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sEMG信号分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3,自引:7,他引:76  
王健 《体育科学》2000,20(4):56-60
表面肌电信号是从肌肉表面通过电极引导,记录下来的神经肌肉系统活动时的一维时间序列信号,其变化与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量,运动单位活动模式和代谢状态等因素有关,能够实时地,准确地和在非损伤状态下反映肌肉活动状态和功能状态。本文拟就sEMG信号分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回顾。  相似文献   

2.
叶伟  王健  刘加海 《体育科学》2004,24(9):19-23,66
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方法,研究最大和60%MVC强度肱二头肌静态疲劳负荷及其恢复期表面肌电信号复杂度变化规律,探讨肌肉疲劳过程中sEMG信号变化的可能原因和机制。结论:sEMG信号Lempel—Ziv复杂度反映了神经活动策略和神经肌肉功能状态的变化。运动负荷诱发肱二头肌静态疲劳过程中sEMG信号复杂度随运动负荷时间延长而减小,恢复期sEMG信号复杂度和MVC均随恢复时间的延长以相似的模式快速恢复,提示,sEMG信号复杂度可以用于肌肉功能状态恢复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G804.7动态表面肌电信号(sEMG)移动伪差去除技术进展=Theprogress of motion artifact rejection techniquesin dynamic sEMG signal[刊,中,I]/王翔(韩山师范学院)∥浙江体育科学.-2003.25(2).-20-22参16(XH)肌肉∥活动∥特征∥肌电 分析了动态表面肌电信号记录中,由电极、导联线和交流电源线移动引起移动伪差的主要原因,回顾了移动伪差去除技术的发展,认为目前动态表面肌电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男大学生小腿三头肌在递增负重提踵和蹲跳动作时表面肌电(sEMG)信号的分析,探讨动作形式与神经肌肉活动方式之间的联系。方法:男大学生在不负重和30%、60%、80%、100%最大力量(1RM)负重下分别进行一次提踵和蹲跳动作,同时记录腓肠肌内侧头(GM)、外侧头(GL)和比目鱼肌(SO)向心收缩阶段的sEMG信号,比较各等级负重条件下两种动作运动时iEMG、MF和MPF等肌电指标的变化。结果:在进行负重提踵时,随着重量增加,GM、GL和SO表面肌电的iEMG均显著增加,但MF和MPF在不同负重等级完成动作时的差异不显著;在进行负重蹲跳时,各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的iEMG、MF和MPF在各级负重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其数值与重量的增加具有线性关系;在不负重提踵时各肌肉的iEMG值与蹲跳差异不显著,但大负重后显著高于蹲跳;MF和MPF值在不负重提踵时显著高于蹲跳,负重后其差异基本不显著。结论:在递增负重提踵和蹲跳动作时,小腿三头肌向心收缩阶段的sEMG信号表现存在差异,其所反映的神经肌肉控制方式不同,提示所完成动作的动力学特性如速度、多关节链等,可能会影响运动单位募集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肌肉疲劳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肌肉疲劳通常是指肌肉运动系统最大作功能力或者最大收缩能力的暂时下降,sEMG信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肌肉收缩功能的变化,其检测具有非损伤性、实际性、多靶点测量等优点。多年来,应用sEMG信号分析评价肌肉疲劳的应用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线性的时、频分析两个领域,主要的研究包括肌肉活动和肌肉疲劳的sEMG信号维数、复杂度、熵变化规律和特点等,认为肌肉疲劳至少存在两类作用机制,即外周机制和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6.
动态运动诱发腰部脊竖肌疲劳过程中sEMG信号变化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动态运动诱发腰部脊竖肌疲劳过程中sEMG信号线性分析指标MPF和非线性分析指标Lempel-Ziv复杂度和近似熵的动态变化规律,确定能够较好地运用于脊竖肌功能评价的sEMG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运动过程中,腰部脊竖肌sEMG信号的MPF和Lempel-Ziv复杂度均呈明显的线性规律下降;70%的受试者的近似熵呈先升后降型变化;以MPF下降来预测腰部脊竖肌功能水平的外部效度优于Lempel-Ziv复杂度。研究结果提示,sEMG信号的上述变化可能是神经肌肉系统自组织调节活动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单侧肢体运动对对侧肌肉肌电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单侧肢体动态运动诱发肌肉疲劳对对侧肌肉肌电信号平均功率频率(MPF)的影响,验证MPF下降的中枢控制作用.方法:10名男性受试者一侧上肢(负荷臂)分别完成5kg持重动态运动负荷实验和无负重放松实验,记录另外一侧(观察臂)完成4kg持重等长运动实验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斜方肌的sEMG信号,考察负荷臂两种运动状态下观察臂肌肉肌电的MPF、平均肌电值、复杂度和有序性等变化的差异性.结果:5kg持重动态运动实验过程中观察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斜方肌的MPF均值均显著低于无负重放松实验状态;肱三头肌MPF的下降斜率显著增加.结论:负荷臂动态运动诱发一侧肌肉疲劳过程中可以造成对侧观察臂肌肉平均功率频率产生伴随性变化,表明sEMG信号活动具有确切的中枢控制成分.  相似文献   

8.
前言对于运动员运动技术的分析及其神经肌肉的机能变化和协调活动的研究,是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多年来,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生理学者都希望能在自然训练条件下获取运动员在运动活动时的物理的和生理的信号,以利于对运动员的机能状态、技术动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电刺激诱发胫骨前肌疲劳过程中诱发肌电图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肌肉疲劳时神经肌肉系统兴奋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10名健康男子为对象,采用随意性最大的肌肉收缩(V组)和电刺激诱发肌肉收缩(E组)的两种运动形式,对足关节背屈运动过程中的胫骨前肌疲劳前后表面肌电图(sEMG)和诱发肌电图(eEMG)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V组和E组的sEMG的积分值和平均频率均出现了降低的趋势,而且E组的变化较为明显;(2)E组Mmax在肌力下降之前,就出现了明显低下的现象;(3)V组和E组的H/Mmax在肌肉疲劳发生后均出现了低下现象。结论:肌纤维活动电位的异常、神经肌肉接头部传导不全、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低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导致肌肉疲劳发生的重要原因。但由于肌肉收缩方式不同而上述变化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0.
G804.7.G808.16 9902541运动训练与肌酸激酶研究进展[刊,中,A]/刘振玉∥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30-32参21(XH)肌酸激酶∥细胞∥血液∥负荷∥训练∥运动量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综述了近40年来国内外对肌酸激酶研究的成果和运动训练对血清肌酸激酶活力变化影响的各种因素。研究证明,无论是大强度还是低强度的运动训练,都会使血清中肌酸激酶活性不同程度增高。由于细胞和血液中肌酸激酶的数量差异特别大,因此它是评定肌肉承受负荷刺激的最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表面肌电图也称动态肌电图和运动肌电图,是用表面电极采集肌肉活动产生的电活动的图形。目前,表面肌电图应用已经深入临床康复、运动医学、生物工程和体育等诸多领域。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表面肌电图主要用于肌肉力量评定、肌肉疲劳的诊断和神经肌肉功能的评价上,用于运动技术服务,指导运动训练,防止运动损伤。本文对表面肌电图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实验表明,速度攀岩运动是非周期性运动,攀岩运动员在速度攀岩的每趟或同一趟的不同时段,他的表面肌电信号都有较大的变化,是显著的非稳定信号。所以,运用表面肌电信号分析速度攀岩运动员的肌肉疲劳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不能用传统的频阈分析方法去评价相关肌肉的疲劳问题,而只有运用非线性信号分析方法才能较好解决这一问题,然而sEMG非线性信号分析的应用尚属初期探索阶段,有待科研工作者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运动解剖学     
G804.4,G808.14 9700046仰卧屈体练习对发展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的价值[刊,中]/刘仁洲∥田径指南.-1996,10(8).-14-17表1(XG)仰卧起∥练习∥作用∥骨盆∥解剖学∥分析本文从发展肌肉力量和伸展性角度,对仰卧屈体练习进行详细的解剖学分析。在分析中注意了易被忽略的骨盆运动的训练作用,身体重力和弹力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4.
表面肌电图是从肌肉表面通过电极引导,记录神经肌肉系统活动时的一维时间序列信号。表面肌电图作为一种无创伤检测方法,其信号的检测分析在临床诊断、康复医学及运动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文单主要对表面肌电图技术在国内外体育科研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水平女子铁饼运动员掷铁饼肌肉用力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摄像和肌电图同步测试手段,对我国现役4名高水平女子铁饼运动员完整投掷过程中,参与动作主要的8块肌肉的表面肌电图(sEMG)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她们所测试的肌肉表现出不同的sEMG活动变化特征,孙太凤、宋爱民的肌肉活动具有一定的变化节奏,李艳凤和潘赛丽则表现出部分肌肉持续用力的时间较长.肌肉表现出活动与主动用力程度大小顺序为:右腿股二头肌、左腿股内侧肌、右腿股内侧肌、左腿股二头肌、左侧竖脊肌、右侧竖脊肌、右侧腹外斜肌和左侧腹外斜肌.股二头肌与股内侧肌主要的用力肌肉群,主要在最后用力阶段.腹外斜肌的活动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16.
表面肌电信号分析评价肌肉疲劳的有效性和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和分析应用表面肌电信号分析指标评价肌肉疲劳的有效性和敏感性,方法:选取健康无专业运动男、女大学生各10名,进行3个膝关节角度(90°、60°和30°)×3个运动负荷(40%MVC、60%MVC和80% MVC)共9次静力性等长疲劳实验,同步记录sEMG信号并进行线性和非线性信号处理.结果:sEMG信号分析指标表现出单调性变化,且采样序列线性拟合具有显著性.膝关节角度、运动负荷和性别对各指标的变化率有显著影响.结论:应用非线性分析指标评价肌肉疲劳具有很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运动心理学     
G804.8 20021582教练员能力培养中的运动心理学教学[刊,中,I)/吴家舵∥中国体育教练员.-2001(4).-38-39(TY)教练员∥能力∥培养∥运动心理学∥教学G804.8 20021583运动员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Sleep qualityand psychological auailable in athletes(刊,中,A)/谭先明∥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4).-38-41表4参9(TY)睡眠∥运动员∥心理测试∥焦虑∥心理∥因素分析通过对运动员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为运动员更好地改善睡眠状况,提高睡眠质量,保证训练或比赛进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以163名运动  相似文献   

18.
10s全力蹬踏自行车运动过程中股直肌sEMG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信号指标探索全力蹬踏功率自行车运动过程中股直肌神经肌肉活动特征.方法:以8名专业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记录受试者以自身体重8%的负荷全力蹬踏功率自行车运动过程中股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利用时域分析、小波包分析、非线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记录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分析,提取RMS、MNF、10~50 Hz频段能量、C(n)指标,通过观察不同运动阶段内各分析指标的变化规律,探索股直肌神经肌肉活动特征.结果:RMS 和C(n)表现出随运动时间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10~50 Hz频段能量在蹬踏启动后快速衰减,之后保持稳定.MNF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变化不大.结论:10~50 Hz频段内的能量随肌肉力量的减小而递减;神经系统对股直肌支配的紧张度降低、股直肌收缩和舒张的转换节奏加快等原因引起c(n)在开始阶段增加,而其之后的下降可能与肌肉内ATP、CP耗尽引起的肌肉疲劳有关;运动过程中肌肉组织温度的变化、肌肉深部和浅部运动单位募集数量变化、肌肉力量和肌肉硬度的变化是RMS产生变化的原因;整个过程中MNF在不同阶段内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能与运动过程中影响MNF不同因素的作用相互抵消有关.  相似文献   

19.
运动生理学     
G804.2 20014189电刺激方法对肌肉力量与柔韧性的影响=Effectsof muscle strength and flexibility by theelectrical stimulation[刊,中.I]/黄志刚,周里,吕养民,刘涛∥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4).-93-95表4参18(XH)电刺激∥肌肉∥肌肉力量∥柔韧性∥影响电刺激训练已成为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众多资料表明,电刺激可有效的发展肌肉力量。本研究旨在发展肌肉力量的同时,观察其柔韧性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改进非稳态sEMG信号的分析方法,探讨动态肌肉疲劳表面肌电信号变化特征。方法:12名男性被试进行40次180°/sec肘关节等速屈伸运动,记录肱二头肌sEMG信号,将主动收缩期和拮抗收缩期信号进行分离和重组处理,计算并观察未处理前原始信号、处理后主动收缩期及拮抗收缩期信号的线性指标AEMG、MPF和非线性指标C(n)、DET%变化。结果:处理后的sEMG信号基本符合稳态信号的特征;处理后主动收缩期sEMG信号指标MPF、C(n)和DET%与屈肘峰力矩之间的相关性较之处理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DET%与屈肘峰力矩相关的增加非常显著;主动收缩期和拮抗收缩期MPF、C(n)与DET%变化趋势一致,肱二头肌作为主动肌收缩时sEMG信号的C(n)较低,而作为拮抗肌收缩时C(n)则较高。结论:传统对静态sEMG信号进行连续分析的方法不适于动态sEMG信号。对动态sEMG信号进行适当的分离组合处理,可获得更为准确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