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7 毫秒
1.
孟浪  赵鉴 《冰雪运动》2010,32(4):13-17
高原训练是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探索高原训练对速滑运动员红细胞变化和机能的影响,提高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的能力,缩短我国速滑运动与冰雪强国的差距,促使我国速滑运动更加广泛地采用高原训练作为提高速滑运动员基础能力的有效途径。采用海拔l 917 m高原对速滑运动员进行陆地训练,结果表明在5周的高原训练过程中,以及结束高原训练回到平原的1周内运动员的(RBC)和(Hb)比高原训练前均有显著提高;在回到平原的第2周内,运动员的RBC和Hb比高原训练前均有明显提高,表明参加高原训练有益于提高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2.
高原环境下对足球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的影响及营养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品鑫 《体育世界》2010,(10):41-42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结合高原训练对足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中生理机能方面的变化等特点,同时在营养恢复方面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旨在改善有氧耐力训练方法,提高足球运动员耐力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原训练逐渐成为提高耐力项目运动能力的主要训练手段之一。国内外许多实践及理论研究均证明平原耐力性项目运动员通过适宜的高原训练后,可以明显提高运动员的VO2max、ATV、Hb等。但在对世居高原耐力性运动员的高原训练的成功经验却较少,尤.其对在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系统观察鲜为报道。.本文则主要对10名世居西宁(海拔2260m)的中长跑运动员进行2260m-2630m交替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测试。测试是以跟随训练追踪测试生理机能,系统观察世居高原人在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机能变化规律,以便为其高原训练的计划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原训练可以改善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提高速度耐力性项目的竞技水平。本文论述了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心肺功能和血液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亚高原训练对优秀拳击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海拔1 600 m的亚高原训练是否会对拳击运动员的体能和机能产生影响,以进一步挖掘我国拳击运动员的内在潜能及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拳击运动员的体能问题.方法:以国家集训队16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海拔1 250 m(贵州清镇)、1 600 m(内蒙古武川)的亚高原及下平原(河南郑州)后的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身体机能等指标进行系统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1)亚高原训练对部分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及无氧乳酸供能能力改善有帮助;2)1 600 m的海拔高度更有利于调动拳击运动员的无氧糖酵解供能能力,提高拳击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3)在亚高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提高拳击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有帮助.结论:1)亚高原训练对拳击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及体能和机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并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2)有针对性的亚高原训练可以作为提高拳击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选择手段.  相似文献   

6.
戴成 《中华武术》2020,(4):23-24
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包括身体形态、机能、专项技能、心理以及运动素质等方面的训练。训练方法一般包含有氧耐力训练和无氧耐力训练两个方面,通常情况下足球运动员在进行有氧耐力训练时常用的方法有重复训练法、交替跑法、高原训练法以及持续负荷法。无氧耐力训练下对运动员的耐力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7.
高原训练是利用高原环境的低氧和运动缺氧的双重刺激,提高耐力性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生理机能,是耐力性项目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训练方式。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竞走国家队运动员备战2016年锦标赛前亚高原训练期间的训练负荷安排进行探索,结合晨脉、血红蛋白、血乳酸、尿蛋白、血尿素等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监控,来分析身体机能指标及其特征,明确其代谢属性,发现影响其运动成绩的敏感生理指标,摸索亚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最佳比赛时间,旨在探索优秀竞走运动员高原训练和下高原后的赛前训练的普遍规律,进一步为优秀竞走运动员亚高原训练机能监控和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从各项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整个备战期运动员身体机能处于较好状态,说明此次备战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邱俊强 《中华武术》2008,(10):17-19
自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后,高原训练开始逐渐流行。高原训练手段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提高耐力,促进恢复均有一定的效果。竞走项目是以有氧耐力为主的运动项目,曾有多名竞走运动员采用高原训练手段在比赛中获得佳绩。如奥苏利万、弗朗西斯科、弗尔南德斯、迪克斯以及陈跃玲、王丽萍都曾采用高原训练手段,来提高竞技能力。此外,一些国家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优势,本身具有进行高原训练的有利条件,如墨西哥、美国、中国等,对于发展竞走项目有着独特的优势。如世界杯冠军黎则文、世界杯亚军虞朝鸿、墨西哥竞走运动员悉尼奥运会50公里铜牌运动员桑切斯均为世居高原的运动员。目前,高原训练手段已经成为竞走项目训练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很多国家开始使用模拟高原手段如低氧帐篷来获得高原训练效果。随着很多高原训练基地的先后建立,竞走项目的教练员、运动员以及科研工作者对高原训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高原训练手段如同其他高科技手段一样,成为训练的有效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高原训练的意义高原训练能直接刺激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员耐力,增强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因而是有氧训练的一种有效手段。中长跑通过高原训练,通过外部环境对运动员施加一定的压力,让心肺功能得到提高,是训练成败的关键。但是,缺乏科学性的高原训练,非但不能起到好的作用,反而可能对训练、运动成绩产生负面作用。因此,在现代竞技体育训练中,应该做到高原训练科学合理,能够对提高运动员的机能水平起到积极的和正面的作用。以上所说的高原是从海拔1600米至2400米,其中海拔1800米——2300米为最佳高原训练高度。  相似文献   

10.
中长跑的高原训练在我国已经开展好多年了,近些年国家长跑队和各省市的中长跑队伍继续着高原训练的历史。众所周知高原训练有助于提高耐力运动员的奔跑能力,通过高原训练提高训练难度,利用高原缺氧的环境来达到生理内部负荷的改变,从而实现运动能力的提高。再通过平原训练的过渡,进一步提高运动员专项跑的能力,进而提高专项成绩,这是高原训练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1.
高原女子中长跑运动员海拔2260m~3150m地区交替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马福海 《体育科学》2000,20(6):34-37
对7名世居高原2260m的女子中长跑运动员,选择海拔3150m作为更高梯度进行交替训练(6周8次,每次24h)以及下平原训练(3周)的研究,测试结果显示:经海拔2260m~3150m交替训练后,VO2max、ATV以及血象值有所提高,表明有氧能力是到提高,经高原交替训练下到平原,在运动能力和某些运动生理指标上,平与原运动员和未进行高原交替训练的相比,存在着时态上的差异。高原运动员经交替训练下到平原  相似文献   

12.
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不同海拔地区交替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 12名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为期 14周的高原(2260 m)~高原(2634 m)和两次高原(2260 m)~平原(396 m)交替训练的研究。训练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不同海拔地区交替训练,对增强其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都有积极的影响。从本次训练的生理效应来看,高原~高原交替训练好于高原~平原交替训练。  相似文献   

13.
血乳酸监控速度滑冰长距离项目运动员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王福利 《冰雪运动》2007,29(4):16-18
目的:利用血乳酸进行速度滑冰长距离项目运动员个体化训练特征的研究,为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血乳酸测试法、专家咨询和查阅相关资料等研究法;结果:通过分析滑行速度、血乳酸值与脉搏之间的关系,控制训练过程,使运动员比赛成绩得到有效提高;结论:把握滑行速度、血乳酸值与脉搏之间的关系,能使有氧、有氧——无氧和无氧训练有机结合,并形成符合项目规律和运动员特点的最佳配比,能够有效促进运动员耐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高原训练对男子中长跑运动员血清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为了探讨高原训练对血清激素的影响,本文系统观察了6名世居平原的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高原训练组)进行4周高原(1917米)训练前后血清睾酮(T),游离睾酮(FT),皮质醇(C),T/C比值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并与12名世居高原的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的数值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5.
吴玉彪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5):474-474,473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和比较法对国家皮划艇队备战伦敦奥运会时运用血乳酸监控训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血乳酸在多种训练中的运用结果,研究认为不同距离水上训练后的成绩和血乳酸的变化结合分析可准确评价运动员机能水平,可找到相关性较高的训练距离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优秀女子长跑运动员高原训练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原训练是我国长跑、马拉松项目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如何更加充分地利用高原自然环境,进一步发挥高原训练效果,提高高原训练的成功率,还需要不断探索。一个完整的高原训练过程包括平原大运动量训练阶段、高原大强度训练阶段和赛前平原大强度训练阶段3个部分,应妥善处理三者之间的负荷关系。  相似文献   

17.
高原运动员不同海拔高度训练对血象值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7名世居高原(海拔2260m)的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在高原不同海拔交替训练的后期与前期5项血象值比较中,观察到积极的代偿性改变,Hb、RBC、HCT和MCV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到平原后,由于氧环境改变及训练负荷安排等因素的影响,致使Hb、RBC、HCT和MCV在前10天连续下降,随着运动员对环境的适应及训练负荷的调整,5项血象值回升。  相似文献   

18.
对少年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能力训练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在多年的训练实践中,对少年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能力训练进行了探索,提出要培养速度较高水平的中长跑后备人才首先必须在速度能力训练上下功夫。强调了在发展速度能力中应以短为主,长短结合,而且不能脱离中长跑特点的速度;速度训练应贯穿少年中长跑训练的全过程;阐述发展速度能力、专项训练强度以及速度耐力在中长跑训练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了耐力跑训练要有一定的速度来约束,抓好训练中的“速度节奏化”技术对培养高水平中长跑运动员所具备的长时间高频率、快节奏的奔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中长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收集了有关专家对中长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成果,对中长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综合归类、分析和研究,研究目的在于丰富中长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为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时保证质量、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长跑运动的能量供应规律及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运用运动生化的理论,对中长跑运动的能量供应、营养储备和供给进行了科学的研究,阐述了中长跑运动能量供应的规律及生化营养基础以及针对生化供能特点进行营养补给的原则和方法,旨在为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供能能力和机体能力提供训练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