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家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背景下,从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的教育价值观出发,纵观体育教育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于培养“专业素质突出的复合型人才”。遵循“目标统领内容”的原则,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必须走“优化”与“重塑”之路,即要体现卓越体育教师培养的卓越性,体现体育教师教育的实践性,体现社会需求的导向性,体现现代科技发展的前瞻性以及体现地方差异的特色性,以实现培养卓越体育教师所必备的专业知能、专业情意、专业思想和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2.
2008年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17号),继续深入贯彻《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双减”政策背景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机遇,剖析我国青少年俱乐部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推进策略。研究认为:“双减”政策背景下,国家政策的支持、教育理念的转变、社会发展的需要等是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现阶段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仍然面临发展容易受到制约和影响,缺乏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家-校-社”联动不足等挑战。提出推进策略:明确促进青少年体质发展目标,转变传统发展理念;强化学校主阵地,促进“家-校-社”联动发展机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构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标准化管理体系,以此保障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重心的转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现代体育科学教育有关理论分析认为,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重心,以素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为杠杆,应向“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注意个性化培养”、“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选用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评价方法”等几方面进行转移,以适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不仅要打好文化知识的基础,而且要打好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基础。文章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得多 ,学生练得少 ,致使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为此 ,笔者采用了以“导、学、测、讲、练”为程序新的教学模式 ,即“五步教学法”。  下面文以BookⅢ .Lesson5 4 ,“ChristmasDay”为例 ,谈谈“五步教学法”在阅读课中的应用。  一、导学  “导学”的目的在于揭示教学目标。“导”和“学”绝对不是分开的 ,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使“导”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到导中有学 ,学中有导。如讲BookⅢ .Less…  相似文献   

7.
黄江 《航空模型》2014,(5):24-25
笔者常年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任教,组织中小学生广泛开展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中国妇联、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教育竞赛和“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多年实践所取得的成果证明,模型活动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八荣八耻"与青少年冰雪运动员的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当前青少年冰雪运动员思想行为的特点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指出对青少年冰雪运动员进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提出了引导青少年冰雪运动员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措施,并从培养社会主义冰雪体育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高度,认为应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贯穿到青少年冰雪运动员培养的全过程,建立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依据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把青少年列为重点教育对象,并在教育过程中主张结合我国青少年的解剖结构特点,科学有效地进行体育教育教学,目的是使青少年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和行为规范,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其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为确保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体育事业长期突出发展竞技体育金牌战略,青少年体育竞赛体制存在“唯金牌论”、运动员文化素质欠缺等问题.在此方面,青奥会的创办理念和模式给我们以诸多启示,即青少年体育竞赛的焦点是突出运动员成就,终极目的是增强青少年体质,核心价值是文化和教育价值.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体制应回归体育游戏的本质,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彰显教育的宗旨和文化的功能,在青少年竞赛体制改革方面对青奥会的模式加以借鉴,大力完善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体制,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红色体育研学融入校园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提出融入校园思政教育的内在规律和路径消解。价值意蕴:红色体育思想助力青少年认清强国之真理;红色体育历程强化青少年坚信“四个自信”;红色体育信念崇尚青少年弘扬中华美德;红色体育理念提升强青少年认同感和自豪感。融入的内在规律:立足培养目标导向,认清“为什么学”;立足理想实践基础,把准“学什么”和立足制度课程衔接,做实“怎么学”。融入的路径消解:创建校内外红色体育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构建红色体育研学思政课程教育的复合生态模式和构筑红色体育研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青少年体育观发展的基本线是坚持青少年“健康第一”,根本线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不同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青少年体育观的时代内涵与具体形态,即以革命斗争为中心的军事体育观、以增强体质设为目标的生物体育观、以“健康第一”为基本的身心和谐体育观、以体育教育为指导的素质教育观、以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体育观。研究发现,中国共产党青少年体育观既有一以贯之的基本线与根本线,又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实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在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青少年体育观要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基本线与根本线毫不动摇,创新出青少年体育的新形式,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动自身向更现代化更科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体质健康关乎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中小学体育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双减”政策背景下,为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场域—资本—惯习分析框架,对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小学体育中孕育“强体、立德、增智、育美、尚劳”功能,具有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价值意蕴。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实困境体现在:学校分层体育位置边缘化,学校体育开展的资本保障供给不足,“唯分数论”传统惯习固化,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基于此,提出“双减”政策下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纾解路径:以提升学校体育场域位置为关键,不断提高青少年运动技能;以不断完善学校体育资本供给为保障,提高中小学生课后体育服务质量;以破除“唯分数论”传统惯习为导向,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性别意识视角下的中学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是民族前进和发展的根基,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是其合理的人格构建,以及良好品性形成的关键。中学教育作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教育过程中融合性别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对学生青春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组成部分之一,肩负着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三维健康观的重任,通过对中学体育教育方式、方法的探究并结合先进的性别意识教育理论和观念,认为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消除“别刻板”的教育方式,并在“无性教育”的基础上强调个性差异,同时,教学组织者和实施者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性别分班制度,如此才能使青少年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5.
这是第二次走进上海师范大学校园,第一次也是缘于青少年体育健康高层论坛活动。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2007青少年体质健康上海论坛”就在这里举办,来自全国教育系统、体育系统、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2010,(2):I0002-I0003
石家庄市桥东区教育局坚持“以体养德.以体促智”的体育教育理念.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实施“五个一”体育工程。即: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每所学校要建设一块快乐健身园地:每所学校建立一支传统特色的运动队:每所学校要研究一项体育科研课题;各学校每月要确立一个体育健康教育宣传主题。努力创建体育特色项目学校。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持续下降,文章在“双减”背景下研究如何进一步推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发展。文章分析了青少年体质健康现存困境与影响因素,提出要深化学校体育改革:(1)以学校为主导打破固有教育模式。做到“两个转变”即转变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做到“三个维度”即教师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到“教的扎实”、丰富学生体育活动,让学生“玩的开心”、优化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赛出水平”。(2)以家庭为辅导积极参与孩子成长。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参与孩子成长;家长要领会“双减”政策的深刻内涵,解放孩子的天性。(3)以社会为参与保障使教育力量最优化。充分发挥校外体育培训机构的优势,满足学生个性化、兴趣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积极鼓励孩子走向社区,养成运动习惯等有效路径来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的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多元化体系。总体看,可以分为体育系统培养、教育系统培养、体教结合培养和社会力量培养等四种模式或基本体系。即:①体育系统的“金字塔型”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②教育系统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一条龙式”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③中学一大学体育的“体教结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快乐体育”对学生体质影响的面面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体质健康的下滑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引发了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我们对现在实施的“快乐体育”进行反思很有必要。我们应该明确:“快乐体育”应当是“针对身体的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应该以完善人的身体为主要目标,提高人的体质,学校体育要真正承载起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提高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决策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8年12月,教育部国家教育督导团对浙江省中小学体育卫生教育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及国家教育督导团意见,浙江省教育厅调研组于2009年7月对浙江省武义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