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家庭、社区"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调查汕头、广州、武汉、长沙、桂林五地9512名大中小学生及家长,了解部分社区的体育情况,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倡导"学校、家庭、社区"体育教育一体化,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放学后回到家庭、进入社区仍可接受体育教育、从事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另一方面,有利于体育资源共享,使学校设施向社区开放,社区设施向学校开放,使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师能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使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三者能有机地结合,达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2.
"快乐"和"传统"的学校体育碰撞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快乐体育追求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所获得的成功体验,而传统的学校体育重点强调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战胜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两种学校体育观念发生碰撞的起因,源于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和对体育本质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传统的学校体育存在着弊端,这也是学校体育改革之处。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就是培养"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独特个性"。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立足岗位、勤奋学习、研究前沿体育理论,重视体育教学改革信息动态、改进教法、向学生传授运动技术和体育健康知识,关注学生个体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受益。用"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指导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  相似文献   

4.
体育专业教育中的"术科"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育专业教育中"术科"课程的概念、特征、性质、结构和类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术科"课程目标是培养体育专门人才,学生通过身体练习获得知识并承受相应的运动负荷,具有学习空间、教学环境开放性特征."术科"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实践性课程,思维方式属于求异思维,知识内涵具有明言知识和默会知识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教育部较为重视现代体育教育质量,为此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这是人们对现代体育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对学生未来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已成为我国现代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法国著名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 ,不重视学校体育 ,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后 ,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学生在校期间正是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逐步成熟的时候 ,世界观也在慢慢形成。高校体育教育就是要针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 ,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贯穿在所有的体育教学中 ,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生活当中体验到健康的快乐。1 学校体育对实施健康体育的作用如果我们把人生中的身体锻炼活动分成若干个环节的话 ,那么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整体中 ,刚好处在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  相似文献   

7.
与"九五"相比,"十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校体育卫生领域立项课题数量有较大增长,内容涵盖了学校体育卫生的各个方面,呈现如下特点:体育课程研究成为热点;学生体质健康研究出现综合趋势;卫生研究转向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预防和学生健康问题的解决;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研究学校体育;体育教育专业问题的研究趋向深入,但体育教学实践研究缺乏突破;体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发展、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的研究呈上升趋势;有关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和竞赛的研究越来越少.未来10年学校体育卫生科研应朝着时代性、创新性、学科性、开放性、前沿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在体育教学中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可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体育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将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与它有机融合.这种融合对体育教学设计的启示有以下3点:(1)要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结构,确定现有发展水平.(2)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3)教学中要尽可能找出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学校体育呼唤"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教育与体育体制的改革带来了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演进和发展,随着传统"生物体育观"在学校体育发展中的淡出,学校体思想进入了"人文体育观"的全新时期."以人为本"的人文体育理念体现对人的关怀,倡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新一轮学校体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0.
正确理解新体育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课程理念,符合当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顺应国际体育课程的发展潮流,适应当前国内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但强调“以学生发展中心”,并不意味着忽视和否定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依然重要和必要。因此,要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新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学生的体育经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军 《体育学刊》2005,12(5):95-97
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的剖析,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迎合了当代社会对人们体育经历的需求,并为学生拥有成功的体育经历开辟了新的途径."体育与健康课程"尤其注重学生竞争性、自主性、公平性、协作性等体育经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教学环境具有多维特征,它是由社会利导性的自然环境、显性物质环境、隐性人文关系环境和虚拟的游戏场景组成的多维立体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学校体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设积极的学生主动学习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3.
大学体育生活本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的体育教育,应该在"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下,把体育作为生活元素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大学体育回归生活,形成生活化体育的教育理念,确立"欣赏"和"参与"并存的教育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意识,使得大学体育的授课形式和教学的手段及方式走进学生生活,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与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教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是各级学校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形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具体体现。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应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与中小学新一轮课改的需求,在课程内容加以充实和调整。  相似文献   

15.
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存在着"学校独角戏论"、"专门体育论"和"即时效果论"三大认识误区,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与发展。"独角戏化"使学校体育的优势式微;专门化的体育,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品质形成和发展并不一定是"福音";经济主义导向的体育实效追求并不恰当。面对经济社会的变迁,应树立新的体育观,以"合力体育论"、"生活体育论"和"终身体育论"超越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认识误区,推动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为什么要提出"课间体育"?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一、二年级每周上4节体育课,三至九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学生每天要达到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但是,根据2006年由中国教育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主持的问卷调查显示,实际上在全国众多的中小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期,探索体育的本质,就是实现体育的理性回归,使体育的终点回归人。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合理定位体育,努力促进人的价值回归,使体育赋予学生生命价值,在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实现学生精神的塑造,从而使体育教学更好地发挥人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探究体育教育本真与实现人文价值回归在提高体育教育品质、健全学生人格品质与落实全民体育运动等方面的意义,抓住"体育"和"教育"2个核心词汇,分析新时期体育教育的本质,最后,提出体育教育过程中人文价值回归的思考,转变体育教育理念,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挖掘人文教育内涵,落实人文价值回归,发挥体育文化价值,注重体育文化熏陶;促进学科教育融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小学、中学、大学,即三学,是人在接受教育期间的三个阶段。"三学"整合是以中学教育为中介和核心,寻找小学、中学、大学在教学、训练及学生意志品德和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的共同途径。它是知识的积累和递增、思维的成熟、行为习惯、道德水准完善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过程,是  相似文献   

19.
为生活的体育还是为体育的生活--现代体育教育目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正被颠倒,不是体育教育适应学生生活而是学生生活适应体育教育.学生原本渴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体育运动也原本为繁荣的学生生活自然展开,学生则可以自由自在的在运动场上"玩耍"、"游戏",充分吸收体育运动的营养助长其生活能力,张扬起生命能力并创造美妙的生活.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体育教育则肆无忌惮地控制了学生本该属于他们的生活,出现了"学生爱打球、喜欢玩耍,却不喜欢体育课"的奇怪现象,这使得他们不自然、不自由和不自主,同时,也产生了对体育课的逆反,甚至厌恶的抵触情绪.因此,体育教育者应当深刻反省自我,为了学生今天和明天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20.
立足暨南大学2001年试行内外招生分流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体系,完善了外招生体育课程模式,实现外招生"面向世界,应用为主"的教学目标.经过近8年的试验、摸索,在多元质量观的指导下,以"技术型"课程教学为主要手段,以"分流教学,激发情感,注重创新,促进发展"为总体改革目标,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注重"知识性、文化性、健康性"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落实,实现了通过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目标,全面提升了外招生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