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以来,我国的体质研究得到很大发展,国民体质监测已形成制度,对国民的体质特点及变化规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上海体育主管部门在积极贯彻国家体育总局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总目标的同时,积极推进高科技市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建造我国首辆市民体质监测车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网络为研究个案,对国民体质监测网络系统结构、组织层次、构成要素以及运行规律等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论证。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网络从宏观上来看就是由决策系统、操作系统和保障系统构成的国民体质监测服务体系,从微观上看,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具体体现在国民体质监测的操作系统中,由各组织层次所构成的纵向结构和各监测机构主体的技术内涵所组成的横向结构构成。报告用较为详实的调研数据论述了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网络运行在机构建设、人才队伍、技术保障、任务体系等方面运行现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国民身体素质水平明显提高,而身体形态水平略有下降,身体机能水平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增强国民体质的策略:逐步完善了国民体质相关法律法规,使国民体质增强工作有法可依;重视了体质研究,建立了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力促全民健身;加强场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提供健身场所;重视青少年体质;加强了营养、卫生等方面的工作,为国民体质的增强提供全方位保障。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根据《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云南省体育局在文山州广南县展开了2005年广南县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在所监测的数据中获取了1137份有效样本,获得了全县国民体质状况的数据资料,为系统、全面研究广南县国民体质变化规律,科学指导国民进行健身锻炼,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论健康促进——来自国民体质监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将国民体质纳入了统一监测范畴。然而,历次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国的国民体质现状不容乐观。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再次为国民的健康问题敲响了警钟。健康促进是提高健康水平的最佳过程与途径,对提高全民体质具有全新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国民体质监测及学生体质监测结果数据的比较,分析了我国国民体质的现状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为实施全民健康促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一期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何做好第二期工程的推广工作。加强体育系统的体制改革,建立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和管理体制,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形成群众自我需求和发展的新格局。全面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身体素质,振奋精神,为我市两个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体育科学》2013,(5):9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利用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成果促进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加强国内外体质研究学术交流,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中国体育科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云南省体育局在文山州广南县展开了2005年广南县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在所监测的数据中获取了614份成年人有效数据样本,抽样获得了全县成年人体质状况的数据资料,为系统、全面研究广南县成年人体质变化规律,科学指导成年人进行健身锻炼,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国民体质测试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对国民群体和个体进行体质检测与评价,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各地各单位的国民体质测试中心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国民体质测试中心主要特色有诊断健康水平、以体为主柞医渗透、以咨询为核心、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台服务.保持和发展国民体质测试中心的特色,关系到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完善,关系到国民体质监测和国民体质测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2005年陕西省40-59岁(成人乙组)城乡居民体质监测的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反映陕西省40-59岁城乡居民日常基本活动、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对国民体质监测的认知、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和项目等,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陕西省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数据库、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及制订相应的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杨赳赳  肖俊 《体育科技》2012,33(1):94-97
目前我国国民体质监测体系主要监测国民体质的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存在监测点过少,普及度不高的不足。根据湖南省的实际情况,有必要构建一个以地方高校为辐射点,面向各个县市的新型省级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体系,作为目前国家体质监测体系的重要扩展和补充。采用文献法对该体系进行了理论构建。结果表明:该体系提出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并行的思路,强调以建立在高校的二级体质监测和健康促进中心的主体作用。结论:该体系由三级监测网络组成,包括组织管理、体质监测、数据处理及分析、健身指导、人才培训等五大子系统。  相似文献   

12.
刘新华 《体育科学》2005,25(10):47-52
通过分析日本体力监测系统建立的背景、实施内容及监测结果的应用等,指出全方位、多层次、适合不同群体需要的体力监测系统使体力监测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指出日本的经验对我国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国民体质监测服务体系是全民健身体系的重要内容,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为基本任务,具有广泛性、系统性、多元性、公益性特征。基本构成因素包括:宣传体系、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国民体质测定体系、国民体质干预体系、国民体质仪器设备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全民健身网络信息服务现状调查分析,指出当前网络体育健身信息服务存在的信息繁杂、查询费时耗力、缺乏实用性的问题。提出:政府或官方网站应完善全民健身基本数据库建设,大力发展网络技术整合网络健身信息资源;规范商业、协会等其他网站服务,形成多元化的全民健身网络信息服务,从而使大众健身网络信息指导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民体质监测研究内容的结构体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蔡睿 《体育科学》2004,24(3):37-39
依据人口社会学的结构分类以及体质研究的特点,将国民体质监测的研究内容结构为:体质的自然结构分析、体质的地域结构分析、体质的社会经济结构分析3大类;性别结构分析、年龄结构分析;自然地理区域的结构分析、省市行政区域的结构分析、城乡区域的结构分析;民族、教育、职业等8个亚类,以加强与人口社会学、国民经济统计学等上位学科的对位关联,不断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结合教师对学生进行指标测试及体质健康评价的要求,应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基于Internet/Intranet,并依托校园网,开发运行了《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具体阐述了系统的设计目标、方案、性能及特点,为完成大学生体质健康评定、积累测试资料,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操作平台;实现了校内各有关办公系统间数据传输与共享,降低了数据采集成本;将与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网络工作和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健康中国”战略为依托,以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协同发展为目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探讨健身气功与健康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梳理健身气功、健康服务产业以及体育健康产业相关研究文献,揭示健身气功与健康服务业的逻辑与互动关系,分析健身气功融入健康服务业的基础与条件,提出健身气功融入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路径:政府引导,搭建健身气功健康服务业发展平台;协会运作,夯实健身气功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行业基础;多元融资,拓展健身气功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资金来源;凝练专业队伍,提供健身气功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团队基础;打造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健身气功健康服务业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社区体育"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与管理调查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采用问卷调查、观察、访谈法对杭州市的 6个城区的 30个街道 32 7个社区配建的全民健身路径的现状进行调查 ,以全面了解杭州市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和管理现状。在调查分析基础上对健身路径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研究 ,在研究的基础上对健身路径的使用和管理两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以期促进杭州市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 ,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在调研其他高校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贯彻实施,研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价系统的环节、流程,提出运用信息网络化技术构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价系统技术平台的设想并进行实践.为高校今后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全民健身面临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与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多重需求,通过总结"十三五"期间全民健身发展状况,基于未来我国全民健身发展的内外环境,从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和政策措施等方面对新时期全民健身发展战略进行系统思考。认为加强重点人群体育健身行为干预、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体卫协同"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大力提升全民健身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是在多重需求叠加下全民健身发展的重点任务,应予以组织、政策、人才、科技、监测评估方面相应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