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对中外优秀110栏运动员主要技术指标与成绩分别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刘翔、国内与国外运动员主要技术指标与成绩关联度排序不一致;我国优秀跨栏运动员的栏间三步时间之和比国外运动员少;分栏平均时间长而过栏平均速度低;起跑到上第一栏的时间和腾空过栏时间之和大。刘翔要在今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好成绩,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起跑和腾空过栏阶段技术训练。  相似文献   

2.
运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方法,通过对刘翔和其主要竞争对手罗伯斯在2012年英国伯明翰举行的国际田联室内男子60m栏决赛中的时间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本次比赛中,起跑后疾跑加速能力及强大的终点冲刺能力是刘翔创此优异成绩的重要技术因素与优势所在,指出刘翔起跑技术还有待提高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收集3名获得过世界田径锦标赛前8名的我国新老运动员比赛时的技术参数,与第6届世锦赛前7名等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时发现:李彤的跨栏步技术、起跑和起跑后加速状态下攻栏的技术好于世界选手,但他栏间3步的速度以及终点冲刺的能力明显差于对方;刘翔栏间3步跑的速度以及终点冲刺的速度强于世界选手,史东鹏与世界选手十分接近,但他们的过栏腾空时间长,其原因分别是由于起跨角大,下栏距离长而引起。文章研究分析了我国新老顶尖110m栏运动员能走向世界的技术因素与不足之处,希望能为我国其他110m运动员所借鉴,同时也有利于刘翔、史东鹏今后能够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优秀110 m栏运动员跨栏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收集3名获得过奥运会及世界田径锦标赛前8名的我国新老运动员比赛时的技术参数与第6届世锦赛前7名等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时发现:李彤的跨栏步技术、起跑和起跑后加速状态下攻栏的技术好于世界选手,但他栏间3步的速度以及终点冲刺的能力明显差于对方;刘翔栏间3步跑的速度以及终点冲刺的速度强于世界选手,史东鹏与世界选手十分接近,但他们的过栏腾空时间长,其原因分别是由于起跨角大,下栏距离长而引起.另外,史东鹏起跑至下第1栏的速度明显差于世界选手.分析出我国新老优秀110m栏运动员能走向世界的技术因素与不足之处,希望能为我国其他110m运动员所借鉴,同时也有利于刘翔、史东鹏今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5.
运用信息技术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刘翔与罗伯斯在伯明翰的60m栏室内赛的时间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显示:刘翔八步改七步上栏成效尽显,比赛虽"胶着"但仍以明显优势取胜并独占世界短跨项目的第一集团。同时还指出:短距离速度性项目反应时固然重要,但非决定性因素;刘翔如果反应时能提高到罗伯斯的水平,并且七步上栏技术更为成熟,那么刘翔2012伦敦奥运会夺冠的可能性将会很大甚至再次打破110m栏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6.
王自成 《新体育》2023,(12):98-103
田径男子110m栏项目是一项高难度的田径比赛项目,旨在测试运动员在短距离内的速度和技巧。比赛的跑道长度为110m,跨越10个栏架,每个栏杆高1.067m。运动员需要以最快的速度穿过每个栏杆,同时保持平衡和稳定。这项比赛对于运动员的反应速度、爆发力、协调性和耐力都有很高的要求[1]。男子110m栏项目在1896年第1届雅典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被定为正式比赛项目之一。在我国,男子110m栏项目一直是田径运动中备受关注的项目之一,以刘翔为代表的中国男子110m栏运动员,以12.91s的成绩夺取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并在2006年以12.88s的成绩打破男子110m的世界记录。为我国跨栏项目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绩,我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也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2]。经过数代人的顽强拼搏和积极探索我国男子100m栏运动员不断取得运动水平的提高和运动成绩的突破,到现阶段我国男子110m栏项目已具备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运用格拉布斯、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对刘翔、史冬鹏等31名我国优秀男子110 m栏运动员运动素质指标进行分析,确定我国优秀男子110 m栏运动员运动素质指标体系由速度、专项速度、速度耐力、速度力量、力量5个层面和12栏跨栏跑>60 m起动计时>110 m起跑计时>起跑至第1栏时间>起跑至第5栏时间>100 m跨步跳>深蹲7个要素构成。并建立起我国优秀男子110 m栏运动员专项运动成绩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对中外优秀110m跨栏跑运动员主要技术指标与成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研究,结果显示:优秀110m栏运动员主要技术指标与成绩关联度排序是栏间3步的平均时间、冲刺平均速度、冲刺时间、保持最大速度经过栏的个数、起跑至H1速度、跨栏腾空时间平均值、最大分栏速度、平均分栏速度。同时发现栏间3步的平均时间、冲刺平均速度、冲刺时间3项指标是影响优秀110m栏运动成绩的关键技术指标。就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对提高我国110m栏运动水平和科学化训练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第29届奥运会男女短跨运动员决赛的起跑反应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世界男女短跨运动员起跑反应速度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男女各单项依起跑反应时排序均表现为:100m〈110m栏〈200m〈4×100m接力〈400m栏〈400m〈4×400m接力,距离愈短起跑反应愈快。世界优秀男女短跨运动员起跑反应速度在部分项目上具有显著差异,其原因除与运动员对起跑的重视程度有关外,还受先天素质、起跑技术、竞技状态、比赛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观察与测试的基础上,以我国优秀女子100 m栏运动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外优秀女子100m栏运动员起跑至第一栏的时间、1~10栏的分段时间、冲刺时间、全程栏成绩、速度差值等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我国女子100m栏成绩在栏间节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行动策略。为科学指导我国优秀女子100m栏运动员技术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400m跑运动员的专项训练关键是发展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并尽力能在比赛中保持较长时间的最高速度。从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补剂等角度出发,论述了利用专项训练之外的一些强力手段,以提高400m跑运动员的速度耐力。  相似文献   

12.
对蒋丞稷100 m 蝶泳出发、途中游、转身、冲刺各阶段进行分析,并与国内外优秀选手比较显示,蒋丞稷出发反应时和出发15 m 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途中游划幅较大,划频较低;转身前7.5 m 较25~50 m 游速减慢0.03 m /s,这是其薄弱环节;终点冲刺没有明显减速,但其冲刺前加速游能力还不如国内外优秀选手。  相似文献   

13.
男子400 m跑各分段速度最佳化时控区间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冠群 《体育科学》2005,25(2):55-58,75
以两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和第24届奥运会男子400m前8名运动员的成绩为研究样本,对世界一流运动员400m跑各分段的速度特征与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技术类型运动员的速度分配差异程度的研究,初步制定评价400m跑效果的分段速度最佳化时控区间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世界优秀女子400米跑运动员速度分配的特征,为提高我国女子400米跑运动成绩和改进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动态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因素分析法对参加第6,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400米决赛运动员的50米分段时间、平均速度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应延长400米跑的加速时间;8个50米分段的标准差越小匀速跑的能力越强;最快和最慢50米分段的时间差与运动成绩显著相关(P<0.05)。通过分析第1名的分段时间与2~8名的分段平均时间发现,第1名运动员启动速度较快,第2分段控制速度,第5,6分段速度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运动训练与白细胞介素-6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献资料法,论述了白细胞介素-6与炎症反应的关系以及运动训练对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变化的机制和意义,提出了用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来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以第16届亚运会100 m跑56名男、女运动员的起跑后蹬时间的压力曲线为研究对象,将男、女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分成3个时间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男、女运动员起跑反应时具有显著性差异;蹬力达到阈值时间(反应动作时间)是造成男、女运动员起跑反应时具有显著性差异的重要原因;力量与爆发力是造成男、女运动员蹬力达到阈值时间(反应动作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的重要因素;相对于男运动员40 kg压力阈值,女运动员合理的压力阈值是25 kg;电子起跑监测系统中,合理的起跑反应时限应是国际田联起跑反应时限100 ms的基础上加上蹬力达到阈值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4 000 m场地自行车运动VO2反应,及前15 s高功率起动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方法:11名男子自行车运动员在功率车上进行递增负荷试验和两种不同起动强度的4 000 m运动。首先进行前60 s平均功率(128±2)%MAP即(501.7±41.9)w强度对照模式运动;5 h后进行模拟模式运动,强度在第8~10 s达到最高值235%MAP(928.3±77.6)w,后逐步下降,15 s时至平均功率(421.9±40.1)w,维持15~60 s。60 s之后两组均进行自由速度模式,强度控制在380~420 w之间。结果:整个测试过程模拟组较对照组平均功率高19 w左右,有统计学差异。模拟组15~60 sVO2高于对照组,模拟组15s~60sVO2高于对照组,而AOD却低于对照组,对整个运动表现有促进作用。结论:4 000 m场地自行车运动前15 s高输出功率可伴随着更快的VO2反应而不是单一归于节省时间理论,并可促进中等距离自行车计时运动员的摄氧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木桶模型”和“积木模型”是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通过加强训练理论的研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实施模式训练:构建800m跑专项主导竞速能力,高度重视多种竞速能力的协调发展和互补作用;提高个体乳酸阈水平,利用血乳酸控制专项速度能力训练,提高血乳酸的产生能力和耐受能力;建立运动员全程速度结构和适宜节奏的概念,充分发挥现有的专项速度竞技能力,建立起合理的全程速度训练新理念;在有氧耐力训练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混氧、无氧代谢供能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以112名大学体操运动员(男68,女44)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检验运动领域完美主义与饮食障碍、运动动机及赛前情绪的关系.结果表明,体操运动员饮食障碍、运动动机及赛前情绪与运动员运动领域完美主义有密切关系.研究认为,运动领域完美主义作为运动员的一种人格特征,在运动员的运动选材和运动训练中应该引起教练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