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术与技能是体育课的主要任务,但是中小学一堂体育课只有45分钟,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只有加大练习密度和负荷强度,才能提高体育课的学习效果;但由于学生身体承受负荷能力的限制,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只能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超过这一限度,学习效果反而降低;那么,如何合理调整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才能达到提高体育课练习效果的目的呢? 根据运动生理学实验,在做同等负荷强度工作的实验中。由于体息间歇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国外阿斯特兰德的实验研究证实,“在固定跑道上以同样的速度在持续时间里跑时,改变休息时间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是衡量评价体育课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几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对体育课上学生的适宜练习密度和强度进行了研究。我省马鞍山地区,对学生学习不同性质教材的最高适宜心率也进行了探讨。尽管各地的研究方法不一,但一致的观点是,由于地区、教学条件和对象存在差别,故体育课中练习密度和强度的安排不可能有的绝对统一指标。要谋求学生在课中适宜的运动负荷,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了解芜湖市初中体育课练习密度和强度的一般水平,以及在课的不同阶段,练习密度和强度分布的特点,进而提出芜湖市初  相似文献   

3.
一 任务与方法 体育课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实现。研究和提高体育课的质量,是一个复杂并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实践证明,安排好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强度,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环节。在课中要是没有一定的适宜的练习密度、强度,那么,体育教学的任务,特别是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任务的完成,将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国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国30多年学生体质持续下降中,可以看到体育课练习密度和强度严重不足的身影。体育课练习密度和强度是在"老问题"和"新现实"背景下提出的热点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在两会上公开对学生体质的连续下滑提出警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关于"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的下位目标是"在运动项目练习中提高灵敏性、速度、力量、心肺耐力和健身能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主要结合  相似文献   

5.
练习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学生各种练习的总时间与整节课时间的比,它是评价一节体育课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只有通过足量的练习,才有可能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能,提高体质,增进健康。练习密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科学合理的密度是我们体育课的追求目标。本文以教学实践为依据,提出了六点提高课堂练习密度的策略,旨在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地安排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强度大小)、教法和组织措施等都会影响练习密度,从而影响运动负荷,如快速跑和慢跑,其强度的大小,通过教法和组织等来调节运动密度,达到合适的运动负荷。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适的体育课练习密度和合适密度下的高质量课堂,便成了一个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课堂上,各种练习活动合理的运用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是衡量一节课是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目的,效果依据之一.体育课如果没有一定的练习密度,就不能达到增强体质之  相似文献   

8.
<正>一、对体育课练习密度的再认识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体育课中学生练习的总时间与体育课课时总时间的比值。《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部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实践性"、"健身性"的性质。其中,"实践性"是指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健身性"是指课程强调在学习体  相似文献   

9.
原地高抬腿跑是中小学体育课中常用的练习,它简单、易行、有效,常出现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部分和基本部分跑的辅助练习和专项训练内容中,学好、用好这一技术动作,对学生学习、改进途中跑的技术动作,提高跑的速度都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动作不对、练习不当就会事倍功半,甚至破坏跑的技术动  相似文献   

10.
谈谈体育课的运动负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体育课运动负荷安排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这是每个体育教师所关切的问题。一、什么是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学生在课上做练习时,负荷量和强度对学生机体作用的大小称为运动负荷。只有适宜的负荷刺激才能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教学策略的设计要有梯度本课是复习足球脚背外侧运球,复习课中学生掌握的技术已经出现分化,此时教师应根据男女生和个体差异设计有梯度的教学内容和提出不同要求的练习,但是本课中只注重了学生的练习密度。毋庸置疑的是,学生只有通过反复地练习才能不断改进和提高以及巩固主教材技术,达到动作规范、熟练,以此达成教学目标。但是如果只为了增加练习密度,而没有在学生原来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练习要求,这  相似文献   

12.
<正>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评价一节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一节体育课是否高效的重要指标。通过研讨发现,有些教师对练习密度的概念、比例以及如何进行调控等问题认识不到位,本文结合研讨对练习密度的相关问题进行整理如下:一、了解练习密度的概念和监测方法,为提高课堂效果奠基练习密度是学生的练习时间占课的总时间的百分比,一节体育课上得是否成功,  相似文献   

13.
<正>练习密度是学生在体育课上从事身体练习的时间与全课总时间的百分比,是衡量体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没有足够的练习密度,体育教学就难以达成掌握技能和增强体能的目标。不少中小学的体育课看上去非常精彩,但因缺少了对课堂密度与练习密度的测定与分析,也就缺失了对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监控。一、测定1.课前准备。根据体育课练习密度测试与评价相关的内容,绘制相关数据的记录表;准备测量用具:计时秒表、文件夹、  相似文献   

14.
陈强 《灌篮》2021,(3):32-33
排球运动是一项技术性比较强的运动,学术要想掌握好排球技术仅靠在体育课上的练习来掌握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来练习和巩固课上所学的新的技术。排球技术全,高,快,变的特点决定了排球运动中的受伤情况比例大。再就是学生在课上或课下学习或练习时由于准备活动不足、天气场地等其他因素,也经常产生运动性损伤。尤其学生在课下练习时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时就会更容易发生受伤。本文根据对济南市长清区大学城大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习排球技术时所出现的运动损伤,分析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并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降低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出现,更好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力争为今后排球公共课的教学与训练提供帮助,为促进济南市长清区大学城排球公共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学生身体训练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体育课中生理负荷的大小决定的。当前,评价课中运动负荷大小的主要指标,有课的一般密度和运动密度。运动密度是以百分比计算的。但它并不反映练习的强度,而课的一般密度,决定着学生生理负荷的大小和性质。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纯练习时间与课的总时间之比,它是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方面。因为只有加强课堂练习才能提高技能、发展素质、增强体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予计课的练习密度是在课前进行的,是教师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性质、场地器材、气候条件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进行的。估计得越接近实际,其科学性越大,就越能有计划地锻炼学生的身体,从而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7.
<正>练习密度是指一个学生在一节课中练习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值。它包括综合练习密度和专项练习密度。无论是学习技术,还是发展素质都离不开合理的练习密度。背越式跳高技术比较复杂,教学需要较多的器材,但学校的器材有限,班级学生人数却较多,如何提高背越式跳高课的练习密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热烈的学习情绪和良好的秩序,是一堂成功的体育课的先决条件。而只有提高学习情绪,才能维持良好的秩序。为此,应做到下列几点: 一、身教胜于严教。教师品格高尚,有良好的仪表,和蔼可亲的态度,丰富的学识和经验,较高的运动技能,合理的教法,充分的准备,诲人不倦的精神,才能建立学生的信仰,控制学习的情绪。二、教师能正确地提出任务,并使学生认识这些任务。如果学生不了解他们为什么上体育课或不知道某练习的用途,那么他们就会失去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9.
一节体育课只有四十分钟,如果教师的讲解多了,那么学生实际练习的时间就相对少了,影响课堂练习密度;而课堂练习密度的下降,必然导致学生运动量的不足,影响课的教学效果。另外,讲解过多,学生听多了,既分不出主次、轻重,又使其感到厌烦、注意力难以集中,造成"重点"不  相似文献   

20.
<正>一、室内体育课教学的运动强度与密度既然室内实践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就不能回避课堂教学的运动强度与密度。运动的强度与密度的预定与测定是我们科学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和监测方式,是判断我们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依据。室内教学可以通过合理的运动负荷对身心进行良性刺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那么,运动强度与密度应该设定为多少才符合要求呢?这次十四城市展示课比赛文件上明确提出练习密度需达到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