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体育教育     
G807 20025680浅谈体育教育中的几个心理误区=The several kindsof misconceptions in ohysical education[刊,中,I]/陆平//广西体育科技.-2002.-23(2).-52-54(SJ)体育教育//心理分析//素质教育//成绩//发展从体育教学的实际入手,分析了体育教育中盲目求“快”、片面求”全“、单纯求“真”、一味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东亚体育学校校刊》对近代以来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反思与探索。主要结论:该刊从军国民学校体育教育思想、近代学校体育“外求”之路以及体育的功利性目的等方面进行反思,提出学校体育的发展应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健全科学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开展学校体育教育外延化等,推动了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几种体育教学改革指导思想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体质教育”、“快乐教育”等体育教学思想进行分析比较,结合国外教学论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应融合“体质教育”、“快乐教育”、“终身体育观”、“竞技体育观”、“技术技能观”等体育教学思想的合理成分,确立符合体育教学规律的体育教学改革思想  相似文献   

4.
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系统日趋复杂,构成这一系统的各个局部结构的功能与系统的总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引起了人们长期的反复的探索。仅就“全面发展”体育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终身系统体育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目标、学校体育教育中普及性功能( 健身功能) 与提高性功能( 竞技功能) 的关系、学校体育教学中“教”( 教师主导作用) 与“学”( 学生主体作用) 的关系、整体化体育教育大纲,以及群体体育教育与个体体育教育的结合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学校体育向“创新教育”的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学校体育必须融入“体育创新教育”的基本发展理念,这也是培养自主创新人才的基本保障。实施学校体育创新教育,就是要实现“学校体育”与“创新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体育创新教育对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体育创新教育将成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观念的要素及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校体育观念构成要素的分析,总结出高校体育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困惑;依据教育创新理论,对高校体育观念创新的意义、趋势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确立健康教育理念,实现对传统体育思想的超越”、“按照教育功能原理,整合体育教育观念”的主张。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体育教育概念的诠释,从对“健康”、“竞技”、“教育”三个方面的不同倚重来阐释体育教育,从教育内涵的丰富性出发进行体育教育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教师对体育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根植于体育教学情境的动态复杂性、不确定性,与体育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学术研究相比较,发生了从自我遮蔽到主动介入、从外求规律到反思自我、从专门探究到日常层面的转换。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整合研究与发展过程中,“教师研究”应着力建构教学信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三位一体的积极的“教学自我”。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高校体育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指出了目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着种种与“三个代表”思想的差距。分析了高校体育教育实践中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构想。旨在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真正贯彻落实到高校体育教育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学校之一。学校体育在坚持民族中学体育教学特色的情况下,进行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实验,总结了“三给”、“四求”、“五优”和“六化”的教学新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多给一次机会,展示自我;多给一点期望,相信自己;多给一个台阶,超越自我。教师在教学需把握“四求”,大力倡导和探索节奏教学,  相似文献   

11.
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分析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产生、发展及其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与现代教育学理论是位于同一层次上的关系,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现代教育学理论是属于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研究指出,健康第一、终身教育是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从身体的角度看体育的"智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育是一种人类特有的身体运动方式,而"身体"作为人的存在的根本维度,与体育运动始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从"身体"出发,阐述了体育之育的真正目的与效用--开发生物脑体以及发展身体智慧,把体育从"纯粹的无法思想的身体教育"中解放出来,视"身体"为可以思考、充满"智慧"的身体,说明了体育在"智识"教育上的真正意义,从而从根本上脱离了身心"二元论"并有力反驳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错误认识,以求让更多的人自觉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感受体育的魅力,树立起终身体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刘卓 《体育学刊》2012,(2):11-20
借用一般语言-哲学的理论和方法并从"观念本体论"的维度,以有关体育的开端、本质和意义为主线,分析"体育是其所是"。其目的是力求证明体育"开端之伟大"、"本质之稳定"和"意义之明确",以及三者之间的"粘连关系"。说"体育是其所是"无非是在强调体育本身存在的特质性问题,希冀在"体育是其所是"这一表述方式中的第2个"是"显明体育所具有的独特功能;正是基于这种有别于相邻人文现象的"特质性",使得人们能够去寻找为体育的体育开端,认清体育就是针对身体的教育,其本有的功能和意义都是基于"育体"这一根本环节。  相似文献   

14.
试论素质教育语境下学校体育的误区与归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探讨了学校体育存在的认识误区,提出:"体育"不等于"体质","学校体育"不完全等同于"增强体质","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方向性愿望,并非达成性功利目的的认识。由此,从"身""气心"关系的逻辑出发,学校体育将由"归位"而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5.
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论述了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应突出“智能体育”,并就“智能体育”的观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与德、智、美、劳等素质的关系作具体阐明。  相似文献   

16.
为了响应"健康中国"的号召,教育部为此针对高中体育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需要对体育课程的教育进行全面改革。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体育而言,新的教育方式是"走班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加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走班制的教学模式的出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使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从而对体育课程有更浓郁的学习兴趣,推动教学改革发展。实践证明,"体育走班制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它是未来体育课堂的主流趋势。本文以当前高中进行"走班制"改革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且提出解决办法,为其他进行的学校提供关于走班制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命安全诉求下学校体育运动教育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哲学、教育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视角探讨学校体育的运动教育价值。指出学校体育运动教育应该回归人类体育的本源诉求,建立"基于生命存在的安全技能教育"、"基于生命维系的生活技能教育"、"基于生命发展的运动技能教育"三维价值观,并在实践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探视高校体育新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高校体育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高校体育新走向,强化三个"意识",走出高校体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教育现状与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 《体育科技》2006,27(3):77-79
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突出的问题有:体育教育观念、体育课程结构、体育教学训练化、体育效果个体评价、体育教师队伍等方面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核心的现代社会发展理念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不适应。指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应从拓新高校体育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综合加以理顺,努力使高校体育教育进入持续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重在实施。“全体性”、“全面性”、“自主性”是素质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 ,体育课堂教学的素质化就是以这三个基本特征的强化作为课题 ,它们是体育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实施的结合点。目前体育教学素质化已获得广泛的重视 ,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