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武术具有强身健身、增进友谊、陶冶情操等功能,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是推广武术人群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途径,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在幼儿时期合理科学地进行武术运动,不仅能改善和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机能,还能锻炼其顽强的意志品质,开发智力,对其生理及心理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素质教育的概念与内涵的研究,充分发掘素质教育与学校武术教育的相互关系,探求学校武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和功能,指出学校武术教育在民族精神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方面具有深远的作用与影响。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极力开展和发展对学校武术教育的全面研究与实施。  相似文献   

3.
武术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幼儿武术的教学内容不同于成人武术教学内容,首先是幼儿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决定的,幼儿的注意力一般比较短,所以,在内容的选编上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的特点,为今后幼儿武术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健身方式,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武术教育也是中国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武术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身体方面、智力方面、思想品质方面等。文章主要从身体形态、内脏器官功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探究武术教育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同时,研究武术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的价值对于探究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习武安邦,武术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定海神针;尚武崇文,武术是国人精神的中流砥柱.如今武术课程已被列入中小学及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大纲.幼儿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合理科学的武术训练,尤其是对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发展进行阐述与分析,认为武术融入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幼儿武术活动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身体素质和机体的适应能力发展的积极因素,不仅可以发展幼儿各种基本能力,更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促进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实地观察、走访所获得的一手宝贵资料,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调查问卷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套路运动对沧州市学龄前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力图总结出较科学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进行深入探究和引发思考。  相似文献   

7.
幼儿武术是适宜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娱乐和健康活动,科学适宜地指导是幼儿武术教育高效优质开展的关键。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基于研究和尊重儿童、倡导科学地培养完整人、推动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学习,对指导幼儿武术教育科学适宜开展具有重大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黄贵  苏永骏 《体育与科学》2012,33(4):116-12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陈鹤琴的幼儿体育教育理论进行研究。陈鹤琴幼儿体育教育理论体系包括幼儿健康第一的教育主张,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融于五指活动的体育教育内容以及一切为儿童的体育教育原则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对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今天,应充分认识与挖掘其幼儿体育教育理论所具有的多方面现实指导价值——高度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发挥体育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倡导教育活动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建立平等、合作与互动的师幼关系。  相似文献   

9.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全面提升文化实力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对幼儿武术教学给予高度的重视。幼儿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武术的健身、教育等功能对幼儿教育及其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教师在武术教学中的角色的定位,对幼儿武术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我国,武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塑造民族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交往等功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观众稀少,武术传承断链等现象的出现对武术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武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寻中国传统武术美的世界,结合传统武术特点及传统哲学思想,分析了婴儿心态的实质、虚静的美学特征及传统武术的虚静特征,指出基于婴儿心态的中国传统武术以"虚静"的精神观照,凝结了民族文化的智慧,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自然观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在阐述了武术运动与身体协调能力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运动生理学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怎样利用武术运动来改善和提高身体协调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是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而且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思想、医学等特殊内涵.武术运动进入奥运会,既是武术进一步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也是奥运会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武术自身独特的魅力,它不仅在国内得以蓬勃发展,而且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所接受.我们应借2008年北京奥运的东风,发扬中华武术,弘扬民族文化,从而使武术运动为更多的所接受.  相似文献   

14.
采用逻辑分析法,以发展的哲学含义为理论基础,通过对起点、终点、发展三者关系及其哲学意蕴深入分析,认为:武术是中华民族在哲学指导下对技击认知并实践后经验累积的系统化知识;武术发展是指其从产生到灭亡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武术的"质"具有同一性,其差异仅仅是质在量上的不同;拳种是这个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是武术从历史发展到现在可见、可感的有形表象;现代竞技武术或现代武术是拳种在时代中"用"发展的结果;当下时代对技击认知后形成的经验知识补入到拳种中,不仅是武术产生之初内在规定的延续,而且是武术"体"未来走向的必然;武术的起点与终点因知识而贯通。  相似文献   

15.
创新通俗的理解就是对旧事物的破除和新事物的创造。武术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创新对于当代武术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对武术理念创新、武术思维方式创新、武术技术创新、武术教育创新、武术训练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使武术在新形势下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开展全面的武术教育迫在眉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开展武术教育是发扬武术这一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最好方式;全面的武术教育要使受教育者从身体上、技能上、品行上、人格上得到教育的塑造;在学校开展全面的武术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采用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对我国民办武术馆校发展的社会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民办武术馆校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促进武术技术培训市场的升温和武术健身旅游的兴起、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和培养竞技武术后备人才等方面.同时,就影响我国民办武术馆校发展的一些主要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为我国民办武术馆校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了解西方学者对中国武术哲学思想的研究状况是武术深度国际化研究的重要一步。只有了解以至理解他们的范式,才能知道用什么样的话语更好地与之交流,完成"走出去"的战略。目前,西方学者借助自身的哲学方法和话语,从主体性哲学视域出发,将中国武术阐释为一种具身化的身-心技术和教育,这其中包括:(1)武术修习对整体自我意识的构建和自信、自尊、自律等身体素养的养成;(2)通过与师父、与师兄弟和对手的身体"对话",具身地将伦理情感和共同体意识印刻在自我实践当中,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将共同体所预持的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融合到了身体认知之中;(3)通过武术修习,将人不思而得、不勉而中的超越性自我释放出来,助人明心、见性、从容中道。在西方哲学家的阐释中,中国武术实质上就是一种"自我技术",这种自我技术体现了人如何把自己构建成为自身行动的价值主体和超越主体。通过阐释西方哲学家的中国武术研究,能够以他山之石克服国内武术研究的"庐山之蔽",对中国武术未来回归身体教育和实践哲学研究有着重要的镜鉴意义,也为我们的武术研究进入西方学术话语提供了研究导向。  相似文献   

19.
武功整复学是以解剖学、生物力学以及中医理论为基础,融合了我国传统武术、养生思想和西方身心学所建构的一套学说。其主要是操作者以内在劲力通过手法调理身体,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健身养生的功能。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探求它们之间密切联系。通过武术训练,可以提高操作者身体素质,增强气力,提高对身体觉知能力,丰富武功整复手法内容,具有促进武功整复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武术国际传播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探讨了评估机制引入的必要性及意义.同时,以评估学理论为基础,以传播学中涉及的主要因素为轮廓,以涉及武术普及、推广的相关因素为主体,建构了武术国际传播绩效评估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