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师融 《武当》2005,(2):11-12
《中华武术》2003年第11期,刊载了和有禄先生的《王宗岳<太极拳论)校注》。文中提出,"赵堡拳界传抄的<太极拳论>与外间本有所不同。"并全文刊出"和氏抄本"中的《太极拳论》(简称"和氏拳论")。和氏的《太极拳论》与外间"六大派"(赵堡、陈、杨、武、吴、孙)所公认的王宗岳《太极拳论》有什么显著差别呢?和有禄先生指出两点:一是王宗岳的"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在"和氏拳论"中则为"左重右虚,右重左虚"。其二是,王宗岳的"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在"和氏拳论中"则为"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  相似文献   

2.
王志恩 《武当》2012,(4):45-46
《武当》杂志2011年第七期刊发了广东林俊岸先生的《宋谱略考》很有感触,文中详细介绍了两种不同来源之《宋谱》。其一是吴图南先生所得之抄本,标题为《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据吴图南先生介绍:"那是在清朝光绪末年或宣统初年时,我的一位朋友跟我说:你不是练太极拳吗,我家里有本书说的是太极拳的事。我请他借给我抄抄。不用抄,我没有用处,就送给你吧。"这本书就是《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其后,在民国初年,吴图南先生曾抄送给许禹生、吴鉴泉、杨少侯、刘彩臣、刘恩绶、纪子修每人一本。因而民国时出版之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姜容樵《太极拳讲义》、王新午《太极  相似文献   

3.
王志远 《武当》2012,(6):14-16
太极拳论王宗岳[正文]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校勘](1)本篇全文采自陈微明的《太极拳术》(2)许靇厚,即许禹生的《太极拳势图解》,和陈炎林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篇题《太极拳经》。改论为经,实非笔误,乃推崇之意。  相似文献   

4.
王志远 《武当》2012,(7):21-23
[正文]无过不及,随屈就伸。[校勘][李本](李亦畲手抄本《廉让堂本太极拳谱》),[许本](许禹生著《太极拳势图解》,1921年北京京城印书局出版),[如本](郝少如著《武氏太极拳》,196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顾本](唐豪与顾留馨著《太极拳研究》,1964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以及杨家藏古手抄本及[万本](工楷手抄本,因其所用十行纸印有"万县兴隆街裕兴昌印"九个字,故简称[万本])等,"屈"均作"曲",音义无不同。[诠释]  相似文献   

5.
李滨 《武当》2014,(9):45-47
关于太极拳宗师杨露禅的生卒年月,在上个世纪30年代相继出版的杨氏太极拳教材,诸如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陈微明《太极拳术》、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和《太极拳体用全书》,均未见明确记载。唐豪、顾留馨说他诞生于1799年而逝世于1872年。196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傅钟文《杨式太极拳》一书,所写简介.仍依循唐顾之说。  相似文献   

6.
现在多数人学练太极拳的目的是健身。在广泛推广太极拳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充分发挥太极拳的健身效应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我们珠海市太极拳协会的同事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曾于2004年在《中华武术》发表的《从太极操到太极拳》一文中作过介绍,近年来,我们又作了进一步挥索。我们协会现有在册会员2000多人。从锻炼的健身效果看,大致有几类情况。①学会套路动作,按拳理法加以规范,除了教,更注意改。由于立身中正,动作舒缓,周身协调,  相似文献   

7.
童旭东 《武当》2011,(11):35-36
(接上期)九、张锡君与马岳梁2002年有朋友带给我一本名为《太极拳秘谱诠真》(颜紫元著),其中有关人物历史部分谬误甚多,这里仅举两个例子:1)如该书第33页写到:"1914年,许禹生先生创北京体育研究社,其中教师除祖师(即吴鉴泉)外,还有杨少侯、杨澄甫、纪子修、刘彩臣、刘恩绶、姜殿臣、梁师如、孙禄堂、张忠元、佟瑞浦、姜登撰、兴石如等。"仅就在这一句里,就出现两处错误。第一处,许禹生先生创北京体育研究社是在1912年底,而不是1914年。  相似文献   

8.
王志远 《武当》2012,(8):23-24
[正文]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校勘](1)[曾本](曾昭然著《太极拳全书》,1960年香港友联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虚领"作"虚灵"。按:虚灵,别本作"虚领",殊不可解,"顶劲"别本作"定静",则饶有意义。(2)《太极拳真诠》"不倚"作"不欹",倚通欹。[图本]后二句作"中立不依,乍隐乍显"。(3)杨氏家藏抄本"忽隐忽现"作"忽随忽现"。[诠释]虚者,虚灵不昧,反乎其实也。顶者,头顶也,亦日囟门也,道家称为上丹田,泥丸宫,素呼天门、天庭、昆仑,为"至  相似文献   

9.
张宝银 《武当》2007,(8):21-22
2007年《武当》1期刊发笔者拙作《太极拳修炼理艺"戏说"》,2007年《武当》5期刊出马原年老师大作《太极拳理"戏说"不得》。对于马原年老师大作,笔者认真拜读内容以后,认为,在太极拳学问研究中,由于"趣舍万殊,躁静不同","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原本十分正常。原想保持沉默,是耶?非耶?让读者去默识之、揣摩之、品味之、取舍之。但马原年老师的大作,一开始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中华武术》第十一期刊发拙文《解读"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文中对练习太极拳易犯的错误"偏沉"和"双重"进行了详细解读。但是,有一部分练习者仍然对"偏沉"产生误解,固执地认为这是练习太极拳的正确方式。今旧题重谈,从新的角度对此做一些补充说明。在太极拳界,对于"双重"是病,是错误练法,不存在异议,故不加赘言,重点谈一下"偏沉"。什么是"偏沉"呢?其实这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中庸》和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的基本观念、文化背景、哲学思想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主要结论:《太极拳论》虽然以太极阴阳理论为立据,但其思想基础还是中庸思想;《太极拳论》的根基流源在一定程度上吸纳了中庸思想的精髓,并将"守中为本"、"折中致和"、"天人合一"、"时措之宜"、"齐庄中正"等中庸的精神内涵融会于作品之中;中庸的理念投射到太极拳运动的实践上,使太极运动成为中庸思想的物化,中庸的精神内涵也得到了丰富。  相似文献   

12.
舒佑辉 《武当》2013,(5):15-17
有人说,练太极拳"不在气"。其理由是《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有云:"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那么,练太极拳真的"不在气"吗?一、什么是气(一)老子、庄子论气老子在《道德经》中讲:"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婴幼儿不受七情六欲的干扰,可保人之先天"三宝",阳气充沛,生机蓬勃,致柔之极。太极拳修炼有术者,可"老来练得孩儿体"。老子又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宇宙间,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离不开阴阳二气。二气交合变化,阴阳消长,阴息阳生,阴阳和合。故庄子曰:"通天之下一气耳。""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见《庄子·知北游》)。"气"是宇宙的本体,就是道。也是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的自然力。人是万物之灵,是宇宙缩影,谓之小天地,"人之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的"两论"指的是王宗岳著的《太极拳论》和武禹襄著的《太极拳论》(以下简称"王论""武论")。太极拳传承久远,不管是从张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论》中,有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意""对称"。这两个概念没有真懂,你就不会真正懂得太极拳。(一)"意"《太极拳论》从开头第一句"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到"上下前后  相似文献   

15.
陈福军 《武当》2013,(8):15-17
对于太极拳中的"拥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探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人们常将其形象化地称为"手捧八卦"或"怀抱八卦"。但是,"八卦"究竟应如何"捧"?如何"抱"?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太极拳锻炼就形成了一种奇怪逻辑——一方面,《易经》一直为历代太极拳家和理论研究者所推崇。"‘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证思维被广泛运用在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中",有"不知《易》,不能得太极拳之精义"的共识;另一方面,作为太极拳核心技术的"八法"或"八劲",则又很少有学者从易学、八卦角度来理解,来解读,甚至有"走架中的太极八法,我们认为完全是一种假想、模拟","太极十三势和八卦、五行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等论断"。从而给后学者在认知上带来很大模糊,与当今太极拳的大众化传播不相适  相似文献   

16.
太极观     
张华鹏 《武当》2011,(4):37
南宋末期,武当山五龙宫在官山创建太极观为庙产下院。太极观石窟内的青年坐像,头顶为髻,身背宝剑,当地人称谓"太极爷"或"张三爷",这儿的人,历史以来都会太极拳,至今仍有83岁的陈明庆老人是太极拳的传人。  相似文献   

17.
清末武术家、和式太极拳创始人和兆元先生(1810--1890年)在其《耍拳论》中讲道:"太极拳用功之为'耍拳',此是吾和式太极拳独特之处。它取法老子自然之道,以柔克刚之论。"耍拳"理论,是和式太极拳有别于六大太极拳流派之处的一种拳术方法理论,体现出和兆元祖师匠心独到之处。一个"耍"字,将孩童玩耍时自然之态展现眼前,为太极拳修炼者指出了一条由"招熟"到"懂劲"进而"阶及神明"状态的途径。和式太极拳编排是依据人体结构理论为指导,以自然为原则。拳架与中医、易理理法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凡学拳之人,大都知道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双重"为病之说,即"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由于《太极拳论》文字简短,对何谓"双重"未加详尽说明,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有的说:"如自己有不得力处,便是双重未化。"——这是从行拳者自身用力方法来说的。有的说:"如对方打来,立即还手抵抗,那就犯了双重之病。"——这是从对打双方的用力方法来说的。  相似文献   

19.
二水居士 《武当》2015,(4):23-24
掤字,一直困扰着历代太极拳学者。许禹生的《太极拳势图解》第四章之《推手术八法释名云:“》掤,捧也。上承之意。膨也,如蓄气于皮球中,用力按之,则起,膨满不已,令力不得下落也。《诗·郑风》:抑释掤忌。杜预云:箭筒也。又通作冰。《左传·昭二十五年》:执冰而距。注:箭筒,盖可以取饮。又以手扶矢,亦曰掤。太极功,搭手诀  相似文献   

20.
梁凯明 《武当》2012,(4):23-24
杨式太极拳的最大特征就是体松柔和,舒展大方,外柔内鼓,有掤劲拳术之称。在杨公澄甫遗著《太极拳练习谈》中也讲到"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也"。这里的所谓"刚"和"针",指的都是太极拳的内劲。当前有许多人练拳只见软不见刚,把柔理解成软,把柔与软混为一谈。太极拳之"刚",就是以腰为轴,利用太极拳的缠丝劲,牵动丹田充溢的内气,在瞬间发出的爆发力,亦称弹簧劲。这种劲是通过长时间周身放松、拉长,用柔缓的动作在去僵求柔中练出的先天自然之气(常说的丹田之气)所产生的,并非后天之拙力。太极拳之"柔",《拳论》上讲,"运动之功久,则化刚为柔,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掌握柔并不是松软,而是去一份拙力、蛮力,得一份柔劲后的缠丝劲。此为太极拳的精髓,非千锤百炼、天长日久,不易轻得。由此可以看出练好太极拳柔刚途径就是学会放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