育工作;近半数学生在校学习目标仅为考研.体育院系要开设相应的讲座或者课程,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指导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对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考研择业观念进行的调查表明:学生考研的主要原因是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缓解找工作困难、毕业后去发达地区或大城市、家庭和父辈期望;半数以上学生热爱并准备从事体育工作;近半数学生在校学习目标仅为考研。体育院系要开设相应的讲座或者课程,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指导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本文采用由Zung于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表,对本校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情绪焦虑情况轻于对照组的学生;对照组学生中焦虑显著的人数百分比高于实验组学生。建议本校大学生经常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以改善和提高其心理素质,缓解或消除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2.
健美运动对改善大学生身体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试验对比等方法 ,对 2 4 0名工业学院男女学生进行 1学年的锻炼前后 ,纵向与横向的跟踪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健美运动处方锻炼为主的实验班学生 ,身体形态改善的效果好于实验前和对照班。实验班男女学生的身体形态改善与采用有针对性健美运动处方锻炼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安徽农业大学255名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试图探讨跆拳道在改善大学生羞怯感和身体自我概念中的作用。经过1学期(15周)的跆拳道实验干预发现,实验组实验后羞怯感总均分显著低于实验前,说明跆拳道干预后,大学生的羞怯感显著低于实验前;在身体协调、体育活动、身体肥胖、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力量、灵活、耐力、自尊和身体自我概念总均分上显著高于实验前;在身体健康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但表现为实验后的均分高于实验前。对照组前后测试无显著性差异。用差值的方式来进一步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在羞怯总均分、身体协调、体育活动、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力量、灵活、耐力和总均分差值上表现为实验组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身体健康、身体肥胖和自尊上差值差异不显著,但表现为实验组差值高于对照组;在身体肥胖差值上表现为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在羞怯总均分及身体自我描述其他因子及总均分差值上无显著性别差异,但在整体身体、力量、自尊差值平均分上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其他因子表现为女性均分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4.
竞技体操课内教学实习改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董业平 《体育学刊》2003,10(3):88-89
以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用实验对比的方法,对两种不同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学中,实施未学会做动作就边教边学动作的教学方式是可行的。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学习的学生,其学习动作的成绩和动作的能力,都优于接受传统教学方式学习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121健身纲要"与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验法,依据“健身纲要”的精神,在高校创建了“121体育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即每周上4学时体育专项选修课,组织学生参加朝阳活动3次。要求学生每人掌握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专项技能、身体素质和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初步养成,培养了一批有组织管理能力的体育骨干,促进了整个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对高校普适性阳光体育长跑活动方案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高校普适性阳光体育长跑活动方案以其普适、人本、有效、低成本和易于开展的特点适合在高校中推广与普及;实施高校普适性阳光体育长跑活动方案,有利于高校形成每年定期开展阳光体育长跑活动的传统;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高校普适性阳光体育长跑活动方案的缺陷是开展活动时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以及难以动员没有体育课的高年级学生参与。  相似文献   

17.
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是按照体育的项目特点进行分类组合而设计的一组课程内容体系。文章采用心理测试、比较实验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多重性。本研究提出的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是在“完全学分制”下结合项群理论的一种尝试,目的在于探索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模式,不断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8.
体育隐蔽课程对大学生身体自我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实验法对大学生进行为期2个阶段的体育隐蔽课程学习,通过PSDQ问卷测试发现:体育隐蔽课程有助于提高男生身体自我概念、身体自尊、身体活动、身体运动能力、身体力量和身体耐力;有助于提高女生身体健康、身体自我概念、身体自尊、身体肥胖、身体外表、身体活动和身体运动能力。说明体育隐蔽课程对大学生身体自我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实验研究等方法,对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部分非体育类大学生进行16周的体育干预实验,以集体项目篮球和个人项目乒乓球为实验教学内容,并创设不同体育锻炼情境。结果:实验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各因子得分较实验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运动项目和锻炼情境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效果不同,集体项目对于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优于个人项目;竞争性锻炼情境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优于娱乐性锻炼情境。结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殷鼎 《体育科技》2014,(2):129-13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教学实验法,对高校体育选修课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球类项目木球、珍珠球、毽球、蹴球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球类项目可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学生对体育选修课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球类项目很感兴趣和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