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山东中医药大学武术队12名运动员作为测试对象,对赛前训练前后和比赛前后的心理焦虑指标进行了监测,分析运动员对比赛产生焦虑的状状况,结果表明:武术套路运动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会出现心理焦虑,运动员在集训前焦虑水平最高,比赛后焦虑水平最低,特别是躯体焦虑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全队的焦虑水平则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关于竞赛状态焦虑的问题进行问卷和现场调研,结果表明:1)不同训练年限、不同运动等级的运动员在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上具有显著性差异;2)运动员得分与认知状态焦虑有显著负相关性、与状态自信心呈正相关、与躯体状态焦虑呈倒U关系;3)通过探索分析得出赛前预测运动成绩好坏的客观指标。以期为教练员在训练及比赛中高效处理优秀武术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多维竞赛状态焦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马腾斯的CSAI-2问卷,对参加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的部分男女运动员的竞赛焦虑水平进行测试。旨在探讨新规则武术套路比赛中,武术套路高水平运动员多维竞赛状态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大学生体协从2009年起在武术套路竞赛中实行新规则,对长拳类项目难度进行评分,长拳类套路内容发生较大变化,训练强度随之增加。新规则一方面推动了高校武术竞技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规范化,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训练者无缘比赛,比赛者不训练"以及竞赛项目人数分布不均衡等现象。高职院校武术运动员在学校期间一般只能参加一次比赛,技术水平无法通过比赛得到积累提高,同时业余训练的不定时性和断断续续的特点使以难度为核心的武术训练产生很多困难。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马腾斯的CSAI-2问卷,对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中太极拳男女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进行测试。旨在探讨在国内最高级别的武术赛事中,高水平太极拳运动员多维竞赛状态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马腾斯的CSAI-2问卷,对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中太极拳男女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进行测试。旨在探讨在国内最高级别的武术赛事中,高水平太极拳运动员多维竞赛状态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赛前多维焦虑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马腾斯的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的中国修订本,对参加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的运动员进行了不同场次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随比赛的深入进行焦虑水平下降,状态自信心的水平不断升高。躯体状态焦虑处于中等焦虑水平时,成绩较好。状态自信心越高,比赛成绩越好。  相似文献   

8.
杨华莉  贾春晓 《精武》2012,(4):67-70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2011年北京体育大学春季武术套路比赛进行调研分析,找出比赛及平时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发扬优良传统,改正不利因素,以期对今后的教学训练及比赛有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武术技术水平、教学与训练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量表测量法,对参加第11届全国运动会武术套路比赛的87名运动员进行了竞赛状态焦虑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武术套路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水平均与性别、运动等级、运动年限有关;文化程度因素、竞赛项目与竞赛状态无显著性差异;武术套路运动员成绩更多地受到认知状态焦虑的影响,呈现显著性差异中度相关,状态自信心与运动成绩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及其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项目在不断地向高难度发展的同时,竞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赛前抓好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使运动员能在比赛中表现出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才能确保其在竞争激烈的高水平武术套路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1.
武术套路训练中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及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重要概念,在竞技武术套路中,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对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以自我效能感创始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影响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及如何培养和提高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找出在竞技武术套路训练中可以遵循和有效的培养途径,对提高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对未来比赛充满信心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状态焦虑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参加第10届全运会、全国冠军赛、全国锦标赛、世界青年锦标赛的陕西省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运动竞技状态焦虑量表测量.结果表明,优秀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在比赛状态焦虑上有差异,显示较高的运动技能水平可能会适度降低竞赛焦虑水平的强度;比赛的规模层次、成绩与名次、难度动作、平时训练中失误较多的难度动作、对客观环境及周围人和影响比赛的因素过分敏感等是影响其比赛心理的重要因素,特别对优秀运动员表现最佳时的心理状态进行了研究,为以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情绪的变化 ,直接影响比赛的运动成绩。怎样调节好武术运动员赛前的情绪 ,是武术训练和比赛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的情绪状态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获得赛前良好情绪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武术套路运动对女子肺通气功能的影响,对从事1年系统武术套路训练的体育女大学生的肺通气功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安静状态下,武术套路运动可以显著提高体育女大学生的VC、MVV、FVC、FVC1、FEV1/FVC%、FEF25-75、Vmax25%、Vmax55%和Vmax75%水平。认为系统武术套路运动对提高女大学生的肺通气功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武术运动员赛前情绪及临场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8名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的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状态及其临场应激应对方式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名次前列的武术运动员的个体失败焦虑、社会期待焦虑得分低于名次后列的运动员,且其与比赛名次呈显著相关,而在自信心与躯体焦虑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与比赛名次也不存在显著相关,赛前情绪是影响训练水平与比赛成绩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名次前列与后列运动员在面对各种应激源时,4种不同的应对方式均有采用,但前者在采用进攻式应激应对策略的得分均高于后者,而在采用回避式应激应对策略的得分则是大部分都低于后者,赛前情绪各因子与临场应激应对方式各因子呈一定相关,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认知-情感调控训练法、模拟应激训练法、放松训练法与控制点训练法等是几种可以改善赛前情绪状态及临场应激应对方式的有效方法与手段;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赛前训练不仅是单纯的竞技技术训练,还应包括必要的、系统的心理训练内容。各种训练方法应根据具体运动员在各训练阶段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组合,使能发挥最大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6.
"表象训练法"在高校武术套路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武术套路教学中单一的一招一式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高校武术套路教学发展的需要,为改进教学方法,本研究对北京工商大学武术专项班的学生进行了表象训练教学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表象训练教学法对套路]练中节奏的突出和掌握、精神意识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可缩短教学时间,有助于更迅速地掌握套路,提高和巩固动作的熟练程度,对动作技术的形成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状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比赛的运动成绩。怎样调节好武术运动员赛前的情绪,是武术训练和比赛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的情绪状态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获得赛前良好情绪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小样本范式,使用多通道Spirit-8生物反馈治疗仪,取被试左脑的疲劳波、放松波、注意力波和兴奋波4个参数作为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参考指标,探讨心理调控后四名武术套路运动员心理状态和比赛成绩的相关性。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与比赛成绩呈倒U型关系。这一结论为运动员调整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使其能够稳定的发挥出应有的训练水平、取得良好的比赛成绩提供监控指标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武术     
G852.02 9801787武术套路项目训练过程的优化控制[刊,中,A]/肖红征∥体育函授通讯.-1997(3).-49-51(DW)武术∥套路∥训练过程∥训练控制G852.02 9801788普通高校武术运动竞技水平提高的途径[刊,中,I]/薛文忠∥体育师友.-1997(4).-11-12(DW)武术∥大学∥比赛∥水平∥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小样本范式,使用多通道Spirit-8生物反馈治疗仪,取被试左脑的疲劳波、放松波、注意力波和兴奋波4个参数作为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参考指标,探讨心理调控后四名武术套路运动员心理状态和比赛成绩的相关性。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与比赛成绩呈倒U型关系。这一结论为运动员调整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使其能够稳定的发挥出应有的训练水平、取得良好的比赛成绩提供监控指标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