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访谈登记调查、访问调查等方法,对韩山师范学院校级体育社团本年度组织发展及锻炼情况,各院、系自组体育项目团队及参与人数情况,非体育专业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时间和锻炼项目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分析发现:校级体育社团锻炼情况稳定,初具体育俱乐部形式;各院、系自组体育项目团队组建稳定,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明显不足;男女生选择课余体育锻炼项目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
体育社团大学生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92名体育社团大学生和1860名非体育社团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行为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高校体育社团的参与率比较低;(2)与体育社团大学生相比,非体育社团大学生每次锻炼的时间短,锻炼强度小,锻炼频率低,锻炼坚持差;(3)体育社团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显著多于非体育社团大学生,体育社团大学生的锻炼氛围显著好于非体育社团大学生;(4)体育社团大学生健康状况显著性好于非体育社团大学生;(5)高校应拓展宣传渠道,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宣传,通过宣传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体育社团,争取更多的企事业和人士对大学生体育社团提供社会支持与帮助,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坚持性.  相似文献   

3.
林思乐 《体育风尚》2024,(2):155-157
本研究以广州市开展体育社团公办初中学校的学生及家长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是初中学生以体育社团为主要锻炼手段的占比不大,这与体育社团的形式不够丰富有关,在选择体育社团项目上,较多的学生是以兴趣出发,还有一部分是根据考试内容来选择体育社团项目。建议学校应加大体育社团的宣传力度,加强学生对体育社团的了解与正确认识,引导学生在“双减”背景下,通过参加体育社团活动,提升体育核心素养,提高身体综合素质,建立健康生活模式以及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社团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让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技能练习的更加熟练,增强学生自信心,锻炼其意志。同时,体育社团是体育课堂的延伸,给学生更大的锻炼空间,对运动技能的习得和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认为,发展学校学生体育社团是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新途径,如何让体育社团的方法更有效,值得去研究,使之更易操作,更好的体现体育社团活动带来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校体育社团对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培养锻炼习惯的影响。方法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四所高校体育社团成员与非体育社团成员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学生的体育社团参与率为48%;参加体育社团的大学生与非体育社团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行为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参加体育社团,可以提高身体体能素质,缓解心理压力,修正行为和意识,促进身心发展。结论高校体育社团对高校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阳光体育”语境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以下问题:现阶段大学公体课实施目的和目标在契合度上不够合理、高校公体课实施配套设施和师资力量搭配不尽合理、公体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缺乏时代性和实用性、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滞后等。进而提出在目标定位上,高校理应把公体教育纳入整个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中;在学习内容上,紧扣时尚体育激发学生主动锻炼;在组织形式上,尝试以俱乐部和社团制体育课引导学生自主锻炼;在教育手段上,运用现代科技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热情;在环境营造上,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将体育成为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对学生体育意识及锻炼习惯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清华大学体育教育为研究对象.主要结论:体育教育在学生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培养上起引导和促进作用;在本科生中开设4年体育课、基础体育课和体育理论课是很有必要的;多数学生对体育有较大的兴趣并积极参与,但学习压力过大和电脑网络等原因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锻炼意识、习惯和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上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考察广州市中职学生生活学习及参加体育锻炼等情况。结果表明:中职学校场地、设施、师资质量大幅提升;多数学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能够适度参与各种社团的体育锻炼;学生体育参与特征鲜明,体育认知客观而又科学,锻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伴有鲜明的性别特征。同时就家庭背景、学校体育安全机制等不利因素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大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展现才华、充分运用体育知识的实践平台。在学校体育教育日益注重“学以致用”、课内外整体结合的今天,有必要认真对学生体育社团的组织、管理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充分挖掘学生体育社团注重体育实践的积极作用,努力消除其不利因素和诸多负面效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和引导措施,有计划的将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纳入学校体育教育的总体计划,将体育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的有偿锻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发展高校体育有偿锻炼是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改善体育投资环境,拓宽体育消费领域,培育师生员工健康投资消费市场,也是高校体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体育作为有偿锻炼,其内涵是为社会提供健身、育人、观赏、娱乐的综合性服务的特殊消费品,高校体育也脱离不了这一性能。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高校现行的三种体育俱乐部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与分析,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往体育部直接领导、学生管理实施的单项体育俱乐部发展动力不足,提出以院系为依托的单项俱乐部建设方案;当前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系统研究不够深入,提出相关建议;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形式,符合大学生多元的体育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2.
研究运动自我概念与运动自我效能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天津93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体育行为、运动自我概念和运动自我效能总体均高于女生;四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明显低于其它年级;女生的运动自我概念与运动自我效能通过交互作用影响体育锻炼行为,而男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主要受运动自我效能影响;性别、运动自我概念与运动自我效能是预测体育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发展高校体育俱乐部,推动高校体育产业化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华东地区与湖南省60所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情况,分析了高校体育俱乐部应有的功能、特征、产品特点及其存在的模式种类,提出了发展高校体育俱乐部、推动高校体育产业化的7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多数同学热爱参加体育比赛、亲临赛场观看过学校的比赛,但是又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现象比较常见。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24.34%,多数学生对参加的体育社团感到满意,认同体育社团增长了自己的知识、使自己更加热爱体育。  相似文献   

15.
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及创新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指出目前尚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创新发展模式,即高校与企业(或俱乐部)共建的发展模式及高校与体育局、教育厅(或省市专业队)共建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女大学生的锻炼行为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在不同的动态过程,女大学生所受到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在对生态学理论借鉴的基础上,对女大学生进行个人深度访谈,分析女大学生锻炼行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运动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针对目前普通高校校运会项目设置、竞赛形式、组织管理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普通高校校运会应结合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和大学生知识能力的特点,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以学生为拳、以培齐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动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当前高校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动机、选项、锻炼程度等方面的调查分析,指出了在高校开展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及统计分析法,对湖北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状况较好;学生有较大的空间进行自我调节、自我选择、自我锻炼;较好地发挥了课外体育锻炼的实效性;但在场地资源及结构配置上仍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5所高校856名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旨在了解高校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现状,分析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区别,寻找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特征,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