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客观条件对2009年ATP1000大师赛国内观众人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条件的变化能引起赛事现场观众人数和结构的变化.在都市体育赛事规划中,对不同变化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应预先判断.分析客观条件对2009年ATP1000大师赛国内观众人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2006-2008年网球大师杯赛,2009年ATP1000大师赛现场观众人数大幅减少;对国内观众人数下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网球大师杯赛转为ATP1000大师赛,其次是金融危机,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
从人体代谢过程中能量的偶联反应,论述人体运动中能量的转换与供应,并对能量供应的直接来源者ATP在动态平衡中再合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运动能力的作用提出作者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一、文献概述人的力量、动作速度和耐久力的发展,决定于一系列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1)各种器官和组织结构的特征;(2)肌肉的化学成份和机体组织中物质代谢过程的特征;(3)调节肌肉和内脏器官活动的神经体液生理机制。我们都知道肌肉作功所需能量主要依靠高能物质所含化学潜能的转化与释放而来,供给这种能量的主要高能物质是ATP(三磷酸腺苷)。其释放能量的机制是: ATP. H_2O(?)(ATP酶)ADP. HO-P 12000大卡但ATP.于横纹肌中仅具有一定水平,当肌肉工作需要能量时,主要还是根据不同情况以糖代谢为主分别以糖的有氧氧化或糖酵解而截获能量;以磷酸移换作用或不同形式的组织呼吸以合成ATP以供应用。同时经研究已证明,高等动物的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科学训练中,能源理论被认为是重要的生理学依据之一.田径运动中不同项目训练内容、训练手段的选择,到训练强度、持续时间及恢复过程的合理安排等方面,都与能源理论有密切关系.近年来,我应用运动中能量代谢的有关理论指导校田径队短跑组的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全组八名队员运动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运动中肌肉活动的直接能量是由磷酸化合物ATP分解供给的,但是肌肉中ATP的储量极为有限.它在不断分解的过程中必须不断重新合成,才能保证肌肉的持续收缩.ATP的重新合成所需的能量是由三个途径供给的.第一条途径是通过磷酸肌酸(CP)分解,进行无乳酸无氧供能,但体内的CP也极有限,与ATP一起供能只能维持7.7秒;第二条途径是通过糖元在无氧条件下酸解,进行乳酸无氧供能.但这一途径能量  相似文献   

5.
1.肌酸的作用肌酸本身并非足一种稀有的化合物。在人体中,肌酸通常是在肝脏和肾脏中合成,它大量存在于肌肉、神经和精细胞内。在肌肉中,肌酸被用来合成磷酸肌酸(一种高能辛烷化学物),为肌肉收缩提供所需要的能量。磷酸肌酸并不直接参与提供能量,人体内细胞包括肌细胞收缩所做的功,实际上是因为三磷酸腺苷(ATP)分解释放能量完成的。ATP分解释放能量后形成ADP。  相似文献   

6.
微波功率合成网络在微波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中广泛采用,以提高整体输出功率.本文探讨了功率合成网络的基本形式以及影响因素,并给出仿真设计示例.  相似文献   

7.
运动性疲劳状态下线粒体功能改变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玲  黄玉山  邓树勋 《体育与科学》2001,22(5):56-58,69
就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基本功能,从运动后疲劳状态下,线粒体合成ATP速率和效率改变的角度,探讨了可能导致其变化的原因及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运动中态4呼吸状态出现的原因可能有助于针对线粒体氧利用率降低的现象,找出有效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运动与骨骼肌Na+-K+-ATP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骨骼肌Na -K -ATP酶的分布和功能;概述了近年来急性运动、运动训练和低氧环境下运动与骨骼肌Na -K -ATP酶及其mRNA表达的研究概况;分析了运动中影响骨骼肌Na -K ATP酶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力竭性游泳运动对大鼠肾脏线粒体功能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为了研究运动对肾脏损伤的发生机理,探讨力竭性运动引起的氧化应激对肾脏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运动即刻组、运动后1 h组和运动后24 h组,采用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同时相肾脏线粒体MDA、ATP合成能力和总钙的变化.研究结果运动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MDA含量在运动后即刻显著升高(p<0.05),1 h和24 h后极显著升高(p<0.01);运动后即刻组,1 h和24 h组肾线粒体ATP合成能力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4 h后基本恢复正常;肾脏线粒体总钙在运动后1 h和24 h后显著降低(p<0.01),运动后24 h后仍未恢复正常.结论大鼠力竭性游泳可导致肾脏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ATP合成能力下降,线粒体钙稳态失调,而线粒体钙聚积可导致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和肾功能异常,这些可能是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1训练中不同距离疲劳的生化特点 1.1短距离:运动员在5—7秒的剧烈运动后,机体的ATP-CP接近于耗竭,重复刺激20秒以后.运动员会表现出运动能力显著下降的现象,ATP—CP进行合成化补充,以保证承担连续的运动负荷量度。短跑过程中CP再合成ATP是很重要的,该项目对CP消耗极为迅速。  相似文献   

11.
三磷酸腺苷(ATP)在生物体内能量的转移、贮存和利用中,处于一个关键的地位上。ATP的教学是《运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讨论ATP教学中常遇到的几个问题,诸如ATP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式的教学要求,“高能磷酸键”概念以及ATP的形成方式及释能利用方式等问题,并谈谈自己的教学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2.
运动对大鼠骨骼肌形态和代谢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大鼠为实验对象, 观察研究运动训练对大鼠骨骼肌形态及代谢机能的影响。16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2组, 安静组 (n=8), 运动组 (n=8)。运动方案为跑台训练, 持续 8 周。研究发现, 运动组骨骼肌形态无异常变化, 肌纤维横截面积稍减小, 变化不显著。运动训练后, 骨骼肌及血清 IGF-I水平明显升高。此外,运动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有所下降, 而腓肠肌ATP酶活性明显升高。结论  (1) 运动训练有效调解了体内的蛋白质代谢平衡。(2) 运动训练可以改变骨骼肌及血清IGF-I水平, 并对其蛋白质代谢产生一定的作用。(3) 运动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骨骼肌代谢酶活性, 从而影响其代谢功能, 以满足不同类型运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验法,测定SD大鼠不同时相肾脏线粒体MDA、ATP合成能力和游离钙的变化。结果显示:MDA含量在运动后即刻显著性升高(P<0.05),1 h和24 h后极显著性升高(P<0.01);运动后即刻组1、h组和24 h组肾脏线粒体游离钙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运动后即刻组1、h组肾脏线粒体ATP合成能力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4 h未恢复正常(P<0.05)。提出:大鼠力竭性游泳运动可提高肾脏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导致ATP合成能力下降,线粒体钙稳态失调;线粒体游离钙聚积可导致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和肾功能异常,可能是运动性疲劳和运动性蛋白尿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研究了运用短时间歇训练法运动时,机体的能源供给主要来源ATP~CP和有氧供能的能量;机体承受负荷时的能源供给以ATP~CP代谢为主,负荷后的间歇期里ATP~CP的恢复主要依靠有氧代谢供给能量。对于适合短时间歇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发展其有氧能力比发展无氧能力更为重要。提高运动员以磷酸盐系统代谢的速度耐力性为特征的运动能力,可以采用短时间歇训练法。  相似文献   

15.
男子职业网球红土场比赛得失分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对2004—2007年20场男子职业网坛红土场比赛录像进行分析,统计得失分情况,分析红土场比赛特点。分析结果表明:进攻是红土场比赛的主要得分手段;相持球能力和接发球能力是红土场比赛取胜的关键;底线能力是红土场比赛取胜的基础;红土场比赛网前技术要更谨慎和有把握地运用。  相似文献   

16.
运动诱导心脏保护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表明: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内质网应激蛋白的增加、心肌环氧合酶-2活性增加、心肌热休克蛋白增加、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以及一氧化氮增加等可能不是完成运动诱导心肌细胞保护作用所必需的分子;肌纤维膜ATP敏感性钾通道可能在运动诱导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运动诱导心肌抗氧化能力提高可能在运动诱导心肌细胞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运动诱导心肌细胞保护可能是多种心肌细胞保护分子相互适应的协调结果,潜在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解耦联蛋白(UCP)是线粒体内膜上重要的转运蛋白质,具有解偶联活性,限制ATP合成,增加产热,参与糖及脂肪酸的利用,与能量平衡、代谢、体重调节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氮及其合酶与运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强扩血管物质,近年来倍受人们重视。笔者介绍了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S)在人体中的产生、调节及其他生物学作用,并重点综述了体育运动对NO、NOS的影响。这些结果对深刻认识低氧训练以及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等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急性力竭运动后大鼠骨骼肌不同肌纤维内Ca^2 转运功能变化,测定了股四头肌红肌和白肌线粒体钙含量和肌浆网Ca^2 -ATP酶活性,结果红肌和白肌线粒体^2 含量增加,肌浆网Ca^2 -ATP酶活性降低,说明急性力竭运动后肌细胞内Ca^2 转动功能发生了改变,影响了肌肉收缩特性,从而导致了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运动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三羧酸循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安静对照组(C)、低负荷运动训练组(LT)、中等负荷运动训练组(MT)、高负荷运动训练组(HT)和极高负荷运动训练组(ST),每组10只。各运动组分别进行6周的跑台运动训练。训练方案结束后,取腓肠肌样本,提取线粒体,测定线粒体柠檬酸合成酶(CS)、异柠檬酸脱氢酶(ICD)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C)活性;线粒体Ga2+含量、胞浆NADH、NAD+、ATP和ADP含量,以及ICD mRNA转录水平。结果:(1)不同负荷运动训练组线粒体CS、ICD和α-KGDHC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 < 0.01),且CS和ICD活性由高到低顺序均为:MT组 > HT组 > ST组 > LT组 > C组,α-KGDHC活性由高到低顺序为:HT组 > MT组 > ST组 > LT组 > C组。(2)不同负荷运动训练组线粒体Ca2+ 含量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 < 0.01),其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MT组 > HT组 > ST组 > LT组 > C组;胞浆NADH/NAD+和ATP/ADP的比值均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 < 0.01),其比值由低到高顺序为:MT组 < ST组 < HT组 < LT组 < C组。(3)不同负荷运动训练组ICD mRNA转录水平均高于安静对照组(P < 0.01),其水平由高到低顺序为: MT组 > HT组 > ST组 > LT组 > C组。结论:低负荷、中等负荷、高负荷及极高负荷运动训练均可提高大鼠骨骼肌线粒体三羧酸循环功能,且中等负荷运动训练效果最佳。其机制与胞浆NADH/NAD+和ATP/ADP比值、线粒体摄钙能力及限速酶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