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陕西省跆拳道运动员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状况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身体形态指标,呈现出男子均值大于女子、运动技术等级高的大于技术等级低的趋势;体脂百分率女子高于男子。(2)速度素质:30米跑男子成绩均值快于女子;10米×4折返跑,同一运动技术等级均值男子快于女子;同一性别比较,运动技术等级高的跑得快;10秒快速提膝,男子二级运动员均值成绩高于三级和一级运动员;女子二级高于一级和三级;一级运动员,男女均值比较接近,但低于二级运动员,与三级运动员均值变化不大。(3)力量素质:30秒两头起,男子成绩均值高于女子。前抛实心球,男女队员运动技术等级越高,成绩均值越高。立定跳远,同一运动技术等级均值,男子高于女子;运动技术等级高的队员成绩均值大于技术等级低的。(4)耐力素质:400米,800米和3200米跑,都反映出同一运动技术等级男子运动员成绩均值快于女子。(5)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指标):女子运动员柔韧性优于男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研究重大比赛前最佳状态时游泳运动员的身体成分,按不同性别、不同距离、不同运动等级、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类比较.方法:以浙江游泳队45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测试时间为早上7点,空腹,采用韩国INBODY3.2型身体成分分析仪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游泳运动员,男子体脂率应保持在9%左右,女子体脂率应保持在15%左右较为理想;短距离游泳运动员体脂率明显低于中长距离运动员;瘦体重明显高于中长距离运动员;男子游泳运动员身体成分比例较合理的出现在19~21岁这个年龄段,女子出现在16~18岁这个年龄段;游泳运动员体脂率高低与运动等级的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中国皮划艇1991年选拔队81名男女运动员体质测试的19项形态指标及其27项派生指标的数据;并与80年代国内外皮艇划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我国皮划艇运动员的一般形态和部分专项形态特征,基本上接近或达到国外高水平运动员形态特征标准.但男子皮划艇运动员的体脂、身高和女子皮艇运动员的肩臂长等方面尚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运动员的心脏结构及泵血功能进行测试,发现不同艇种的划船运动员左室泵血功能不存在明显差鼻;不同性别的划船运动员之间各项指标相对值没有显著差异;男子划船运动员与男子游泳运动员相比,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男子划船运动员的左室泵血功能和心脏左室结构均优于男子田径运动员,女子除每分输出量(CO)、左室后壁舒末厚度(LvpwD)两项指标划船运动员优于田径运动员外,其它指标也没发现显著性差异;划船运动员左室泵血功能指标普遍高于正常人水平。  相似文献   

5.
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身体机能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42名男子举重运动员进行了身体机能的测试与统计处理,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的最高无氧功率,平均无氧功率FT%,上、下肢绝对肌力,背力与运动成绩高度相关,优秀运动员(健将级)上述指标均较一般运动员(一级)高,为科学选材及训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炳宏  陈佩杰  董强刚  杨震 《体育科学》2006,26(2):42-47,54
采用PCR和breath by breath方法,对上海汉族55名优秀游泳运动员、60名优秀赛艇运动员和85名汉族普通人的ACE基因I/D多态性和VO2max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上海汉族优秀游泳和赛艇运动员ACE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上海和成都地区汉族普通人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Caucasian人群相比,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1),表现出明显的民族和地区的差异性;游泳和赛艇项目健将和一级运动员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P〈0.05);游泳运动员水平越高,Ⅱ型所占比例就越高,赛艇运动员中水平越高,ID型的比例越大;2)不同基因型的游泳运动员的VO2max、VO2max/kg、VCO2max、VEmax、O2-plusemax、Wmax和Tmax等指标,均表现为Ⅱ型〉DD型〉ID型,Ⅱ型明显优于ID型(P〈0.05~0.01),而赛艇运动员则表现为ID型〉Ⅱ型〉DD型,ID明显优于DD型(P〈0.05~0.01)。结果提示,游泳项目中具有Ⅱ基因型或Ⅰ等位基因的运动员,赛艇项目中具有ID基因型或Ⅰ等位基因的运动员,可能属于运动训练敏感的高反应群体,经过多年系统科学的训练,具有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可能。ACE基因I/D多态性可作为运动训练和选材中高敏感的、非常重要的遗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7.
蔡广  许汪宇  刘慧琴  葛珺 《体育科研》2017,(2):70-73,77
从运动员选材角度探讨不同项目足弓形态特点及在跳深实验中足弓形态与支撑时间关系,以期为足弓形态应用于田径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对象:上海市一、二线短跑和中长跑共84名运动员,其中男子短跑运动员34名,女子短跑运动员19名,男子中长跑运动员21名,女子中长跑10名。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身高、体重、足弓形态、跳深实验测试,然后分组研究足弓形态与跳深实验中支撑时间关系。结果:男女均表现出足弓低的组支撑时间快于足弓高的组支撑时间;短跑和中长跑项目中男女优秀组的足弓均出现低于一般组的趋势;短跑男子优秀组和一般组的足弓基本都低于中长跑优秀组和一般组的趋势。结论:足弓高低是影响短跑或中长跑运动员支撑时间长短的重要因素,在运动员选材中或对教练员训练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宁 《四川体育科学》2012,(1):30-31,60
目的:研究我国优秀女子水球运动员身体成分与身体机能特点,为水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研究和实践参考。方法:采用BODPOD空气置换法,对自我国5支省代表队的55名优秀女子水球运动员进行体成分与身体机能测试,并按照运动等级的不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名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为24.02±4.86;健将级运动员比一级运动员的体重、握力与台阶指数都明显较大,差异具显著性(p〈0.05),其它机能指标不具显著差异;我国优秀女子水球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我国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高。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些反映女子水球运动体质要求特点的测试数据;发现女子水球运动员有较高的体脂含量,应控制身体脂肪含量;健将级运动员比一级运动员体重更大,有更强的心肺功能与上肢力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量江苏击剑运动员手指长度,比较分析食指与无名指指长比(2D:4D)与性别、机能指标和运动能力的关系。结果显示,击剑运动员2D:4D男子低于女子,右手低于左手。2D:4D不能预测血红蛋白含量,血清皮质醇和血清睾酮水平等机能水平。去除训练年限的影响后,优秀击剑运动员优势手2D:4D低于普通运动员,2D:4D可以用于击剑运动员选材。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网球大满贯单打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以及运动生涯中相关年龄特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以期对以后从事网球运动的运动员的选材、训练以及运动生涯的宏观把握提供理论及数据参考,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法等对其身体形态指标以及运动生涯中相关年龄特征分析后得知,网球大满贯单打男子和女子球员的身高、体重、克菜托指数三项指标都具有稳定的正态分布特征;男子和女子球员在学球年龄和首获大满贯年龄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转入职业赛年龄和首获职业赛冠军年龄上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职业生涯冠军总数及职业年限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游泳运动员在水槽中进行水感表型强化训练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将上海市14名一级男性游泳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A组每周安排3次水槽中的水感训练课,B组采用常规的泳池训练,保证两组的训练量一致,实验周期为20周。运用上海市游泳水槽系统的三线运动分析系统对运动员训练前后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与诊断,运用Tritonwear游泳运动表现分析系统对运动员训练前后50m自由泳成绩和游效指数进行分析。结果:A组与B组运动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50 m自由泳成绩和游效指数都较实验前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A组的50 m自由泳成绩和游效指数相比较B组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实验后A组和B组队员的50 m自由泳成绩和游效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水槽中水感表型的多种训练方法,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得到了改进,划水效果得到了提高,运动成绩也得到了提高。对水感的定量研究是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后期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测试上海市处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血清睾酮水平,比较各发育阶段血清睾酮水平的差异,探讨基层教练员利用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来预测睾酮水平的可行性。方法:对420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左手正位X线片的拍摄和血清睾酮的检测,按骨龄片中种籽骨形态的差异进行不同发育阶段的分组,从各组中随机抽取30人作为研究对象,男、女运动员分别进行组间血清睾酮水平的比较。结果:不同发育阶段男、女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血清睾酮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男运动员发育后阶段血清睾酮值是发育中和发育前的186%和1 187%,女运动员发育后阶段血清睾酮值是发育中和发育前的155%和329%;男运动员的睾酮水平与肌肉含量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875,P<0.01),与体脂百分比存在显著性负相关(r=-0.312,P<0.01);女运动员的睾酮水平与肌肉含量、体脂百分比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774和0.463,P<0.01)。结论:男、女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整个生长发育阶段血清睾酮水平都处于显著增加的趋势,且每个生长发育阶段,血清睾酮水平都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男、女运动员的血清睾酮水平对身体成分会产生影响,且存在性别特征。  相似文献   

13.
陈剑  徐明  金坤 《体育科研》2019,(2):82-86
目的:探讨上海游泳队优秀游泳运动员心脏形态及功能特点。方法: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分析32名优秀游泳运动员(男12人,女20人)和40名普通人(男20人,女20人)的心脏形态结构与功能。结果:优秀游泳运动员的主动脉根部内径(AoD)、左房前后径(LAAPD)、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左室心肌重量(LVM)、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均大于普通人群(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缩短分数(LVFS)低于普通人群,男子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女子组无明显差异(P>0.05)。男女运动员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5),而左室心输出量(LVCO)与普通人群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上海优秀游泳运动员心脏发生耐力力量型生理性重塑,心脏泵血功能显著增强,具有较强的心力贮备,可作为优秀游泳运动员选拔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缪佳 《体育科研》2012,33(6):1-6
从对上海运动员(包括引进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上的成绩的分析,总结上海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奖牌及参加人数最多的游泳项目的发展特点,提出上海竞技体育发展应该以国际化的视野、先进的训练理念、科学的训练方法,培养既有国际影响力、又能成为未来社会栋梁的新型运动员。并探析上海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奥运会为主要发展目标,在提高上海体育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辐射、引领中国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运动员选材角度探讨趾骨形态与跳深实验中支撑时间关系,为田径运动员趾骨形态选材提供参考。方法:对84名上海市一二线运动员进行身高、体重、足底形态、跳深实验测试,记录其趾骨长度、趾骨整齐性、脚与地面支撑时间等指标。分别以趾骨长短(趾骨短组和趾骨长组)、趾骨整齐性(整齐性高组和整齐性低组)、运动员等级(优秀组和一般组)进行分组,研究趾骨形态与跳深实验中支撑时间关系。结果:男、女均表现出第一趾骨短组的支撑时间小于第一趾骨长组,趾骨整齐性高组支撑时间小于整齐低组,男子第二趾骨长组的支撑时间小于第二趾骨短组。结论:第一趾骨短,5趾骨整齐性好,特别是前3个趾骨整齐性好,有利于缩短跑跳过程中脚与地面的支撑时间。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se the effect of growth during a summer break on biomechanical profile of talented swimmers. Twenty-five young swimmers (12 boys and 13 girls) undertook several anthropometric and biomechanical tests at the end of the 2011–2012 season (pre-test) and 10 weeks lat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12–2013 season (post-test). Height, arm span, hand surface area, and foot surface area were collected as anthropometric parameters, while stroke frequency, stroke length, stroke index, propelling efficiency, active drag, and active drag coefficient were considered as biomechanical variables. The mean swimming velocity during an all-out 25 m front crawl effort was used as the performance outcome. After the 10-week break, the swimmers were taller with an increased arm span, hand, and foot areas. Increases in stroke length, stroke index, propelling efficiency, and performance were also observed. Conversely, the stroke frequency, active drag, and drag coefficient remained unchanged. When controlling the effect of growth,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 was determined on the biomechanical variables. The performance presented high associations with biomechanical and anthropometric parameters at pre-test and post-test,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young talented swimmers still present biomechanical improvements after a 10-week break, which are mainly explained by their normal growth.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CTN3 R577X多态性与青少年运动员爆发力素质及其表型指标的关联性,并检验ACTN3 R577X作为分子标记在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上海地区青少年业余体校青少年运动员96名,其中男运动员58名,女运动员38名,根据项目特点分为爆发力组和耐力组;利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采集的DNA样本进行基因分型。爆发力组运动员进行立定跳远、原地纵跳指标的测试。结果:青少年爆发力组运动员ACTN3 R577X基因型分布与青少年耐力组运动员(x2=7.289,P<0.05)和对照组人群(x2=6.831,P<0.05)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青少年爆发力组运动员的ACTN3 R577X等位基因频率与青少年耐力组运动员(x2=7.498,P<0.01)和对照组人群(x2=7.923,P<0.01)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青少年爆发力组男、女运动员中,RR、RX基因型运动员的立定跳远和原地纵跳成绩都要显著性高于XX基因型的运动员(P<0.05,P<0.01)。结论 ACTN3基因 R577X多态性与上海地区青少年运动员爆发力素质存在关联,ACTN3基因 R577X多态性与立定跳远、原地纵跳等爆发力素质表型指标存在关联,ACTN3 基因R577X多态性可以作为青少年速度力量型运动员选材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8.
采用PCR和breath by breath方法,对上海汉族55名优秀游泳运动员、60名优秀赛艇运动员和85名汉族普通人的ACE基因I/D多态性和V。O2max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上海汉族优秀游泳和赛艇运动员ACE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上海和成都地区汉族普通人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Caucasian人群相比,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1),表现出明显的民族和地区的差异性;游泳和赛艇项目健将和一级运动员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P<0.05);游泳运动员水平越高,II型所占比例就越高,赛艇运动员中水平越高,ID型的比例越大;2)不同基因型的游泳运动员的O2max、O2max/kg、CO2max、Emax、O2-plusemax、Wmax和Tmax等指标,均表现为II型>DD型>ID型,II型明显优于ID型(P<0.05~0.01),而赛艇运动员则表现为ID型>II型>DD型,ID明显优于DD型(P<0.05~0.01)。结果提示,游泳项目中具有II基因型或I等位基因的运动员,赛艇项目中具有ID基因型或I等位基因的运动员,可能属于运动训练敏感的高反应群体,经过多年系统科学的训练,具有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可能。ACE基因I/D多态性可作为运动训练和选材中高敏感的、非常重要的遗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plores three female swimmers’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male coaches and the body practices they were exposed to within Australian swimming.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given to how the relationships and practices might relate to gender. Additionally, the article examines how (if at all) the conduct contributed to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an accepted female swimmer body. Through narrative accounts, the three adolescent female athletes articulate hierarchical male coach–female athlete relationships and specific body encounters they were exposed to and/or engaged with. Their experiences reveal how a sexually maturing body (growing breasts, female body shape and menstruating) was deemed unsuitable for performance and the swimmers were thus encouraged to transform their bodies and behaviours towards that of the boys. Using a feminist Foucauldian perspective, these accounts points to how the three swimmers came to regulate their diet, training and appearance in order to fulfil expectations. This self-regulation is problematic in two ways: first, no scientific evidence shows that a boy like physique is essential for best performance. Second, the stress from being pressur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body, as well as the shame that resulted from being unable to achieve the idealised physique, eventually caused the swimmers to develop an unhealthy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developing bodies. We highlight how those immersed in sporting contexts should recognise the serious implications of gender practices and power relations underpinning the male coachfemale athlete dynamic in competitive sp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