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晓东 《体育学刊》2015,(2):110-114
清代是中国摔跤的空前繁荣期,善扑营是清代官方成立的专门摔跤组织。善扑营正式建制于康熙年间,奉行"以近臣领之"的组织法则。扑户由八旗子弟中擅长摔跤者通过技艺角逐而选定,其定额人员为300人。善扑营有相对成熟、稳定的选拔和管理机制,保证了扑户全身心地参与摔跤研习。扑户在役时,需要担负宫廷安保、宴会演武、人员培训、皇城差役等职责。在皇权意识下,善扑营成为中国摔跤的传承和创新的重要组织基础,它的存在和运行推动了中国摔跤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演进,并影响了民间摔跤的传播进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中国式跤术的发展,使运动员更好地理解与合理地运用摔跤技术,采用文献资料、归纳、专家访问和例证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式跤术中普遍存在的“圆轮”现象的运动学原理和在实战中的应用与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圆轮”现象广泛存在于中国式跤术中;力偶是“圆轮”现象的力学基础,跤术中的“圆轮”现象取决于力偶矩;身作姿势、发力方向、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力量、着力点、肢体的旋转惯量、动作节奏是影响“圆轮”现象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友唐 《中华武术》2004,(7):19-19
首届“古都杯”中国式摔跤赛近日在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操场举行。共有13支代表队的120名选手参加了比赛。这些队包括市、区体校队,俱乐部队,摔跤和健身中心队,跤馆队,还有首都体院队和东道主五十七中学队。几百名跤迷沐浴在春雨中,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有浓郁中国风格的摔跤比赛。 本届赛事由北京市摔跤协会和市体  相似文献   

4.
中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古代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从清代开始到现代在燕赵河北最为流行,目前我国各地的中国式摔跤技术都是从京、津、保流传出去的,所以大家都知道河北是中国式捧跤的摇篮。华北为强,其摔技精湛又分为北平跤、保定跤、天津跤三大主流。中国式摔跤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瑰宝,随着历史的沉积,散发着无穷的民族运动文化的特有魅力。本文通过简要介绍中国式摔跤的发展历程、门类,希望对大众了解该运动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摔跤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健身性和表演性,特别适合大众健身和比赛表演,深受我国广大群众的喜爱。但自从第七届全国运动会该项目被取消比赛后,其比赛规模受到限制,竞技水平发展亦较迟缓。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推广中国式摔跤这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章对中国式摔跤的跤绊技术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期望能为中国式摔跤技术的继承与推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浅析古典式摔跤跪撑技术的应用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06年全国古典式摔跤冠军赛跪撑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古典跤式摔跤运动员在运用跪撑技术这一环节上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相扑在清代十分流行。康熙时曾设有善扑营的编制,相当于现今的国家摔跤队,名额为二百人。这些人都是从八旗精练勇士中选拔出来的。摔跤手们“平日在营,锻炼身手,研究脚步,两两相搏”(《民社北平指南》),宴会、节日时便承应表演,或与蒙古族高手比赛。  相似文献   

8.
座落在滹沱河上游(本地称云中河)的忻州,素有“摔跤之乡”的称号。群众性的摔跤活动,成为民众所必不可少的体育锻炼和精神享乐,有近千年的历史。 跤乡的摔跤分嘻闹逗乐取笑之摔和有规定礼数的村与村、县与县的跤手比赛之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探讨优秀与一般水平摔跤运动员之间的颈部动觉感受性是否有差别,分析优秀摔跤运动员颈部动觉感受性特征,以提高其运动技能水平。研究方法:首先确定动觉心理特征包括肌紧张感与运动幅度感,分别以复制力与角度的误差绝对值大小作为反映它们高低的指标,以德国进口DIVAD系统中的DIVAD140为实验仪器,以37名男子自由跤运动员为被试,考察运动员颈部动觉感受性情况。实验设计采用3×2组间设计。结果显示:优秀自由跤运动员颈部前、左、右三个方向的肌紧张感都显著高于一般运动员;在颈部运动幅度感中,优秀运动员仅左屈运动幅度感明显高于一般运动员,但两组运动员在其他方向的运动幅度感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古典式、自由式摔跤与中国式摔跤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一、运动员穿的跤服不同。古典式、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穿背心和短裤相连的紧身跤服;中国式摔跤的跤服是运动员上身穿短袖多层棉布制成的跤衣,系腰带,下身穿长裤。二、古典式、自由式摔跤垫子是圆形的:中国式摔跤垫子是正方形的。三、中国式摔跤比赛可以抓跤衣,只能站着摔,摔倒后立即松手;古典式、自由式摔跤比赛不允许抓跤衣,摔倒后还可进行跪撑角斗。四、古典式、自由式摔跤每场比赛一局,净摔5分钟:中国式摔跤  相似文献   

11.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也自然是摔跤项目的必然要求。 摔跤的发展趋势 一、世界的格局和发展趋势 1.纵观世界跤坛,欧亚美三洲多国崛起,2001年世界锦标赛男子古典跤8个国家分摘金牌。自由跤“天女散花”,争牌者似雨后春笋。2002年一改以往“群雄逐鹿俄称霸”的局面。目前,主要优势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现年40岁的摔跤皇后狄宝哈,身高1.95米,体重122公斤,已在美国跤坛亮相8年有余,多次荣登重量级摔跤宝座,人称“金刚女王”。最近她发出战书,邀全美一流男跤手如赫克和沙维等人比赛,且要求电视直播,但却无人敢应战。狄宝哈骂这群男跤手没有胆量和女人一决高下,更怕失去已有的“虚名”。狄宝哈生有一头红发,目光凶狠,颇有先声夺人的气概。她日前申请加入全美摔跤协会,未被批准,原因该会没有女会员。  相似文献   

13.
王红宇 《武当》2003,(12):39-40
一、含蓄 芗斋老先生在拳论中所描写的“含蓄”,在实作中,遇敌好似虎扑羊(老虎在扑猎物前瞬间呈现的含蓄状态)。势如龙驹扭丝缰(烈马被骑手拽住缰绳,使马首回扭时马所处的含蓄态,这时骑手  相似文献   

14.
古典跤属于按体重分级别双人交手对抗项目。赛前科学降控体重是比赛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山西省古典式优秀摔跤运动员进行降体重监控的研究,以人体成分、生化指标来监控降重过程,给教练员提供科学调控赛前训练负荷,合理运用营养补剂,促进运动员机能恢复提供客观依据,以减小降体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山西忻州传统"挠羊"摔跤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挠羊赛"是在山西忻州、定襄、原平一带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摔跤比赛。历史上,跤乡的男女老少对挠羊摔跤都痴迷疯狂,无论田头还是院落到处都是赛场。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走访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忻州地区"挠羊"摔跤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挠羊赛"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新时期的发展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
摔跤是最古老的体育运动,据信至今已有约5,000年的历史,在古埃及、古罗马、印度等地早就流行。中亚、东亚各民族都十分喜爱这一活动。在中国、蒙古有蒙古式摔跤,在日本有相扑、柔道,在朝鲜有朝鲜式摔跤。土耳其人与他们的中亚邻国人民一样,对摔跤情有独钟。不过,他们的摔跤与众不同,叫作“涂油摔跤”,跤手们要在身上裸露部分涂满油脂。 在土耳其全国,每年差不多有300场涂油摔跤锦标赛,最大、最精彩的一场是“科尔皮纳”。科尔皮纳在6月份举办,比赛历时3天。前后共有一个星期,跤手和观众们象过节一样兴奋。科尔皮纳大赛从1361  相似文献   

17.
中国摔跤运动史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摔跤(中国式)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项民族形式体育运动,也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体育项目。我国历史上摔跤活动,从轩辕、秦汉、隋唐、五代……直到满清,其风历史不衰。在不同历史时期,摔跤有不同的名称,如:角抵(角觝)、角力、相扑、掼跤、撩跤、争交等。近代叫摔跤。“角抵”这一称谓出现最早,是我国秦汉时就巳流行的一类体育运动。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角者,角技也;抵者,相抵触也。”这种“角抵”是一种包括摔跤在内的习武形式的戏乐。  相似文献   

18.
去年岁末,有11个国家的运动员参加的“新月杯”首届中国式摔跤国际邀请赛在北京举行。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非奥运项目,何以能登堂入室? 作为民族传统健身、技击项目,中国跤深深植根于民间。自80年代淡出国内竞技场后,仍有许多人在竭尽全力保护它、发展它 中国跤在五六十年代十分盛行。1962年7月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北京市轻量级摔跤冠军对全国中量级摔跤冠军的那场比赛,场外观众把木门都挤塌了。 80年代,由于中国跤不再是全运会比赛项目,光芒逐渐暗淡,不再是大众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杭东 《武当》2011,(9):37-38
据文史记载,我国早期的摔跤属于"角抵"类的运动,它的本意是徒手互相角力,即用自己的力量(当然又包括机智)来压倒对方,战胜对方。摔跤在古代有多种称呼,如角觗、觳抵、角力、角抵、手搏、争跤、掼跤等等,这还仅限于以汉族为主的中原地区;在少数民族中,又有许多别名,如清代满族叫"布库",蒙古族叫"布克"。  相似文献   

20.
中国摔跤历代名称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摔跤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特别是它的称谓在各个时代都有不同。先秦时摔跤称为角力、相搏、手搏,主要用于军事训练。秦时正式定名为"角抵",开始成为娱乐表演项目。汉代摔跤称角抵、武戏,出现职业化倾向,形成三种固定风格。两晋南北朝时期又称为相扑、蚩尤戏、争交。唐宋时期摔跤活动达到高峰。明清摔跤多称布库、撩脚、撩跤、掼跤,并且进入泛民间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