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国大众网球运动兴起的社会学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大众网球运动兴起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社会学分析。分析认为:人们生活和交往方式的变革及网球运动"健身、时尚"的属性是网球运动兴起的社会基础;高校"网球热"和大众网球运动的商业化运作以及大众传媒的关注加快了网球运动兴起的社会进程。保持大众网球"健身、娱乐"功能和"时尚"特征,协调网球产业化和社会化发展,积极构建"人文奥运"理念下的大众体育文化,不断完善我国网球文化体制,是大众网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我国网球运动的起步和发展相对较晚,普及率低、发展速度缓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体育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尤其是竞技体育更是由"旁观者"、"参与者"逐渐转变为"倡导者"、"主持人"等角色,而网球运动更是在2004年至2008年间取得了"三级跳"式的发展。在其不断突破过程中,竞技网球的特异性始终冲击着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从国际环境下的职业联赛到我国特色的网球运动,在训练角度上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当今世界优秀的职业网球运动员大都打破了传统大周期训练安排定式,形成新的周期形态与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3.
孟庆凤 《精武》2012,(7):63-64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现代网球礼仪文化传播的是时尚与文明、平等与"绅士"、信任与尊重、友好与和谐。并对网球礼仪文化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丰富网球礼仪文化的传播内容,促进网球运动健康迅速的发展;拓宽网球礼仪文化的传播渠道,增加受众者。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SWOT分析法,以高校竞技网球运动的开展现状作为研究对象,梳理高校竞技网球运动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文化属性.利用SWOT分析法整合高校竞技网球运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取向,基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层面对我国部分高校竞技网球运动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高校竞技网球运动的健康、稳定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由“李娜法网效应”探讨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路峰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2):155-157,165
对目前我国网球运动的"李娜法网效应"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我国网球运动将在今后得到快速的发展,能够极大提升网球运动在青少年运动员中的影响力,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飞速发展,推动中国网球向着更加注重运动员身体体能和力量素质的方向发展,更加注重网球运动员个性的发展。但同时我们还面临着网球群众基础薄弱;网球运动员职业化程度不够;建立健全青少年的发展机制等问题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网球运动发展滞后的人文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文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对我国网球运动滞后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网球运动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网球文化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匮乏以及现行的竞技体育体制不完善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陈尊 《灌篮》2021,(3):153-153
网球运动进入我国的时间相对于传统运动项目的时间较晚,但网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我国运动员已经在网球竞技项目中取得了许多好的成绩,为世界展示了我国网球的发展水平,网球文化已经在我国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条件,网球文化对青少年人格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主要对高校校园中的网球运动进行文化方面的论述,探讨网球文化对青少年人格培养的价值,并提出发展网球文化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女网的迅速突起,我国的网球球迷这一结构群体也迅速壮大起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由于网球文化底蕴的欠缺,我国的网球球迷这一文化现象尚未与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相融合,更没有与世界网球球迷的主流文化相接轨,亟须正确的引导与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本文以社会学与文化学的视角,分析了建设网球球迷文化的意义与要素,旨在促进我国网球运动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网球》2010,(11):135-135
为进一步在大学校园中广泛普及网球文化,推广大学生网球运动的发展,在中国网球公开赛举办之际,北京市专业网球推广机构——北京东方国际网球发展中心(简称BOT)、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网球分会、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于10月6日至7日联合主办了中国网球公开赛第二届"BOT校长杯"网球邀请赛。  相似文献   

10.
胡俊  宾金生 《精武》2011,(A1):29-30
根据我国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现状调查,归纳了网球场地、网球运动人口和教师队伍与学生之间关系,同时发展和普及高校网球运动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女网国手崛起、网球文化、全国大学生网球赛和校内网球赛推动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催化剂"效应。最后,论述了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发展要解决学校重视程度、场地、师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韩方廷  谭明义 《体育学刊》2005,12(3):123-125
回顾了中国乒乓球40多年来在国际乒坛拼搏经历,评价了中国为推动乒乓球竞技运动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分析认为:中国乒乓球队的思想素质好、勇于创新技战术、内行的领导核心、“举国体制”以及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鼓励等是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对网球运动的社会文化审视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杨芳  雷少华 《体育与科学》2005,26(2):71-72,80
本文通过对网球运动进行社会、文化的分析,认为网球作为源于欧洲的“贵族运动”传播到中国之后,面临缺乏理论、缺乏人文环境等困境,导致网球运动在中国水土不服,并对症下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近十年来我国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网球运动相关科研成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多学科在网球运动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揭示我国网球运动科学研究的特点、规律以及发展趋势,指出在网球运动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从而为进一步提升网球运动的竞技水平,推动网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国网球运动蓬勃发展,前程似锦,但是世界级网球高手随处闪现,在技战术水平、心理素质等都优于同龄中国选手。不难发现,我国距离体育强调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明确网球发展动向,才能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跨越。因此,本文首先介绍新时期体育强国的要求,然后分析我国网球与世界网球强国的差距,最后研究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网球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江门市与湛江市两地网球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了解目前制约湛江市网球运动发展的因素,如场地匮乏、教练不足等,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更好推动网球运动在湛江市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体育外交是我国总体外交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体育外交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少理论的提炼与构建,缺乏理论探索自觉,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体育外交理论体系。面对当前全球不确定性的格局,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战略目标,这就需要我国体育外交在新时代中展示新作为,体现新担当,贡献"中国智慧"。研究以国际关系理论中"中国学派"--"关系理论"作为逻辑视角,以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作为构建我国体育外交理论体系的主体,研究认为:(1)将"关系"核心作为体育外交理论体系的本体;(2)将"实践论"作为体育外交理论体系的认识论;(3)将"中庸辩证法"作为体育外交理论体系的方法论,从三个理论维度探索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探析网球运动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网球运动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网球运动的健身娱乐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高雅时尚、可作为有效的社交媒介等特点符合中国人日益增长的对体育更高层次的需求。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是网球运动普及的保证。提出只有认真学习并掌握网球运动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并使之与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需求相结合,才能推动中国网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兆龙 《精武》2012,(13):87-87,90
乒乓球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承担着为国争光、振奋民族精神的重任,有着其他项目所无法比拟的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乒乓球的历史使命开始逐渐退去,将会越来越回归到自身的本色层面。此外,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一家独大,也引起了国人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反思。文章在综合分析各方观点和客观环境的基础上,对未来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旨在为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运动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