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武术学科理论体系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术学科理论体系,是由武术和相关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知识层面所组成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其研究对象包括武术和从事武术锻炼的人;其研究方法是注重整体思维、注重和谐、注重技击特点和辩证的现代科学综合研究方法。该体系分为武术的中国哲学和社会科学基础;武术的生物学和其它学科基础两大分支。  相似文献   

2.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武术学是研究武术发展规律的科学。武术的历史渊源博大精深,人们对武术认识的不同形成了武术学科定位的差异。学科的定位直接决定学科研究的问题领域。文章通过对武术学科定位、武术学科建立所需条件和武术学科发展问题的探讨,指出武术学科的定位问题是决定武术未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方法,分析学校武术的发展,研究认为:文化强国战略下学校武术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关于学校武术发展的几项措施:1)武术应该成为一门单独的教育学科;2)学校武术的发展应该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3)学校武术发展需要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1—2010年间我国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跨学科知识流动特征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结果认为:体育学科内部的知识交流与应用状况逐年向好;与其他学科间的知识流动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体育学科吸收利用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不断增强,但向其他学科输出知识的能力却日渐衰弱;体育跨学科知识流动的学科分布高度离散和高度聚集性特征并存,且主要的知识来源学科与知识输出目标学科具有较高的重叠性。  相似文献   

5.
武术学科的科学化历程与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24  
邱丕相  马剑 《体育科学》2004,24(4):62-64
为了更好地把握新兴武术学科的科学化脉络,采用文献调研、历史研究等方法,以武术学科在历史中的演化进程为出发点,从学科建设的视角探讨武术学科在其科学化进程中的形成与发展,并以当前武术学科出现的“空洞”现象.进一步阐述武术学科在科学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6.
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学科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回顾学校武术教育历史及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进行了文化层面上的比较,结果认为:武术与体育具有不同的文化属性及学科属性,二者在学科地位上应是并行而非兼容的关系.提出了建立独立的武术学科体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学校教育对于武术的传播发展关系重大,必须强化武术学科意识才能更好地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促进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回顾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历程,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由武术学拓展而成,武术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从项目到课程,从课程到专业,以课程和专业为支撑而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的过程。面对新的历史机遇与使命,应以建设文化强国为指南,系统梳理该学科领域的文化资源;以建设体育强国为目标,创新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研究;以建设健康中国为基石,深入探究民族传统体育在健康促进方面的作用;以建设教育强国为方向,全面规划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育人工程。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研究者而言,应高屋建瓴,具有文化自信,以学科问题为导向,立足本体,既立意高远又脚踏实地地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文章采用文化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来探究武术文化产业发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等方法,探讨全球化视野下武术文化产业发展所具备的创新性、创意性、规模化、链式发展与产品多样化等特征,并提出了全球化视野下武术产业发展,应依托经济、文化发展环境,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提升武术文化自知以及自信力,构建武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标准化体系,加快武术文化产业的全球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影视武术的发展,影视武术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观察、实践、座谈等方法,了解现代影视武术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中视腾飞影视培训基地的影视武术教学内容的成功经验,认为影视武术是现代热门的学科,专业高校应开设影视武术课,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影视武术人才,对武术的传播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武术演艺是武术与表演艺术的有机结合。它的出现,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武术的娱乐功能、商业价值的凸显;更是武术文化价值的重要展现形式,武术演艺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武术演艺也为当今的武术学科增加了新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它更加体现了武术的一种时代特征和时代需求,是当代武术发展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