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云支教”作为一项与新兴技术相伴而生的新型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兼具实现实践育人和助力个人发展的双重作用。体育“云支教”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知识,更要发挥体育教育作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在教与育的实践中实现和谐统一。该文以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筑梦体育人“云支教”实践团队为例,对开展“云支教”活动的重要意义及现阶段的实践现状进行分析,反思存在的问题,通过健全完善的选拔和培训机制、学习交流机制、跟踪评价机制、家校联动机制等措施,对体育“云支教”优化路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双减”政策的实质在于减量增效,让教育回归家校共育。体育家庭作业则有助于提升学生运动能力、形成健康行为、彰显体育品德,将“学、练、赛”一体化落到实处。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多项措施分析,对“双减”政策背景下基于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的体育家庭作业一体化合作模式的构建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3.
“双减”政策颁布的目的旨在从根本上释放学生学习压力,并将学校体育“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推至新阶段。如何最大化发挥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各自特色,实现1+1+1>3的育人效果,亟需深思。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析“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问题,提出相应改进策略建议。研究认为,问题检视:“家校社”体育认知程度浅显;“家校社”体育资源供给乏力;“家校社”合作机制条件欠缺。建议:觉醒认知意识,更新学校体育“家校社”三方教育观念;凝聚体质合力,整合学校体育“家校社”三方优势资源;融合信息技术,塑造学校体育“家校社”三方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4.
孙涛 《体育风尚》2021,(5):167-169
现今我国教育改革出现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千校一面”,大部分学校采用的办学模式乃至于教学模式都如出一辙,对此我国国务院和教育部对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进行了明确。从体育课程的角度来讲,必须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一项至两项运动技能,逐渐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模式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是从落实教育部提出的“要把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的高度来思考,并实事求是地判断和反思中小学体育工作的现状的具体措施,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学生健康管理体系,改善体育条件,规范体育竞赛,推广中学生体育工程,推动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学校体育》2020,(5):33-34
<正>2020年新学期伊始,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笔者所在学校体育学科积极构建"体育云课堂",实施在线教育。在"体育云课堂"创建之初,多采用教师讲授、示范,学生跟着视频学练的方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较差,没能真正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家长的关注,未能达成学习目标。经过实践探索,在"云课堂"基础上创建了"体育云擂台",创设丰富多彩的挑战内容,采用互联网+比赛的方式和富有个性化的评价机制,实现家校共育、  相似文献   

7.
邵逸诚 《湖北体育科技》2023,(5):461-464+470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社”体育一体化发展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仍面临缺乏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尚未形成稳定发展格局;发展目标缺乏一致性,长期规划路径不清;合作条件匮乏,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家庭和社区资源供给乏力,导致供需结构失衡等现实困囿。基于此,完善政策法规,构建保障体系;明确发展方向,促进信息共享;创新制度设计,制定评价标准;整合社会资源,激发主体参与等是“家校社”体育一体化发展的纾解路径。  相似文献   

8.
围绕学校体育长期以来“学科”化价值取向导致的学校体育过于偏重课程技术化、知识体系化和教学程序化,从而忽视了学生本体感受与个性化发展以及引发的教育功利化倾向等问题,提出在“双减”政策实行过程中,从“非学科”角度回归学校体育以体育人的本质,对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在个人成长性和社会适应性、教育方式的运动实践性和身体感知性、教育方法的个体差异性和项目技术“非阶梯”性、教育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等方面进行挖掘和拓展。并据此提出以中华体育精神浸润为目标、以具身性为依据、加强“家校社”联动、重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的“非学科”视域下学校体育以体育人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效果,关系到国家大政方针,关系到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文章旨在了解大学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状况,扬长避短,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和提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如下:多数学生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涵义,并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口号熟悉;学生体质监测方面,有完备的器材、完善的记录、严格的程序及通报制度,测试人员组织管理有序,操作熟练,但态度一般;课堂教学很好地贯穿体质测试项目,学生能掌握1—2项运动技能,并且多数学生能够每天坚持30分钟体育锻炼;学校及学校体育社团有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及节日,学生活动内容以跑步、篮球和排球为主。建议加强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改善测试人员态度,培训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建立学生锻炼监督、评价机制,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建设,拓宽学生体育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的号召,落实好学校体育“第二战场”的新要求,促进学生具有体育锻炼行为和家校体育共育,北京教育学院体育学科“卓越计划”项目组与《体育教学》编辑部于2022年1月9日晚7点联合举办了以“如何设计‘简单、有趣、有效’的寒假体育家庭作业”为主题的线上论坛。  相似文献   

11.
贾遇珍  郭鹏  张光宇 《新体育》2023,(18):68-71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1]核心素养渗透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中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以学生为出发点,以最终的育人为目标,在新课标的导向下将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结构体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相结合,“以人为本”(首先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构建满足学生需求的体育教学模式,把握课程性质,聚焦课程理念,明确课程目标、研读课标、精准教学、家校合体、兼顾成绩、重视素养、关注生成,使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基本健身技能和喜欢的运动技能,通过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手段、实践练习及竞赛活动、教学评价等,探索“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从体育精神中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从体育训练中提炼品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2.
《体育师友》2019,(2):73-75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对比法和数理统计法在初中开展了"家校联动"体育教学活动实践研究,结果发现:"家校联动"体育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建立健康的体育行为;"家校联动"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行为各指标的影响有差异,目前广州市初中学生正确的体育活动价值取向比例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13.
邢娟 《体育教学》2023,(S1):110-11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的发展,学校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体能教育越来越重视。在对体育的教育教学改革中,随之而来的还有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例如“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模式的运用。在“一校一品”体育建设过程中,主要是发展和培养小学生良好核心素养能力,根据小学生本身的身心特色和现有水平,通过“一校一品”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做到分层次进行教学。因此,本文对“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模式的认知盲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阐述,并且提出优化路径与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快乐体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氛围中生动活泼的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根据“以人为本”理念,在体育教学采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个性,体验练习快乐;利用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心理快乐;评价体系多元化构建,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等。为学生创设多种条件,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激发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真正品尝体育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双减”政策的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内容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作业与校外培训的减少使学生体育运动的时间与空间得到了增加。本文对“双减”政策提出后家校合作助力体育家庭作业的落实进行详细阐述,有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提升、身体素质的强化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孙青 《体育世界》2010,(4):49-50
新形势下,执行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学体育教育,要坚决执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运动为载体,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然而,审视我们现行的学校体育竞赛机制和竞赛内容,与不断发展的现代体育运动很不协调,许多方面有悖《新课标》和新形势。本文分析学校体育竞赛改革的必要性,构想了一种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节、安全教育相结合的,小型多样经常的体育竞赛模式。  相似文献   

17.
《体育师友》2019,(3):70-72
通过"家校联动"体育教学活动模式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模式对学生"初二现象"产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对比研究,着重从学生学习社会因素的与同学朋友关系、与老师家长关系、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四个维度和青春期学生的情绪、行动、个性和交往等四个方面表现进行探究,分析"初二现象"产生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匡敏 《精武》2013,(36):63-63,65
本文简述了家校合作的意义(即中学体育家校合作教学有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学体育家校合作教学对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培养起着促进作用、中学体育家校合作教学有利于家校双方更全面和更客观的了解学生,有利于学生发展、通过中学体育家校合作教学可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等),并根据多年基层体育教学实践对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希望可以对中学体育家校合作的顺利实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探析“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联动发展的背景、价值和路径,旨在为“双减”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联动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的联动发展有利于延伸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功能;有利于实现三位一体的全视域体育教育。为了最大限度挖掘体育联动发展的核心价值,提出了提升生命健康认知,树立正确的家校社共育意识观念;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体育资源优化配置;依托“双减”大背景,搭建家校社体育联动平台;构建良好的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联动发展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国华 《精武》2012,(17):92-92,94
新体育课程需要新的评价理念与之相适应,也需要建立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真正能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本文的评价方案虽说在某种意义上有甄别与选拔的功能,但它同课程评价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只是试图通过施行校运动员等级制“晕轮效应”能为体育教学课程评价改革提供有力保证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为促进学生自我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正确认识评价体系的建立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