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散手运动员赛前训练生理生化指标监测手段与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散手运动员赛前训练中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8名男散手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时点连续采血进行测试,观察运动员赛前训练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血乳酸是反映散手运动员运动训练强度的敏感指标;血色素是评价运动员机能状态及贫血的生理指标;血尿素和肌酸激酶是监控运动员运动负荷的生化指标;血清睾酮是反映运动员的运动疲劳和选材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运用有关生化指标对散手运动员监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散手运动的竞赛规律和比赛的激烈程度,很多专家认为,散手运动是一项非周期性的体能项目,体能训练成为散手训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训练过程中,及时地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实际状态进行检查和评定,已成为科学训练的一个基本环节。鉴于我省散手队是个新建项目,为了备战八运会,保证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体能,预防和杜绝过度疲劳的发生,在比的依据。2研究对象21研究对象湖北省散手队运动员11人,平均年龄22.45if.92岁,其中包括八运会决赛九个级别的运动员。2.2试验时间1997年8月~9月,共进行4周…  相似文献   

3.
节奏是武术散手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本文说明了散手运动的节奏定义,举例说明节奏在散手比赛中的重要性,以及散手节奏对于该运动整体发展的影响,介绍了节奏的几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4.
武术散手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运动项目,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在普驼高等院校里,开展武术散手运动,既使大学生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又使武术散手运动得以普及提高。因此,做好普通高校中武术散手运动的推广发展工作,弘扬中华武术精粹,是武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中国武术散手进入奥运会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传统武术源远流长,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作为中国武术重要内容之一的散手运动,近些年来虽然发展较快,但一直未入奥运会大门。从散手比赛对运动员意外伤害及人们对散手运动的理解;经济的发展及宣传包装对散手运动推广的重要意义;散手运动所需要的硬、软件设施以及散手运动员自身的素质要求等方面找出原因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散手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最佳年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手运动员早期训练最佳年龄,决定着散手竞技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未来散手运动员的发展前途。拟从散手运动员的年龄、运动成绩、运动年限与拳击摔跤运动员的比较来探讨散手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年龄特征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武术(散手)运营机制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献资料法,分析了武术(散手)竞赛市场的现状,提出武术(散手)运营机制改革是武术(散手)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论述了根据运动卡特尔(sports cartel)建立武术(散手)职业运动联盟及其结构、基本框架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散手教学中合理融入salsa舞蹈教学的实验研究,以散手s、alsa舞的相似性和促进性为理论依据,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散手过程中,用salsa来代替重复性很强的散手专项准备活动,避免学生出现疲劳、厌烦现象,保持学习散手的兴趣。结果表明:实验班散手技术的掌握情况比对照班好,经综合评定考试,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对考核成绩进行T检验,两班考核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散手运动自1979年作为中国武术竞技项目开展以来,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普及与发展。但有关散手运动的技术、战术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却远远不能满足运动实践的需要。在散手比赛中,“下擂台”技战术,运用较多,威力较大。本文根据“下擂台”在散手比赛中的运用情况,探讨了“下擂台”技战术的应用规律,旨在为提高散手运动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试论制约我国武术散手运动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及数理统计,分析了制约我国散手运动发展的因素,提出应当从健全武术散手运动的功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科研投入;完善竞赛规则;突出中华武术的特色;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素质;加强能人策划和媒体宣传等方面入手。加快武术散手运动发展,让武术散手早日进入奥运会。  相似文献   

11.
速度滑冰运动员夏季训练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冰雪运动》2007,29(4):32-33
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夏季训练中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是一种正常现象,但运动性疲劳的的长期积累,可导致过渡性疲劳的产生。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夏季训练中采取积极的疲劳恢复措施,能有效预防过渡性疲劳的产生。分析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夏季训练中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认为提高整理活动的效果、加强膳食营养和进行积极的放松等是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药调节机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运用中医药原理,对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发展、辨证分型、五脏调节和方药筛选规律进行探讨。认为运动性疲劳有健康性疲劳、亚健康性疲劳的发生过程,并发展成慢性疲劳综合症;根据整体功能态的改变可分为肝气郁结型、肝脾不调型、气阴不足型和湿热内生型;调节机制以肝为核心,有赖于五脏功能协调;根据辨证立法和以法选药的原则,筛选了缓解和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常用方药。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运动性中枢疲劳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枢疲劳”假设与运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中药对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运用中医药推迟、消除运动性中枢疲劳3个方面的研究展望,就中医药、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运动性中枢疲劳的有关问题试作综述。  相似文献   

14.
刘昕昱 《冰雪运动》2007,29(6):63-65
我国短道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的中医性诊断还处于空白阶段,运用祖国传统的中医理论与方法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进行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对促进我国短道速滑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和疲劳症候分型的理论,结合短道项目训练实践,提出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中医疲劳分型、常见的疲劳症和诊断标准,揭示了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理和运动性疲劳辨证施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运动性疲劳发生机制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着重探讨运动性疲劳发生机制以及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通过调查分析了运动性疲劳发生的一般表现形式,并测定了相关生化指标及同时采用按摩和中西药物等途径以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性,从而阐明了运动性疲劳发生机理及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运动训练中疲劳与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结合竞技体育训练方面的实践,阐述了疲劳与恢复之间的关禾及其对提高训练成绩的影响,以便广大教练员、运动员、体育管理人员对疲劳与恢复方面的问题有一个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运动训练与竞赛。  相似文献   

17.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是当代竞技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本文仅就运动性疲劳单项评定和系统恢复作一阐述,目的在于把训练和其后的恢复过程统一起来作为一个训练的整体,加速运动性疲劳的恢复速度,提高有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速滑运动员比赛期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速滑运动员进入赛季后,身体和精神都会长期处于应激作战状态,很容易产生运动性疲劳。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理性思辨,针对处于赛季中的速滑运动员特点,提出了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和种类,并根据速滑运动员疲劳类型提出了利用抗疲劳物质、物理疗法、补充营养品及水、负离子法、睡眠等方法进行生物性恢复;利用音乐、赏识和催眠等方法进行心理性恢复。  相似文献   

19.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恢复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一直是体育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根据疲劳产生的机理,利用主观感觉和生理生化指标来判断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认为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分三个阶段,可以采取休息、营养、推拿、中医药等方法来预防和恢复。  相似文献   

20.
运动中疲劳与心理耗竭若干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蔡理  季浏 《体育学刊》2005,12(3):54-56
运动中的疲劳和心理耗竭是复杂的应激反应过程.运动疲劳的研究经历了由生理学取向向生理心理社会学取向的过程,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和动机因素等.对认知-情意模式、训练压力反应模式等几种理论进行了描述,对运动与心理耗竭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