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跟队训练,运用计算机田径运动员训练负荷统计软件,采集了国家田径集训队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孙蕾2004年冬训期的训练负荷数据,共记录427个训练手段,从速度、力量、体操、专项辅助练习、专项技术5个方面统计分析其完成训练负荷情况,为我国高水平女子撑竿跳高的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水平不断上升。对男运动员在第八届冬运会空中技巧比赛中的动作难度与1994年9月中旬自由式滑雪水池空中技巧友谊赛中的动作难度进行比较,提高幅度明显。对女运动员在第八届冬运会空中技巧比赛中的动作难度与1994年冬奥会女子空中技巧比赛前12名运动员的动作难度进行比较,我国女运动员的实力已接近世界水平。  相似文献   

3.
女子冰球项目训练周期结构与负荷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刻认识女子冰球项目训练周期结构与负荷的规律,对提高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员训练效果与比赛成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理论设计与实验对女子冰球运动员的训练结构及负荷特点进行研究,试图完善女子冰球运动年周期训练结构理论,揭示女子冰球运动训练负荷的规律及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年周期训练结构和训练负荷动态变化的基本规律。提出训练周期由年、大周期、中周期和小周期等构成,不同类型的训练周期由多个训练阶段与不同的训练时间组成;以小时、分钟、公里、公斤以及心率负荷的量度指标并分为最大、次大、中等和小4个等级建立负荷与训练评价体系。训练周期结构与负荷设计在国家女子冰球队的应用表明,掌握女子冰球运动周期训练结构与练负荷动态变化的规律,有助于实现训练效果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提高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难新技术动作”的心理控制能力。研究方法:心理测量、实践及心理咨询法。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所构建运动员难新技术动作心理控制训练的程序及实施方法是有效的,体现了合理、简捷、实效的原则;经过4个月水池和4个月雪上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运动员完成难新技术动作的心理控制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技术动作稳步发展,为空中技巧运动员备战19届冬奥会心理攻关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9名优秀青年女子重剑运动员在集训大负荷训练期间血清睾酮(T)、血红蛋白(Hb)的测试分析表明:大负荷训练期间使女子重剑运动员的T值显著下降,9名运动员对训练大负荷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疲劳。在大负荷训练期间出现过度训练时,Hb值正常,与其基础值之间没有显著意义。T值、Hb值的综合使用,可作为女子重剑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机能状态评定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收集整理我国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原始资料,深入挖掘我国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性地总结、提炼力量训练的原则,即包括优先发展、突出下肢核心并全面协调发展、训练量与训练强度合理安排和专项能力主导性等四个原则;构建了力量训练的内容及相应参数模式;通过案例实证分析揭示了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力量训练的负荷特征和有效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期望能为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安全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近年来发生严重伤害事故的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研究。以安全问题为切入点,对目前的水池跳台场地及某些训练理念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安全问题已经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发展构成威胁,逆向思维方法是解决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完善水池跳台使之成为国际一流场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b L F F 动作是目前世界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最高难度动作。通过对欧小涛、季晓鸥b L F F 动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了季晓鸥 b L F F 动作在起跳、转体时机、转体技术、动作界定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我国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学习训练该动作提供了运动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戴兴鸿  赵开  陶青 《体育世界》2008,(10):83-84
通过对在北京体育大学训练的部分高水平女子链球运动员的冬训进行了全程跟踪,详细记录了她们训练的实施情况,总结她们训练负荷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她们力量训练的负荷、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陈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6):103-105,113
对女子3 000m障碍跑运动员阶段训练负荷监控发现,冬训期的连续两个高原训练使运动员产生疲劳,影响了整个冬训期的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李**可能存在过度训练,赵**的训练效果最好,朱**正常.同时高原训练时间太长次数太频繁,致使整个训练的量和强度不足,量的不足由训练课次不足和高原训练造成,强度不足主要与混合耐力训练比例较少有关,影响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运动负荷术语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负荷是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的最常用术语 ,对运动负荷的实质进行了分析 ,认为运动练习负荷、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是运动负荷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 ,应防止在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的应用的混淆。  相似文献   

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ernal training load and session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s-RPE) training load and the impact that playing experience, playing position and 2-km time-trial performance had on s-RPE training load were explored. From 39 Australian Football players, 6.9 ± 4.6 training sessions were analysed, resulting in 270 samples. Microtechnology devices provided external training load (distance, average speed, high-speed running distance, player load (PL) and player loadslow (PLslow)). The external training load measures had moderate to very large associations (r, 95% CI) with s-RPE training load, average speed (0.45, 0.35–0.54), high-speed running distance (0.51, 0.42–0.59), PLslow (0.80, 0.75–0.84), PL (0.86, 0.83–0.89) and distance (0.88, 0.85–0.90). Differences were described using effect sizes (d ±95% CL). When controlling for external training load, the 4- to 5-year players had higher s-RPE training load than the 0- to 1- (0.44 ± 0.33) and 2- to 3-year players (0.51 ± 0.30), ruckmen had moderately higher s-RPE training load than midfielders (0.82 ± 0.58), and there was a 0.2% increase in s-RPE training load per 1 s increase in time-trial (95% CI: 0.07–0.34). Experience, position and time-trial performance impac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ernal training load and s-RPE training load. This suggests that a given external training load may result in different internal responses between athletes, potentially leaving individuals at risk of overtraining or failing to elicit positive adaptation. It is therefore vital that coaches and trainers give consideration to these mediators of s-RPE training load.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征解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田径速度力量项群运动负荷控制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揭示,多年训练过程中一般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训练所占比重,随着训练年限和竞技能力增长而趋于递减,但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训练所占比重则趋于递增。年度训练过程中的准备期训练重点集中在发展绝对力量、速度力量和专项技术训练等方面,负荷变化表现为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几乎平行发展并呈现出渐进性递增特征,其中负荷强度一般控制在80%-90%最高成绩水平上。比赛期的负荷量约下降20%,但负荷强度上升10%。而过渡期则表现出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同时下降的特征。小周期训练过程中的赛前小周期负荷变化表现为负荷量有所降低但负荷强度却有所增加的特征,而且负荷强度在赛前2周左右达到最高水平,其中大强度训练的持续时间约为10.5天-21天,其比例约占赛前训练总负荷的10%-30%左右,最后一次大强度训练高峰出现的时间一般距离比赛日之前5天-12天。  相似文献   

14.
运用生化指标与训练负荷变化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对河南女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冬训准备期训练负荷进行为期16周的诊断与监测.结果显示:冬训的负荷强度较小,负荷量过大;CK对诊断负荷强度较为敏感,表现出很强的同步性;BU对诊断负荷量较为客观.但在BU处于高位、负荷严重积累时,并不随负荷量的变化而明显地变化;Hb与负荷量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相对滞后.提示:具体应用时,一定要将这些指标与负荷的变化结合才更为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15.
刘桂海 《体育科技》2004,25(1):29-31
对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训练负荷量分析及关键性训练因素进行剖析 ,不同级的运动员的训练负荷量的结构中 ,一般训练负荷量和发展性负荷量在所占的比重存在不同的比例。关键性训练因素对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所起的作用有训练负荷因素、身体机能因素、教练因素占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等,以我国女子铁人三项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高原训练期间的训练负荷进行研究。结果:训练负荷量与训练周期成反比,铁人三项中各单项训练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自行车、跑步和游泳;在训练强度上,是有氧训练为主,混氧训练为辅;高原训练的效果与训练负荷、训练周期相关,但是与训练周期不完全相关。结论:1)适当缩短高原训练周期,提高有效负荷训练;2)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铁人三项中各单项的训练负荷;3)在训练负荷量较小的前提下,加大重点课次的训练负荷强度,加深对机体的刺激深度,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7.
曹磊  顾鸿泉  杨颂 《冰雪运动》2013,(2):66-69,80
深刻认识不同性质的运动负荷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能有效提高训练效果。通过实践经验和相关信息的论证,指出应抓住运动项目、运动员的特点,在不同的训练阶段、训练时期,根据训练任务目标、训练方法、运动员机体适应性,以及训练方法发展创新的需要等,有针对性、创造性地选择采用不同性质的运动负荷。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共性规律和个性特点,值得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山西省优秀青少年蹦床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现场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青少年蹦床技术训练赛前强化期中的负荷量与负荷强度进行了研究,进而为山西省青少年蹦床技术训练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山西省青少年蹦床运动员竞赛期训练内容主要分为单个动作、组合动作、分段动作与成套动作。(2)评价负荷量度的指标包括负荷量与负荷强度,负荷量以单个动作训练的次数、动作组合练习的次数、分段练习的次数以及成套动作练习的次数表示,强度以动作的难度值表示。(3)赛前强化期抠动作质量,以组合动作练习为主,加大了第二套分段动作的数量,主要提高动作的稳定性,负荷量适中,平均周负荷量为1200次;强度较大,以组合与分段动作难度为主。主要以单个与成套动作循环训练法、成套动作分段训练法与超长成套动作训练法为主。(4)甲2组运动员自选套以两周团身,转体动作多为180度,乙组运动员自选套以单周背弹或腹弹动作,很难完成两周动作。  相似文献   

19.
射箭备战重大比赛期专项训练负荷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蓓 《体育科研》2006,27(5):46-5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射箭备战重大比赛期间专项训练负荷的构成及其量度特点;影响专项训练负荷的主要因素;现代射箭专项训练负荷的发展趋势,并初步确定了射箭专项训练负荷量度,尝试对专项训练负荷的定量化评定。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主观疲劳量表(RPE)评价训练负荷的过程是一个心理生理过程,量化结果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需将RPE训练负荷量化结果与生理指标测试结果进行结合分析。对16名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的多次训练进行跟踪,采集每名运动员每次训练的训练前RPE值、训练后RPE值和整个训练过程的实时心率;采取训练后RPE值(Foster1算法)和训练累积RPE值(Foster2算法),4种心率算法(Banister1、Banister2、Edwards和Stagno)对每名运动员每次训练的内部负荷进行测算;采用相关分析,对两种RPE算法所得每名运动员每次训练的内部训练负荷值与4种心率算法所得的内部训练负荷值的相关性进行检验。显示:两种RPE算法估算的运动负荷:与Banister1算法测算出的相关性平均分别为0.91和0.79;与Banister2算法测算出的相关性平均分别为0.62和0.57;与Edwards算法测算出的相关性平均分别为0.75和0.69;与Stagno算法测算出的相关性平均分别为0.55和0.54。显示:RPE能够有效地量化评估足球运动员的训练负荷,且“训练后RPE值”比“训练累积RPE值”能更加准确地反映足球运动员的训练负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