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新大纲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马敬衣 《体育科学》2002,22(5):14-17,79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等,对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新大纲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新大纲的新变化及基本特征,提出并揭示了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贯彻执行新大纲时应注意的问题及要求,从而提高对新大纲和学校体育教学的正确认识,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转变观念,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与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初中《体育与健康》新教学大纲的培训,认真学习初中新大纲,深刻领会新大纲的精神以及新旧大纲的对照比较,就初中新大纲的新浅谈如下: 一、其课程名称的新把体育课程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从课程名称上直接体现了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必须把健康第一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体育和健康概念及辩证关系的分析,指出新体育教学大纲由体育变为体育与健康后对高校体育教学产生的影响,及如何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及其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和导向,以便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教学评价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光 《体育教学》2002,(1):38-39
新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名称为《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的制订是我国体育教学的一大飞跃,是体育课程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新起点,也是与国际体育教学接轨的尝试。如何对《体育与健康》课进行评价,也就是成绩考核成为体育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大纲》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的成绩考核,应体  相似文献   

5.
李健康 《体育学刊》2003,10(5):107-108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按照《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的实际效果,从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变化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分类推进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从2001-2005年新颁《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来看,一个很显然的变化就是“选修”教材的比例可≥60%,这足可以说明体育教学更强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的“自主性”活动,并且强调要避免学校体育“竞技化”的倾向,要根据运动项目的功能、意义及其文化性作为完成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认真研读《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发现,本学期学习内容由基础理论部分、实践部分(必修)和实践部分(选修)三部分组成,对前两部分我们感觉得心应手,但对实践部分(选修)中的“韵律体操和舞蹈”中的第3、第4、第6知识点却有些忧虑,教材的内容安排这样的:1.音乐在韵律体操中的作用;2.韵律体操音乐选配要点;3.健美操成套动作;4.健美操成套改编;5.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基本舞步;6.集体舞;7.单人华尔兹组合。这部分共由七个小知识点组成。《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也对上述知识的掌握作了较详细的要求,如韵律体操…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新学期开始执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记者在 4月 3日举行的全国《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培训班上了解到,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将于新学期开始执行。这部由教育部制订的过渡性试用修订版大纲,使用期为五年。   为什么要修订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 ?  一是,党和国家为造就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92年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教师思想观念的变化,要求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与之相适应。   三是,要改革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落后于时代发展的东西。   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新中国历次修改的体育教学大纲与体育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教学大纲已不再适用于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质量越来越关注,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体育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又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这一转变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有了明确而科学的质量标准.同时认为课程标准引发体育教学的新理念:体育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体育教育的目标;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加突出"培养人"的理念;体育教学评价应重视课程过程.课程标准的出台将引领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纪元.  相似文献   

10.
新西兰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简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研制的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开始实验,在不久的将来将取代过渡性教学大纲。新的课程标准力求反映世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吸收国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经验。为此本刊特邀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季浏博士撰稿,向读者介绍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情况,以利于读者对制定新课程标准的外部环境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已进入一个冷静思考的时期,辩证、历史地看待体育课程教学出现的问题,是当前改革中的关键.借参加河北省中小学体育教学课评优观摩现场会的契机,对体育课程价值、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和体育学习评价等问题进行了辩证的思考,旨在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体育课程实施的意义与本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体育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付诸实践的动态过程.虽然其三种价值取向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之处,但相互适应取向更符合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体育课程实施既是学校与新课程相互适应的过程,也是体育教师主动发展的过程,更是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刘刚 《体育学刊》2012,(3):85-87
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究,提出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应把握研读课标抓变化、教学设计体现新、教学目标易评价、技能掌握是根本、学法指导善观察、分层分类综合评等策略。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观察法,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理论以及改革体育课结构和类型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在体育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现代学校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体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3  
体育课程改革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改革旧的教学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以此为起点。探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与高中体育课程的比较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庄弼 《体育学刊》2007,14(3):5-8
对全日制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研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已接近大学的体育课程,原来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应建立在高中毕业生体育知识、技能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高校体育教学将从有形向无形发展;体育学习内容越来越向就业和终身体育发展;体育教学的任务将由学生体育俱乐部完成;学生体育俱乐部和校外体育俱乐部将更加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7.
在当下体育课程教学相关文件和实践中,关于特定运动强度(平均心率)的“建议”或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健康(体质、体能)的假定和效应。围绕学校体育健康追求与特定运动强度关联的问题和困境,通过文献考证、逻辑思辨和价值分析,厘清特定运动强度与健康追求、体育教学的不同逻辑和取向,为学校体育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及深化改革提供理论资源。认为:①特定运动强度与学校体育健康追求难以切合。将健身或体力活动强度不当引入学校体育(主要为体育课程教学)是健康取向的错位与片面化;平均心率强度要求存在理论偏差,其低、高强度可能违背中?高强度的“健康”假定;心率强度与体能(与体质健康相关)提升无直接、必然联系,其更多被作为耐力发展的参考指标。②特定运动强度与体育教学的内在实质和规定难以兼容。平均(中?高)强度规定下,高强度对低强度的补偿有限且不合理,这使得体育教学中的低强度教学过程和具体情境、单元时段的低强度项目,以及德育的展开受到排斥或忽略。提出:在相关文件和实践中关于特定运动强度的“建议”或要求是对健身或体力活动中?高强度理论的误读与错用,且其并非发展体能、技能、体育品德等所必需,不宜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统一规定。体育课程教学中运动强度的适用应超越健康的假定和限制,并对“健康第一”内涵予以重新审视和定位。  相似文献   

18.
邵红艳  郭琳 《体育学刊》2007,14(4):114-118
在体育新课程改革中,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必须有机结合,以实现二者的互补互动,相得益彰,而不能单纯强调一方,忽视另一方。其依据主要是: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交叉互补、相互影响的关系,决定了两者有机结合的必要性;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以及体育教学基本要素和基本环节的统一,为两者有机结合提供了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19.
文化传承不是课程的本来面目,文化传承是手段,培养人是目的。体育课程的本来面目可表述为:课程目标以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主,以心理目标、社会目标为辅;教学内容以身体训练和运动技能传授为主,以文化传承为辅;授课形式以活动课程为主,以学科课程为辅。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课程实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理想得以实现、课程价值赖以生成的重要途径,是达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愿景的战略通衢。为了切实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由课程愿景转变为课程现实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必须强化如下策略:体现中国特色,创新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运行机制;树立新观念,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注重实效,大力推广大课间体育活动;重视条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课程资源保障;科研引路,充分发挥课程研究的牵引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