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SDH-AchE结合法染色,光镜下观察了不同负荷训练的小白鼠胫骨前肌的肌纤维型和运动终板的变化。本研究证明:间歇跑训练组的红肌纤维数量明显减少,自肌纤维及中间肌纤维数量明显增多;连续跑训练的白肌纤维数量明显减少,中间肌纤维数量明显增多,红肌纤维数量无明显改变。雄性鼠三型肌纤维的平均直径训练组与对照组相比呈一致性显著增加;雌性鼠三型肌纤维的平均直径:连续跑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间歇跑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三型肌纤维上的运动终板数量百分比无明显改变。本文就观察结果讨论了这些变化的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早在三百多年前已发现:动物骨骼肌纤维的颜色有红、白之分,亦称红肌与白肌,近30年国内外学者对肌纤维的分型及各类型的生化特征研究较多,但对肌纤维的组织化学研究则甚少,且根本无图象供观察分析。作为一门形态学科学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缺欠。本文作者用组织化学方法来观察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学特征及进行组织化学理论分析。为深化对不同类型肌纤维认识填充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实验用成年小白鼠12只,每只体重均在18—20克,不分雌雄。断头杀死,为防止组织自溶以保持原来组织结构,即在小白鼠死后最短时间内取其后腿屈肌1mm~3以下组织块放入5%PVA(聚乙烯醇——一种冰冻保护剂)中,浸30分钟取出投入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探讨体育运动对人体各器官的结构、生理功能、生化变化的影响,为填补运动解剖学教材中运动对肝细胞影响这一空白,提供一点形态学依据,因此我们设计了川组织化学中酶学的方法,观察小白鼠15分钟激烈运动后,肝细胞中琥珀酸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变化。近年来,对运动员的血液和骨骼肌中这两种酶活性的研究较多,公认的是SDH(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高低代表着肌纤维中氧化能力的高低;LDH(乳酸脱氢酶)标志着肌纤维中糖元无氧酵解的能力;ATP(三磷酸腺苷酶)和CPK(磷酸肌酸激酶)与肌纤维收缩有关等。而肝脏在运动中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王海 《体育科技》2014,(5):74-75
通过文献综述法对不同信号调节肌纤维类型转换进行综述,结果表明:不同信号调节肌纤维类型转换作用机理是不同的;STIMI、FOXOI调节肌纤维类型转换,不具备导向性;而AIMPI、PGC-IQ促进II型向I型肌纤维转换,具有导向性;但肌纤维类型转换机制尚未阐释清楚还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年来随着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的改进,有关人体舰纤维结构形式的研究,又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涉及到运动训练或石膏固定肌肉后,观察其对肌纤维结构的影响变化,而且对从事不同竞技项目运动员的骨骼肌纤维的结构和机能特性进行专门研究。本文根据不同竞技项目的特点和从事该专项运动员肌纤维组成结构和特征的已有文献资料报导进行综述。 1.一般人(未经训练者)肌纤维的组成特点在讨论不同竞技运动员肌纤维组成特征前,首先应明确正常人肌纤维的组成特点。  相似文献   

6.
8.两种基本类型的肌体纤维对运动有什么意义? 答:首先要明确,不管通过什么类型的训练,两种基本类型的肌肉纤维,即快肌纤维(FT)和慢肌纤维(ST)之间是不能互相转换的。肌纤维类型的百分比组成不同程度地由遗传所决定。但通过适当的训练,可使快肌纤维或慢肌纤维发生选择性的肥大,快肌纤维或慢肌纤维的代谢特征和代谢能力也可相应地加强。例如短  相似文献   

7.
人体的各种运动,都是通过骨骼肌的收缩来完成。而骨骼肌的收缩能力则与肌纤维类型及其百分组成有关。由于不同个体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不同,因而在运动中肌肉的收缩速度、力量、持续时间也就因人而异,使个体表现出不同的运动能力,肌纤维也在训练中产生不同的适应性变化。因此,了解人体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和在运动训练中的适应性变化以及对运动的适应机制,对改进运动训练方法,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进行科学选材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人体肌纤维类型及其形态、功能、代谢特征 早在17世纪,有人就发现动物的骨骼肌纤维有些较白,有些较红,而且肌纤维的颜色与运动能力有一定联系,因而将骨骼肌划分为“红肌”和“白肌”。 近年来,随着针刺活检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超微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弦波振动(HFV)对制动大鼠肌肉萎缩的对抗作用。方法:以大鼠后肢制动为废用模型,对振动组大鼠施以不同频率的HFV,观察大鼠比目鱼肌(SOL)湿重体重比、肌纤维横截面积、梭外肌纤维构成比以及梭内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MHC)的表达的变化。结果:(1)制动14 d后,SOL湿重体重比、肌纤维横截面积以及梭外肌Ⅰ型肌纤维的构成比明显下降,Ⅱ型肌纤维的构成比明显增加,梭内肌纤维MHC的表达有所增强;(2)施加HFV后,SOL湿重体重比、肌纤维横截面积和Ⅰ型肌纤维的构成比明显上升,Ⅱ型肌纤维的构成比明显下降,梭内肌纤维MHC的表达正常。结论:HFV可对抗废用后SOLⅠ型肌纤维向Ⅱ型肌纤维的转化和梭内肌MHC表达有增强的趋势,且以200 Hz HFV组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人类和动物骨骼肌的特性在科学论文和一般文章中颇受重视。文章记述了不同类型肌肉纤维的收缩和代谢特征,肌纤维是怎样排列进入运动单位的,运动单位是怎样参与不同的运动练习的,运动员和非运动员肌肉中肌纤维的组成和酶活性方面有什么区别以及不同训练方式对肌纤维的影响。用针刺法从人的肌肉中取样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并不困  相似文献   

10.
有些人很容易发胖,而另一些人却毫不费力地保持苗条身材。据研究,原因可能是这两种人的肌纤维有所不同。骨骼肌中不同类型的肌纤维的相对比例可能是造成过度肥胖的因素之一。 骨骼肌由多种肌纤维组成,是人体的最大组织。其中慢肌纤维(或称红肌纤维)的主要能源,来自脂肪酸,即脂肪成分。由于肌纤维中贮有脂肪,所以慢肌纤维比较能抗疲劳。快肌纤维(或称白肌纤维)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  相似文献   

11.
在组织化学中常用的肌纤维分类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根据 BrooRe 和 Kaiser的提出,在各种不同 PH 溶液中进行预热后,进行 ATP 酶染色。从染色的结果把肌纤维分成Ⅰ、ⅡA、ⅡB、ⅡC 四种。这种方法是,Brooke 和 Kaiser 利用了由于肌纤维类型在预热的过程中,一旦溶液的 PH 值,发生变化,染色的结果就不同的这一性质。在 PH 为10.3、4.6、4.3时,进行预热.用这种方法分类的肌纤维类型有以下的特征:肌纤维Ⅰ型:收缩速度慢.不易疲劳  相似文献   

12.
我们选用成年健康雄性小白鼠48只,分为四组,分别放在训练器上以100mm/秒的速度向上45°—60°斜坡跑15分钟后,立即断头杀死,取它们腿上的肌肉,放入5%的 PVA 中,30分钟后再投入液氮中骤冷。用半导体致冷器制冷后做切片,分别用组织化学方法来显示肌肉中 SDH(琥珀酸脱氢酶)和 LDH(乳酸脱氢酶)活性反应物,用显微镜观察,结果是:正常组运动15分钟后,肌纤维中 SDH 活性反应物明显减少,LDH 活性反应物明显增多;注射葡萄糖组和注射维生素 C 组,肌纤维中 SDH 活性反应物都比正常运动组明显增多,LDH 活性反应物明显减少。说明葡萄糖和维生素 C 能改善骨髂肌有氧代谢状况。  相似文献   

13.
快慢肌纤维的特点快肌纤维得名正因为它收缩快(30~50次/秒),而慢肌纤维则只有10~15次/秒。快慢肌纤维耐久力和张力不同。慢肌纤维因有氧代谢能力强,故耐久工作能力也强。一般认为慢肌纤维有氧能力强是由下列因素所致: 一.肌红蛋白含量是快肌纤维的2~5倍(Keul等,1972)。慢肌纤维呈红色也是由此造成。二.慢肌纤维线粒体多且大。线粒体中氧化酶的活性也高(Costill等,1976)。这样可以氧化更多的丙酮酸而防止乳酸堆积。三.每根慢肌纤维周围有较多的毛细血管(Baldwin等,1972),由此可以加快氧向肌纤维弥散以及代谢产物的排出速率。4  相似文献   

14.
骨髂肌,由被称为肌纤维的细肌胞构成的。过去认为肌纤维只有一种。可以把肌纤维做成薄的切片,用组织化学法染色以后,根据染色状态,始知可以划分为几个类型。大致分为Ⅰ型和Ⅱ型,Ⅱ型又可以细分成数型。可是这样划分的肌纤维型,如果染色方法不同,不一定和划分的类型一致。若是构成肌纤维的蛋白质,依分型有所不同,那么这种划分法是正确的。但是,因为构成同一肌纤维型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均一的,所以说现在对肌纤维型的划分,还不能认为是准确的。另外,以生理功能为依据,划分肌纤维  相似文献   

15.
1972年戈立克应用针刺活检技术,对48名不同运动项目的优秀运动员与26名无训练者的股外肌和三角肌中肌纤维类型的横向比较研究发现,耐力运动员股外肌中慢肌纤维的百分组成占优势。嗣后,在杰出的长距离跑、自行车、划船以及越野滑雪等项目运动员的股外肌、腓肠肌或肱三头肌中慢肌纤维的百分率较高,短跑、跳跃和举重运动员的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的百分率较高。这些研究结果,提示了运动员的主要肌群中两类肌纤维的配布与运动项目特点有明显的依从关系。由此引起了不同项目优秀运动员的肌纤维配布是先天遗传的,还是由于长时间专项训练所产生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观察在发育期雄性大鼠分别经过3周、6周和9周的大强度持续跑训练后,其腓肠肌外侧头肌纤维的面积与非训练对照组的不同,探讨大强度持续跑训练对不同发育阶段雄性大鼠腓肠肌外侧头肌纤维的形态学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人体肌肉中慢肌纤维的百分比含量制约于遗传因素,在训练过程中不能被改变。而在耐力训练过程中快肌纤维的含量会下降,因为快肌纤维的化学组织具有中间型肌纤维的某些特性。过去认为,在那些以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工作为特点的划船运动项目中,如果其它条件相同  相似文献   

18.
骨骼肌纤维类型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骼肌纤维类型和肌纤维蛋白同功型的多样性,以及在不同肌组织中的特定分布和构成比例,决定其对复杂功能的适应能力。骨骼肌纤维类型转变的研究为运动训练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1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增大 ,则收缩力量相应增强。肌肉的生理横断面增大是由于肌纤维增粗、肌凝蛋白含量增加、肌毛细血管网增多、结缔组织增厚、肌糖元增加等因素造成的。2 神经系统的支配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发放神经冲动的强度大、频率高 ,则肌肉产生的力量也大 ;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加工作 ,参与收缩肌纤维数量增多 ,则力量就增大 ;改善主动肌和协同肌、对抗肌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 ,对抗肌的放松能力是影响力量的重要因素。3 肌纤维类型 :肌纤维一般分为快肌纤维、慢肌纤维和中间型纤维三种类型。肌肉中不同类型肌纤维…  相似文献   

20.
测定与分析了不同类型肌纤维在收缩过程中两种形式糖原(MG和PG)的分解状况。雄性Wistar大鼠分为2组:低糖组(LG)和高糖组(HG),灌注自由下肢和同时电刺激10min。收缩前后肌肉样本取自腓肠肌(SOL),外侧胫骨白肌(WG)和外侧胫骨红肌(RG)用以分析MG,PG和总糖原。结果表明:在电刺激收缩过程中,MG和PG同时作为底物被利用。在快收缩肌纤维(WG和RG)比慢收缩肌纤维(Sol)MG和PG分解明显增加。高糖组比低糖组MG和PG分解明显增加。不同类型肌纤维MG百分含量与总糖原浓度呈高度正相关。提示:肌纤维内MG的含量可能是糖原依赖性磷酸化速率机制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