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探讨印刷品、自主管理和完全运动3种不同类型运动干预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质健康、运动愉悦感与规律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印刷品模式开展运动干预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肥胖)前后测有显著差异;以自主管理模式开展运动干预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男)、1 000 m(男)/800 m(女)、仰卧起坐(男)、运动愉悦感与规律运动行为前后测有显著差异;完全运动干预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1 000 m(男)、仰卧起坐(女)前后测有显著差异。多重比较(Tukeymethod)进一步表明,以印刷品模式开展的运动干预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运动愉悦感与规律运动行为的培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周玲莲 《精武》2012,(33):90-91
文章以体质健康信念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为中心话题,主要探讨分析了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女大学生体质健康信念的测量、强化女大学生体质健康信念与健康行为的干预等相关问题。通过这样的调查、探讨与研究,能够较好的评估体制健康测评对激励大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影响力,能够为在学收体育教育中,运用体质测评促进健康行为的教育、干预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深入了解大学生体质自评水平和认知程度的基础上,探讨健康危险行为对大学生体质自评水平的影响,研究大学生体质自评状况与自我健康维护、健康支持环境之间的关系。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式,对2 096名大学生进行体质自评水平和健康危险行为调查,分析具有不同健康危险行为大学生的体质自评状况的差异。体质自评为很好、好、一般、差的大学生分别占调查人群的28.2%、43.1%、25.3%、3.4%。年龄、生源地、专业、学业阶段等基线信息以及自我健康维护、健康支持环境等客观因素均影响大学生的体质自评状况。特定危险因素和大学生体质自评状况显著相关,且危险因素的聚集可明显降低大学生的体质自评水平。大学生的体质自评能力亟待培养,其对自我体质水平的认知和体质维护行为存在明显的错位。  相似文献   

4.
南宁市羽毛球休闲人群行为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建 《体育科技》2007,28(3):10-1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南宁市羽毛球休闲人群的行为方式进行了研究。揭示出羽毛球休闲人群的行为特征,为深入了解体育休闲的行为主体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的参与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分析当代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行为,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并从这三个层次分析影响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因素,提高大学生综合管理体育锻炼行为的能力,达到改善他们休闲体育参与行为效果的目的,最终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及健康行为管理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体质健康等级综合评价、身体自我认知、健康行为管理调查等方法,对深圳大学271名学生进行了测评及调查,结果显示: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对身体自我认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客观性。体质健康优秀组的学生在身体的自我认知和健康行为管理上优于等级较低的大学生;男女大学生在身体自我评价中的性别差异,随着体质健康等级的提高逐步缩小并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7.
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认知行为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运动阶段、规律运动行为、知觉运动利益、运动乐趣和运动改变方法等方面差异显著,而在知觉运动障碍方面差异不显著性。追踪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认知行为干预的有效性,表明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提高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运动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6所高校的1244名在校大学生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了解大学生体质水平现状,把握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行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探寻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危险行为干预的切入点,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从群体保健层面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为政府和学校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江苏省高校体质弱势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体育行为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体质弱势大学生的体育行为特点,以期为我国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教育提供合理的发展策略和理论依据,并为实现和谐校园、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的长期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江苏省6所高校的1 244名在校大学生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了解大学生体质水平现状,把握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行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探寻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危险行为干预的切入点,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从群体保健层面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为政府和学校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活动行为意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课余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重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行为意识进行调查研究,意在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观念的形成,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在查阅大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理论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体测数据,分析大学体质健康测试的存在的问题,探讨大学生的“不健康”行为的性别差异和追求“健康”的手段,并试图为进退两难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提出缓解之道。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中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好的生活方式和体测成绩;面对下滑的体质和不合格的体质测试成绩,部分学生采取错误的方式追求“健康”结果。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所表现的问题以及大学生之间的性别差异,从测试本身、测试过程以及学生体育行为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西省大学生休闲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试图了解和掌握江西省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现状,体育参与的行为特征,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对策,为江西省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中的一份《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随机抽取1 65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是呈相关性的,并且体质健康测试不同等级分值与心理健康特征的相关各不相同。研究还发现,体质健康测试不同等级人群的心理健康的特征存在差异性,特别是体质健康测试及格等级人群与良好等级人群有5个心理健康的特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测量法、问卷调查等方法从2012年参加体质测试的1 600名辽宁师范大学学生中随机抽样选取800人,将其中血压出现异常状况的275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析血压出现异常大学生的体重指数情况、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及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频率等。发现在随机抽样选取的800人中,血压异常的总检出率为34.4%。血压出现异常状况的大学生同时出现体重指数超出健康体重范围的情况,且实际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不足。这些大学生虽然对体育锻炼行为态度积极,但行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16.
杨迁 《体育风尚》2021,(5):35-36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呈逐年下降趋势,基于休闲体育、“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本文将休闲体育与学生体质健康相结合进行研究,旨在增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休闲体育在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研究中的应用,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如何遏制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下降趋势,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大学体育教学极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随机抽取采用对照比较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性教学模式和集体性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旨在发现集体性教学模式的优势,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提供依据、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利用是体育教师作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利用的主体,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果利用价值的基本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的实际行为投入。本研究从"以教师为主导"的角度出发,通过对594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利用的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分析,揭示出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利用态度积极,但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利用行为还有待加强。建议以适当的方式保护和引导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利用的积极态度,引导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利用行为,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实施学生体质测试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魏烨 《体育科技》2014,(1):102-104
探讨影响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行为意向的因素,采用问卷调研法对354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将影响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因素,运用计划行为理论与线性结构方程式统计分析,找出影响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行为意向构面的影响力度。实证结果: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有直接的显著影响,可以解释其参与休闲体育行为意向的0.37;情感性信念和工具性信念对态度有显著影响,可以解释其参与休闲体育态度的0.22;主体群和次体群对主观规范有显著影响,可以解释其参与休闲体育主观规范的0.35;便利条件和自我能力对知觉行为控制有显著影响,可以解释其参与休闲体育知觉行为控制的0.68。研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行为意向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以体育锻炼行为理论为依据,以陕西省高校参加体育休闲锻炼的女大学生为调研对象,建立了陕西省女大学生参加体育休闲锻炼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研究发现,女大学生个体特征会影响女大学生的体育休闲锻炼动机、导致较高的自我效能,证明了体育休闲锻炼动机与自我效能性对女大学生个体特征有明显的传导作用。女大学生体育休闲锻炼动机的提升、女大学生对自我效能性的认识的增强有利于女大学生体育休闲锻炼承诺(锻炼坚持)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