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武术     
“呼吸”在武术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在武术教学中,由于课时少、内容多而对其重视不够。本文针对高师武术普修的内容及特点,阐述了“呼吸”在武术中的运作教法,以期同行指导。  相似文献   

2.
对现代武术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进入新世纪,现代武术如何发展成为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是通过对“武术术语”的探讨,来确定现代武术的范围,并加以研究。 一、武术概念的术语分类   武术在中国流传数千年,由于受“重文轻武”和“术而不文”思想的影响,形成“武术无理论”的说法。 80年代以来,一批专家和学者提出建立“武术学”学科体系的构想。新学科的建立首先涉及到“武术概念”问题。“武术”一词最早见于《文选》南朝宋颜延年的《皇太子释奠会》诗中的“偃闭武术,阐扬文会”,此处泛指军事和战争。在后来的表述中多指强身自卫的技击技术,其涵盖的内容已发…  相似文献   

3.
用联系的观点看武术中的“外家拳”与“内家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着中国传统哲理之奥妙。在其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武术集技击之大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技术体系及丰富的内容体系,因此也就有了对武术内容分类的众多尝试。其中,“外家拳”和“内家拳”代表武术流派中两种不同的技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当代武术文化的表现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属于文化、高于体育”已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武术是什么?”的本源性问题却尚未得到圆满的回答。武术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字自身的局限性特点,使任何一个关于武术的概念都会产生自身难以避免的缺陷,所以,给“武术”或“武术文化”下一个定义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武术本身也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对武术的全面把握要与时代的发展和对武术的认知相结合。通观当代融入人们视野中的武术,从文化的整体观出发,可分为四种形态,即“文化的武术”、“教育的武术”、“艺术的武术”、“体育的武术”。这种分类概括了武术文化的主体内容,提出了武术概念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5.
动作要领是体育“教法”中一个重要部分,是体育教师经常说到、用到的一个词汇,在很多体育教材中都用了很大篇幅来写“动作要领”。在武术教材中也存在同样情况,此外还有许多教材对“动作要点”进行描述,那么,“动作要领”与“动作要点”是否为同样的内容呢?两者之间有哪些区别与联系?在武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如何?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对武术动作的“要领”与“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0前言呼吸是人体特有的生理机能,是人体与外界环境吐故纳新以及人体内部所进行气体交换的全过程。武术运动是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月u柔虚实等矛盾的互相变化的规律编成的套路运动,十分强调动作与精气力神的协调配合。因而在武术运动中,呼吸的配合与调节显得十分重要。俗话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如何掌握好呼吸方法,并合理加以运用,这不仅能充分发挥人体机能能力,节省能量消耗,还有利于提高武术运动技术和动作质量。本文试图对武术运动中呼吸的常用方法作一探讨。1呼吸在武术运动中的作用呼吸运动与武术动作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7.
“武术”名词定论问题是目前中国武术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因为武术名词意义、内容非常广泛,给人们很模糊的概念,现代人们只是片面的了解武术,有的甚至错误的理解武术,所以给武术向世界发展带来影响。武术在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实用意义,要想弄清“武术”实际意义,就必须对武术名词在古代、近代、现代的真正实际意义进行分析,确定武术名词在各个不同时代的不同意义和武术内在含义的转移变化发展过程,并且分析现代武术发展形式和武术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再研究武术体系所包括各种单项内容发展的可行性——使人们对武术名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论。  相似文献   

8.
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内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必须注重武术内容的整体传播.通过本文的研究认为:武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武术纷繁复杂的内容.体系影响了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武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没有进行“品牌传播”.并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武术旱日实现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1.现状分析 几千年来武术一直是人们健体防身、保家卫国的一种手段,在冷兵器时代尤为突出。20世纪40年代末,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旧更替的时期,武术也开始了它的历史转型。新中国的诞生,推动中华武术踏上了新的历史跑道,武术开始了它的时代巨变。从功能目的来讲,武术由以前以技击为主的训练方式发展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和“技击(实用)武术”三块内容。  相似文献   

10.
呼吸在武术教学中极为重要。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将武术的呼吸技巧进行了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11.
“示范、讲解、领做”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辽宁大学王翠芝“讲解、示范、领做”,在武术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武术动作多种多样,其内容按动作结构可分为徒手类型动作和持器械类型动作,而各类动作又是花样繁多、千变万化的,大部分以组合和成套练习的形式出现。普通大...  相似文献   

12.
徐美玲 《浙江体育科学》2002,24(2):38-39,43
武术套路练习中,要求运动员的呼吸形式随着套路演练的转换而迅速变化。正确的呼吸形式与配合自我控制与调节,对提高运动竞技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呼吸在武术套路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武术套路演练深刻更加完美的发展和难度的提高,促进武术竞技运动水平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之体悟——武术教学方法的另一种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分析武术教学中隐含的文化的冲击、思维的盲从、传播的障碍,以“武术之美”、“武术之礼”、“武术之精神”三个维度,探索并发掘武术中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内容,提出体悟传统文化的武术教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武术的概念是进行武术实践、理论研究的基础。当前武术著述、研究领域中对武术概念的认识定位较低,不能准确表述武术的本质,不能表达武术负载的丰富的文化信息。文章通过对武术内容的深入研究,全面审视武术的各方面信息,提出“武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施用于人体的。力的运用智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谭大江  张奇 《武当》2000,(12):3-4
中华武术的形成,其背景成分比较复杂,大体可分为官方武术、文人武术、民间武术、宗教武术、江湖武术等等。而且每一类武术体系中都有很多内容,各类武术间还存在千丝万缕“割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所以在古代,国家为了选拔武官,特设有正统规范的比赛项目和评判  相似文献   

16.
武术在国际汉文化传播的舞台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武术文化能够将中国的“尚武”精神更好地展现在国际视野中,促进汉文化的国际传播。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孔子学院平台的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当前武术文化国际传播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样化的孔子学院课堂内容、加强国家干预和指导、打造“互联网+武术”传播模式、加快武术套路动作及书籍的专业英语翻译工作等对策,为武术文化国际传播保驾护航,以期加快武术文化走向世界大舞台的脚步。  相似文献   

17.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又指导实践。技术体系是构建理论体系框架的基础。试用“内外”两大系统,“母子”知识结构、“纵横”研究方法建构武术理论体系框架。“内”是指有关武术的学科与内容,如:武术哲学思想、武术的基础理论、武术专业理论、武术史学等;“外”是指与武术有关的学科与内容。如:武术教育学、武术心理学、武术保健学等。各学科与武术学科的知识为  相似文献   

18.
从现代奥林匹克的复兴看中国竞技武术的奥林匹克之旅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运用虑较法、个案研究法等,从现代奥林匹克复兴的分析中,提出了中国竞技武术在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中应该予以重视的一系列策略:(1)武术进入奥运会,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工作,而应该是对武术全方位的更新;为此,一方面应发掘武术“和谐、和平、完美”的文化内核,另一方面要保持武术现代化“离异“和“回归”的合理张力。(2)把握武术本质特征,用“奥卡姆剃刀”对传统武术技击进行“削枝强干”式文化手术,并根据技术简化和规范的要求,寻求武术技击现代发展的新突破。(3)在武术全球化中应积极扬弃武术现代化中出现的异化——标准化和形式化,克服对武术竞技“裁判导向”认知方式的片面性,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观众导向”的武术发展新思路。(4)培养与武术全球发展相应的国际气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多方合作长期发展的武术全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武术实践与理论表明,武术技术所追求的动作意象恰恰以身体“意向”为其真正所指。然综观其研究谱系,武术“意象”论域迄今尚未走出一大误区,即对“意象”与“意向”关系的模糊与不清。明晰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把握武术“意象”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身体现象学中的身体“意向”为理论视角,以武术技术实践的训练理念与典籍术语为解读内容,对武术“意象”的“意向”之维及其意义作一阐述。研究指出,中国武术所追求的“意象”正是以身体“意向”为其内在能动性。这一观点的提出,不仅弥补了武术“意象”既非客观事物的表象又非主观意志表现的理论不足,更使得一种强调生命能、生命动力的“主客一体”的武术“意象”得以真正确立。武术“意象”由能动性、自反性、超越性的身体“意向”,使武术“意象”彻底走向了一种“身心一如”的功夫境界。这种“我能”的身体“意向”以其“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的真正统一,使“生生不息”且极具动态的天人之“意象”与道体之“意象”得以不断生成,有力彰显了武术“即身而道在”的超越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武术专业教育评价改革对促进武术专业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武术专业套路专项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评价形式采用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导致教学目标“重成绩、轻过程”;2)评价内容以套路为始终,导致教学内容“重练轻用”;3)评价标准制定过度依赖竞技规则,导致教学过程“重形式、轻内涵”。以武术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和社会对武术人才的实际需求为依据,构建了“理、练、用、编、教”的武术专业套路专项教学评价新体系。未来,可探索以“练”“用”评价改革促进武术套路教学由平面向纵深转变,以“编”“教”评价改革提高武术套路教学内容的社会契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