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对手全部比赛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中国队失利的原因及薄弱环节,对中国男篮的训练和比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第26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和约旦队2场比赛的技术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中国男篮不同位置运动员的优势与不足,认为中国男篮中锋队员和前锋队员攻防能力强于约旦队,后卫队员的攻防能力明显弱于对手,特别是内线强攻突破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男篮和与赛队手在第26届亚洲男篮锦标赛9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技术指标综合统计显示,中国男篮和与赛队相比具有相对优势,但中国男篮在半决赛、决赛中的竞技表现一般,表明中国男篮在亚洲已经没有了绝对优势.中国男篮内线统治力下降,外线队员进攻稳定性欠缺,突破攻击能力不强,内外缺乏呼应,全队攻守转换节奏慢,快攻、抢攻意识不强,阵地进攻机动性差,无效的传接球过多,进攻效率不高.全队防守伸缩性差,身体对抗不占优势.中国男篮主力队员和替补队员差距较大,队伍力量不平衡,替补队员的比赛效率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7届亚锦赛男篮比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早在2009年男篮亚锦赛起,亚洲各队就已经开始崛起;中国男篮在亚洲具有身高优势,但拔高选材以及力争夺“高空优势”的原则使中国男篮缺乏对抗能力,无法获得“空间优势”;投篮与罚球命中率低,2k〉球、3分球的得分比例失衡成为本届亚锦赛的问题;前锋、中锋队员的得分低下导致比赛最终失利。  相似文献   

5.
对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4强队之间的比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场均得分、总投篮命中次数、总投篮次数、2分球投篮次数、3分球投中次数、防守篮板球和盖帽等指标上,都是前四强球队中最低的;中国男篮除在投篮次数上略高于其他队伍外,其他技术统计指标比其他球队较低。  相似文献   

6.
从22届亚锦赛中、韩之战看中国男篮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第22届亚锦赛中、韩之战比赛技术指标的统计分析,从中找出中国男篮的缺点和不足,为使我国男篮在第28、29届奥运会上取得佳绩提供一些训练思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州亚运会,结合以往亚锦赛、亚运会中国男篮比赛的情况进行分析,对中国男篮近期暴露出来的问题及其他亚洲诸强的实力概况进行了阐述,得出亚运会后,中国男篮必须对自身情况及亚洲其他强队有清醒认识,扬长补短,才有望获得伦敦奥运会入场券。  相似文献   

8.
以参加第22届亚锦赛的中国和韩国男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和归纳推理等研究方法,对中、韩男篮在决赛中的表现及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对比与分析。发现中国男篮虽然在决赛中依靠强大的内线实力战胜韩国队,但在比赛作风及攻守技术各环节尚存在一些问题,而韩国队的全场紧逼防守和三分球技术又给我们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中华台北队的比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男篮与台北队相比队伍过于年轻化,球员有身高,没力量,缺乏对抗性;在进攻端,把握进攻机会的能力较差,配合默契程度和拼搏意识弱,没有利用好身高优势多打内线;在防守端,中国男篮不论是篮板球、抢断还是盖帽都不如对手,抢篮板的积极性差,缺乏补防的意识;中国男篮的失利也反映出中国男篮实力的衰退.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第23届男篮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晖  黄伟 《体育科技》2007,28(2):45-47
中国男篮在第23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经过八场比赛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但是,通过对中国男篮全部比赛的数据分析及中国男篮的现场表现观察,发现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通过对八场比赛的得分、进攻总次数、投篮命中率、篮板球、抢断、失误等技术指标分析,探讨影响强、弱队之间差距的原因,为有关的训练与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有限的热身 “集训了这么长的时间,我们急需几场强度较大的比赛来检验训练质量,考察队员状态,在此基础上确定亚锦赛的作战思路。”中国男篮教练组组长蒋兴权焦急地说。然而,由于非典,原定的很多热身赛都取消了,中国男篮一度陷入了只练不赛的尴尬局面。队员姚明在接受采访时说:“必须在比赛中检验训练的效果,但这需要比赛的氛围,这种氛围不是队内比赛可以代替的。” 没有比赛,即使中国队训练得再好,也始终没有底子,这对于亚锦赛,特别是面对老对手韩国队的时候是非常不利的。 不过,非典疫情减轻之后,在中国篮协的积极运作之下,中国男篮相继进行了一些热身赛。7月13日,中国男篮首先到吉林省长春市体育馆,同一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第25届、第26届亚锦赛中国男篮比赛中替补队员的各个攻守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第26届替补队员对全队得分贡献基本适中,防守能力好于进攻能力,3分命中率有所提高,但2分球投篮命中率、罚球命中率上有一定的下滑;在盖帽指标上有明显提升,在篮板球上有明显提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中国男篮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第28、29届奥运会上中国男篮技术统计进行分析和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的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中国男篮虽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与强队相比各类影响比赛胜负的因素均有较大差距。从比赛技术统计的结果分析可知,我国篮球队员综合能力与其他强队差距较大。文章旨在为CBA联赛更好的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篮在2009年参加的亚锦赛、“斯坦科雏奇杯”、东亚运动会比赛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队伍结构“大型化”;“快、准、灵”战术风格丧失;攻守转换节奏慢;战术单一、整体攻防效能表现不高;后备人才不足。  相似文献   

15.
按国际篮联技术指标的评价要求,对第26届亚锦赛中国男篮比赛中的13项技术指标,运用灰色关联的分析理论对其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是:①进攻技术水平发挥的优劣势指标依次是:2分命中率、助攻、3分命中率、2分投次数、罚球次数、罚球命中率、失误数、3分投次数、进攻篮板球;②防守技术水平发挥的优劣势指标依次是:防守篮板球、抢断、犯规;③按进攻技术与防守技术指标权重的均数比值(0.0803/0.0715),中国男篮的进攻技术优于防守技术。建议中国男篮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进攻方面,应加强中距离进攻和投篮命中率的提高,并提高争抢进攻篮板球的能力,尽量减少失误。防守方面,努力提高抢夺防守篮板球和抢断的能力,控制并合理运用犯规战术。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27届亚锦赛中三场输球场次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拥有身高优势但敌不过"小、快、灵"的韩国队,与具有欧洲风格的伊朗队存在较大差距,对阵各方面都不占优势的中华台北队也因为各种因素影响而输掉比赛,创造中国男篮一队自1975年参加亚锦赛至今的最差战绩。中国男篮现在必须摆正位置,认真总结,找出存在不足的根源,知耻而后勇,力争早日称雄于亚洲篮坛。  相似文献   

17.
23届亚锦赛中外男篮技术统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3届亚锦赛中国队与获得前四名球队的技术统计与比赛录像进行分析,并研究了中国男篮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已经完成结构调整和新老队员的交替,成为亚洲超级强队。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以及数理统计法法,对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男篮比赛失利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技战术水平的下降,体能以及对抗能力的不足,球队缺少系统的合练,球员缺乏斗志,这些因素导致了中国男篮的失利,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男篮在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取得第5名的成绩,名列中华台北之后。这次比赛,对于一直在男篮亚锦赛中具有霸主地位的中国男篮来说是个惨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第27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失利原因进行探究,得出第27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失利原因主要是:中国男篮没有发挥出内线得分和篮板球的优势,中国男篮主教练执教时间短造成将帅失配和未能确定中国男篮的最强阵容,中国男篮队员"青黄不接",中国男篮队员状态低迷,中国篮球联赛赛程短和过分依赖外援等。并以此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对象:以参加第23届亚洲男篮锦标赛的中国男篮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男篮在本次比赛中的临场技术统计资料为研究对象的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相观察法、分析比较法。研究结果与分析1.中国男篮在本届亚锦赛上优势的分析(1)身高优势:中国队身高条件的优势无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