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校体育信息来源于学校体育实践,服务于学校体育实践。它可为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服务,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一、学校体育信息的收集内容凡是反映本校体育工作,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字信息和声像信息,以及能够指导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研究和调查方法,从大众传媒与人这一普遍互动现象发现,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和体育素养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提出学校体育领域里体育教育应与大众传媒相结合的整合教育思想。同时,指出了当前大众体育信息的内容、形式方面对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关于体育信息资源利用和整合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信息化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如何实施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作者以宽广的视角。结合体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围绕着信息资源整合的问题,对如何利用信息资源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提出了信息利用的基本过程、体育信息利用的5个层面和信息整合的3种模式的概念模型,对体育信息化的进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CNKI可视化分析功能,结合从文献中提炼的指标,发现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将体育和大学生作为两个整体指标来分析。在不同研究阶段,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大学生接触媒介体育信息的动机、时长、频率和内容指标基本没有变化,仅接触途径指标变化明显。传媒体育信息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以积极、正面影响为主。成果数量呈波浪形上升趋势,合作研究以两两合作为主。大众传媒体育信息的分类、内容质量、互动评价、商业化运作对不同社会阶层、专业、年龄、性别大学生的影响及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创新将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导向。  相似文献   

5.
学校篮球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在信息化发展的新特征,标志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笔者根据实践经验,以篮球教学为例,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对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学校篮球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学校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6.
赵亚兵 《灌篮》2021,(3):76-77
大数据技术的诞生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推动了高等院校各个专业的信息化建设。然而,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背景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专业教学的信息化建设效果还不显著,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并不能够跟上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全面改革优化的步伐。本文以大数据技术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所展现的作用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大数据视域下高职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的特点以及优化方向,找寻大数据视域下高职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的优化途径,进而推动高职体育教育的信息化发展进程,实现体育教育管理与服务的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和各界对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体育作为教育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信息化的建设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发现我国体育信息化建设存在体育信息化建设区域差异性突出、体育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有待提升、体育信息化建设性专业人才匮乏、体育信息化建设标准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体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策略:加强体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深度融合信息化安全技术、创新复合型专业人才体系、健全标准制度与强化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8.
把信息素质教育提到议事日程是教育信息化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提出的新要求,是改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质现状的需要和培养适应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型体育师资的关键。本文就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目标与内容浅谈一些构想,籍以更好地推进体育教育专业信息素质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信息化对体育教学的作用,为进一步落实北京市东城区信息化体育教学工作,由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6所学校建设智慧信息化体育教学共同体。经过一年的工作研究,东城区搭建智慧操场可视化平台,运用“日运动负荷”数据促进学生有效锻炼和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实现共同体信息共建共享,构建体育教学智能指导应用系统,推动共同体集群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传播辅助体育教学是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本文在分析体育多媒体资源建设及教学应用优势的基础上,对大学体育教学多媒体资源库的内容体系、建设途径、系统设计和教学应用实施策略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校体育结构,是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改革面临的严肃、认真的研究问题。学校体育要求教学从竞技化转向素质教育为核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理论的指导,教学过程缺失准确的定位。把学校体育标准构建纳入教学之中,确立切实可行的体育标准,实现学校体育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本文表明了奥林匹克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的观点,以及将奥林匹克教育引入学校体育教育在对学校体育教育本身、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方面的作用做了系统的阐述,并对奥林匹克教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其发展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及内容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目标及内容体系的改革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通识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是所有大学生应该接受的教育。旨在运用通识教育理论来研究和探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现状,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为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和培养创新性体育人才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At latest in the upper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E) offers opportunities to deal with games and sport not only in a motor but also in a cognitive manner. The present paper asks if and under what conditions an instructional design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E promotes meaningful learning and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t brings out the less considered cognitive learning potential of upper school PE and advances hypotheses about their occurrence. The results of the empirical study show that pupils in upper school PE already use learning activities that promote meaningful learning. It also shows that meaningful learning activities are restricted to a self-regulated and intrinsic learning motivation. Intrinsic learning motivation itself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pupils’ academic self-concept in PE.  相似文献   

15.
The main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analyse, through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photographs, how bodies with and without disabilities are represented in secondary Spanish physical education (PE) textbooks. Only 10% of the photographs portray bodies with disabilities. Bodies with disabilities were fully engaged in adapted sports activities, while bodies without disabilities were engaged in a variety of physical activity domains. Our results showed a step back in the general construction of an environment that resp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personal identity and reflects the new human rights-based approach to educa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at the visual representation in the education contex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fference, our research updates the dominant discourse about ability in the school setting. In conclusion,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materials could help to promote discussions about alternative discourses on body diversity in schools and particularly in PE.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博 《体育学刊》2001,8(6):28-30
通过献资料、理论分析、对比等方法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学校体育与学校健康教育的结合,是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方向,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学校体育的科学地位具有特殊意义。学校体育与学校健康教育结合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更新现念、提高学校健康教育效益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对高校体育资料室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社会对高校体育资料室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高校体育资料室的实际情况,在分析目前体育资料室的特征及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应用网络及媒体高效获取情报信息,以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归纳演绎法等,对有效教学的内涵进行了诠释,提出了建构《学校体育学》课程有效教学框架的基本思考和有效教学框架的设计步骤,旨在为提升《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满秀  卢玉 《四川体育科学》2005,(2):113-115,12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分类、选择以及对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建设的认识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Girls’ identity constructions are influenced by the dominant sport, health and beauty discourses in their society. Recent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sport and health discourses embedded in physical education (PE) compete for influence. Some of these studies have illustrated how these discourses inform girls’ social construction of body ideals and femininities, as well as their choices among physical activities. Our purpose in posing the question, ‘How are girls’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PE influenced by current fitness and sport discourses?’ is to explore their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how they negotiate within the PE discourse as embodied subjects, as well as how they use their body as an object of display. This study is based on fieldwork among 10th grade students (15-year-olds) in a school in Oslo, Norway. The methods used include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formal conversations with the students and two group interviews. We hope that our findings concerning how sport and fitness discourses influence the students’ concepts of both the ideal body and their choices among bodily activities in PE will contribute to the debate on the future of PE. In particular, the girls’ embrace of the fitness discourse in PE is relevant to a question of great current concern: How should schools and PE teachers meet and relate to the fitness discours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We believe that if left unchallenged and permitted to deepen its influence on PE, this discourse may well ensure that body modification becomes the primary purpose of 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