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BS试验(Biering sorensentesting)、IS试验(Ito Shiradotesting)及直立位持重试验中sEMG信号变化特征的比较,探讨将IS试验移植到评价腰部脊竖肌活动状态和功能状态的sEMG信号特征分析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IS试验中腰部脊竖肌sEMG信号MF和MPF变化的规律与BS试验中相似,所有的受试均呈线性下降。提示将IS试验移植到腰背部sEMG信号特征分析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单侧肢体运动对对侧肌肉肌电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单侧肢体动态运动诱发肌肉疲劳对对侧肌肉肌电信号平均功率频率(MPF)的影响,验证MPF下降的中枢控制作用.方法:10名男性受试者一侧上肢(负荷臂)分别完成5kg持重动态运动负荷实验和无负重放松实验,记录另外一侧(观察臂)完成4kg持重等长运动实验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斜方肌的sEMG信号,考察负荷臂两种运动状态下观察臂肌肉肌电的MPF、平均肌电值、复杂度和有序性等变化的差异性.结果:5kg持重动态运动实验过程中观察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斜方肌的MPF均值均显著低于无负重放松实验状态;肱三头肌MPF的下降斜率显著增加.结论:负荷臂动态运动诱发一侧肌肉疲劳过程中可以造成对侧观察臂肌肉平均功率频率产生伴随性变化,表明sEMG信号活动具有确切的中枢控制成分.  相似文献   

3.
运动医学     
G804.5 20015566动态运动诱发腰部脊竖肌疲劳过程中 sEMG 信号变化特征=sEMG signal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lumbarparaspinal muscle during dynamic voluntarycontractions(刊,中,A)/王健//中国体育科技.-2001.-37(4).-9-11,20图3参10(TY)腰部//脊竖肌//负荷//疲劳//肌电图//特征  相似文献   

4.
等长负荷诱发腰部脊竖肌疲劳时sEMG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健 《中国体育科技》2000,36(12):17-18
本研究探讨了等长负荷诱发腰部脊竖肌疲劳过程中 s EMG信号的时、频指标变化规律和特点。研究发现 :时域指标在肌肉疲劳过程变化的特异性较差 ,而频域指标的特异性较好 ,且其时间序列曲线的斜率与等长负荷持续时间呈明显统计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s EMG频域指标时间序列曲线的斜率是评价腰部脊竖肌功能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慢性下腰痛患者腰部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中等强度动态等惯性力运动负荷条件下采集腰部L3-L4和L5-S1部位的sEMG信号,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和定量递归分析与复杂度计算等方法分析研究sEMG信号变化特征,采用主动康复治疗手段观察其对腰部肌肉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样部位对各项sEMG分析指标以及被试分组对AEMG的作用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采样时间对各项sEMG分析指标以及被试分组对其它sEMG分析指标的影响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慢性下腰痛患者的sEMG信号具有低频、不复杂和有序的信号特征,主动康复治疗对改善腰部肌肉功能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翔 《浙江体育科学》2008,30(6):104-106
通过等长背伸运动负荷诱发腰部竖脊肌疲劳并记录全程表面肌电(sEMG)信号,分别以快速傅立叶变换(FFT)计算平均功率频率MPF和非线性RQA方法计算确定性线段百分数(?T)。结果显示,MPF随着肌肉疲劳的发展而逐渐下降,而?T呈现反向变化趋势,提示肌肉疲劳时的sEMG信号规律性在增强。?T的变异系数CV比MPF的小,说明?T作为腰部肌肉功能状态的评价指标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肌肉疲劳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肌肉疲劳通常是指肌肉运动系统最大作功能力或者最大收缩能力的暂时下降,sEMG信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肌肉收缩功能的变化,其检测具有非损伤性、实际性、多靶点测量等优点。多年来,应用sEMG信号分析评价肌肉疲劳的应用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线性的时、频分析两个领域,主要的研究包括肌肉活动和肌肉疲劳的sEMG信号维数、复杂度、熵变化规律和特点等,认为肌肉疲劳至少存在两类作用机制,即外周机制和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8.
主动肌和拮抗肌功能转变瞬间的肌电平均功率频率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主动肌和拮抗肌功能转变瞬间肌电平均功率频率的观察,探讨中枢控制因素在决定MPF变化中的独立性作用.方法:1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在完成60%MVC强度的疲劳性等长屈肘运动负荷试验后,瞬间转变肌肉工作性质,完成60%MVC强度的疲劳性等长伸肘运动,分别记录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sEMG信号,观察两次疲劳试验以及瞬间转变过程中肌电MPF等sENG指标变化.结果:等长屈肘和等长伸肘快速转变的瞬间,主动肌和拮抗肌MPF等各项sEMG信号分析指标均发生了显著性改变,表现出明显的跃变现象;无论是转变之前,还是转变之后的等长疲劳试验过程中,主动肌与拮抗肌的MPF、C(n)和%DEF均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规律,而拮抗肌AEMG则维持相对恒定.结论:中枢运动控制是导致疲劳过程中MPF单调递减变化的独立性作用因素,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CNS将主动肌与拮抗肌作为一组控制肌群实施同步控制.  相似文献   

9.
间断递增负荷条件下肌肉活动的力-电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超  王健  方红光 《体育科学》2006,26(3):50-52
目的:探讨非疲劳状态下肱二头肌在静态间断性递增负荷下sEMG信号的线性扣非线性指标变化规律;方法:记录19名被试肱二头肌在10%、20%、40%、60%、80%MVC负荷水平下sEMG信号,分析线性时、频指标AEMG、MPF、MF和非线性指标C(N)、DET%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在负荷水平从10%上升到80%MVC过程中,线性分析指标AEMG、MPF和MF均呈单调递增性改变。非线性分析指标DET%呈单调递减性改变,C(N)基本保持稳定;结论:以上sEMG信号变化的原因可能与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Ⅱ型肌纤维募集比例和数量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改进非稳态sEMG信号的分析方法,探讨动态肌肉疲劳表面肌电信号变化特征。方法:12名男性被试进行40次180°/sec肘关节等速屈伸运动,记录肱二头肌sEMG信号,将主动收缩期和拮抗收缩期信号进行分离和重组处理,计算并观察未处理前原始信号、处理后主动收缩期及拮抗收缩期信号的线性指标AEMG、MPF和非线性指标C(n)、DET%变化。结果:处理后的sEMG信号基本符合稳态信号的特征;处理后主动收缩期sEMG信号指标MPF、C(n)和DET%与屈肘峰力矩之间的相关性较之处理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DET%与屈肘峰力矩相关的增加非常显著;主动收缩期和拮抗收缩期MPF、C(n)与DET%变化趋势一致,肱二头肌作为主动肌收缩时sEMG信号的C(n)较低,而作为拮抗肌收缩时C(n)则较高。结论:传统对静态sEMG信号进行连续分析的方法不适于动态sEMG信号。对动态sEMG信号进行适当的分离组合处理,可获得更为准确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1.
等速运动负荷诱发肱二头肌疲劳过程中sEMG信号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动态等速运动诱发肱二头肌疲劳过程中 s EMG信号时频分析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 ,确定能够较好地运用于动态肌肉功能评价的 s EMG指标。研究结果表明 ,动态运动过程中时域分析指标 i EMG和 RMS的变化较小且与负荷持续时间无明显线性相关 ;频域分析指标 MPF和 MF变化较大 ,但是只有 MPF的变化与负荷持续时间呈明显线性相关 ;MPF时间序列曲线下降斜率与肌肉的总作功量之间明显相关 ,可作为评价肌肉动态负荷水平的生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运动性肌肉疲劳的表面肌电非线性信号特征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王健  方红光  杨红春 《体育科学》2005,25(5):39-43,64
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不同强度等长运动诱发肌肉疲劳过程中s EMG非线性信号变化特征及其与肌肉运动耐力的关系。10名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本次实验。采用4 0 %、6 0 %和80 %MVC强度的等长运动试验诱发肱二头肌疲劳,同步采集该肌肉s EMG信号并进行非线性C(n)和% DET和线性MPF分析。研究发现1)肌肉疲劳过程中s EMG信号的MPF和C(n)呈单调递减型变化,而% DET呈单调递增型变化;2 )不同强度运动负荷诱发肌肉疲劳过程中MPF、C(n)和% DET变化率具有明显的运动强度依赖性并与肌肉耐力运动成绩高度相关;3)以% DET变化率反映运动性肌肉疲劳的敏感度明显高于MPF和C(n)。  相似文献   

13.
叶伟  王健  刘加海 《体育科学》2004,24(9):19-23,66
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方法,研究最大和60%MVC强度肱二头肌静态疲劳负荷及其恢复期表面肌电信号复杂度变化规律,探讨肌肉疲劳过程中sEMG信号变化的可能原因和机制。结论:sEMG信号Lempel—Ziv复杂度反映了神经活动策略和神经肌肉功能状态的变化。运动负荷诱发肱二头肌静态疲劳过程中sEMG信号复杂度随运动负荷时间延长而减小,恢复期sEMG信号复杂度和MVC均随恢复时间的延长以相似的模式快速恢复,提示,sEMG信号复杂度可以用于肌肉功能状态恢复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等长负荷诱发肱二头肌疲劳过程中sEMG信号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扬丹 《体育与科学》2000,21(5):27-28,35
本研究比较了等长负荷诱发肱二头肌疲劳过程中正MG信号时域和频域指标变化的特异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研究发现:(1)频域指标在肌肉疲劳过程中均呈明显的直线递减型变化,而时域指标的变化则有较大的变异;(2)频域指标时间序列曲线的斜率不受受试者皮下脂肪厚度和肢体围度的影响,而时域指标则易受影响;(3)频域指标时间序列曲线的斜率与负荷持续时间明显相关,而时域指标的相关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sEMG频域指标反映肌肉疲劳的效果优于时域指标。  相似文献   

15.
表面肌电信号分析评价肌肉疲劳的有效性和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和分析应用表面肌电信号分析指标评价肌肉疲劳的有效性和敏感性,方法:选取健康无专业运动男、女大学生各10名,进行3个膝关节角度(90°、60°和30°)×3个运动负荷(40%MVC、60%MVC和80% MVC)共9次静力性等长疲劳实验,同步记录sEMG信号并进行线性和非线性信号处理.结果:sEMG信号分析指标表现出单调性变化,且采样序列线性拟合具有显著性.膝关节角度、运动负荷和性别对各指标的变化率有显著影响.结论:应用非线性分析指标评价肌肉疲劳具有很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