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大志  谷鹏 《体育科研》2021,42(4):68-74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体育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呈现高频化、复杂化趋势,认为其出现了新的时代特征:新媒体引爆,主流媒体跟进;呈现出多维度的体育舆论场;随信息前置快速流变;体育网络舆情极易走向“后真相”。为了加强体育舆情监测,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运用跨学科思维,提出体育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加强体育事件网络报道的议程设置;加强多维度体育舆论场建设,平衡话语权与价值观;构筑法治化的网络舆情监管体制;以体育事件为中心,澄清真相,凝聚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心态分析视角,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网络舆情与球迷群体性事件的关联性、产生机理、表现与应对策略进行研究。认为:网络舆情与球迷群体性事件有着一定的关联,原因在于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民众表达意见和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网络媒介传播的舆论叠加效应促使矛盾加剧,为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创造了条件;特殊场域下群体极化现象和虚拟场景的出现引发了球迷的群体性事件。研究进一步认为:不良社会心态是引发球迷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动因,不良社会心态主要涵盖对待胜负的非理性心态;群体怨恨心态的移植;焦虑与质疑的社会心态三个方面。建立网络舆情与群体极化的预警机制对球迷群体性事件进行预警;构建针对球迷的心理疏导、咨询与意见表达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促进体育市场化进程,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和竞赛环境;适时、适机介入社会控制力量对球迷群体性事件进行有效控制是应对球迷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的狂飙突进给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探索新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变化及应对,对于促进体育网络舆情健康发展、助力网络强国和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研读、对比分析等方法,在对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实质把脉的基础上,对新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变化进行了剖析,并从价值层面提出了应对之策。研究发现: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实质上是一个围绕意义展开话语权争夺的隐含力量关系的公共空间;在新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理念上呈现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互动,结构上呈现出从渐进式变化转向结构性突变,话语表达模式上呈现出多元媒介话语样态融合的新变化。最后从话语互联、话语互通和话语互信三个层面构建了一个多元主体话语互动范式以应对当前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大型体育赛事通过新闻发布会进行新闻宣传,是新闻话语的社会实践和建构过程,具有推广体育文化、宣传体育理念、提升举办国形象、增强体育话语权的现实作用。本研究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39场新闻发布会的文字实录为语料来源,从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分析提炼话语特征。话语特征表现为政府、组织和媒体作为新闻发布主体协同发声,奥运、城市和赛事等新闻发布主题多元直观,话语句式、词汇使用建构意义,克服语境差异积极建构新闻话语。以举办国为视角,提出大型体育赛事新闻发布会通过构建多元主题回归体育赛事话语叙事本源、通过呈现大众情感消除语境差异和讲述赛事故事、通过展示国家形象增强体育国际话语权等话语建构策略,旨在积极正向地进行赛事新闻宣传,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提升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5.
从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的内涵出发,阐述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的价值,分析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的困境,提出完善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法律法规,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机制和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公民危机意识教育和应急能力培训,健全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保障体系和补偿制度,从而加强对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科学》2017,(1):58-64
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与受众信息承载形态催生了网站商业化运营模式。网络体育信息传播具有极强的公共表现形态,在传播和受众群体的构成上呈现较强的年轻化特征,呈现直观、简洁的表达形式,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信息容易被认知,呈现较强传播效力和传播效果,体育信息传播所带来的舆论极化主要动因在于信息窄化现象和带有主观色彩的评论容易促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网络体育信息发布的媒介主题由过去的"权力代言人"向"黑幕揭露者"转身,致使舆论发布偏向负面事件。体育信息传播中的舆论极化现象表明:舆论引导机制在于提倡逻辑劝服,对网络传播中的敏感体育事件进行典型报道;积极进行舆情分析,以体育事件发生的事实为基础对网络体育信息所涉猎的具体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对网络体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虚假事件和极端言论进行舆论引领和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7.
彭露露 《体育风尚》2020,(1):217-217
在国际体育赛事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官微的报道对网络舆情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以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新华社的官方微博对"孙杨领奖事件"的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探究三家主流媒体的官方微博在体育赛事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传播和引导中的作用,并为主流媒体在官微平台传播社会议题和引导社会舆论提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舆情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宣传指的是通过各种事件的刺激产生的互联网传播对人们事件认知和情感态度的综合。网络舆论宣传和网络监管不到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重视网络宣传和舆情监管工作,是新时代加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社会化媒体时代,技术赋权让“个体媒介”成为群体传播的节点。在体育舆情传播过程中,基于趣缘形成的体育迷群的“微表达”容易在移动互联空间形成圈层共鸣、情绪感染、群体偏见、全民狂欢,引发不同立场、观点群体之间的情感隔阂与意见对立,影响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外部舆论环境。面对社会化媒体背景下体育舆情的传播偏向,应通过多元主体的交流互动和协同合作实现全程引导与深度治理,为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劲舆论动力。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体育话语,代表着某些群体的权益。结合当前我国体育发展面临的形势,演绎出我国行使体育话语权以谋求大多数人、大多数国家的体育利益,维持世界体育发展新秩序为目的。我国体育话语权建立在坚实的体育发展实力、科学的体育话语体系、坚定的体育话语自信、正确的体育话语立场、逐渐成熟的话语表达时机的基础上,但当前我国体育话语权有效发挥不足,主要存在国内体育话语质量不高、体育话语表达途径单一、体育话语能量有限等问题,需要采取改革我国体育发展方式,提升体育话语权的质量;增强民族体育话语实力,拓展体育话语表达途径;树立话语权威,打造强势的话语符号等措施,增强我国体育话语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全面抗战爆发后,迫于抗战形势和局势需要,中国共产党以"服务抗战"为目标在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量"普及体育"的实践,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动员探索。以晋绥抗日根据地体育舆论宣传史料为基础,充分梳理其体育社会动员体系,认为晋绥抗日根据地体育社会动员主要经历了"理念导入、兼容并包"的发展历程,通过"强健军民体魄、建构体育身份、发挥统战功能"的体育社会动员目的,形成了"体育领袖塑造、动员场域构建、时间节点挖掘"的体育社会动员机制,以"标语口号、报刊册子、街头诗歌"三种具体形式进行具体形式的动员,成功转化为"激发抗战意识,凝聚体育认同" "促进军民融合,培养革命精神" "强化身体行动,鼓舞全民练兵"的社会动员效果,进一步促进了根据地军民体育理念的生成和转向。  相似文献   

12.
竞技运动是现代社会中最具社会性的体育形态,是比赛性的体育活动。发展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出发,从社会文化土壤、制度保障、大众生活参与等三个方面反思了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存在的文化缺失问题,并从体育强国战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精神信仰认知的高度整合和确立中国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的文化使命,最后基于文化缺失的问题和文化使命提出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3.
竞技运动是现代社会中最具社会性的体育形态,是比赛性的体育活动。发展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出发,从社会文化土壤、制度保障、大众生活参与等三个方面反思了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存在的文化缺失问题,并从体育强国战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精神信仰认知的高度整合和确立中国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的文化使命,最后基于文化缺失的问题和文化使命提出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新冠疫情增加了逆全球化趋势,疫情防控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成为当前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2022年北京冬奥会作为后疫情时代中国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之一,是提升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改善国家形象的重要机遇。基于此,结合当前全球疫情背景,从国际关系、国际舆论、国内发展状况等角度综合分析了北京冬奥会国际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从国际传播战略和国际传播实践策略两个层面出发,提出战略规划和策略实施的具体路径,以期提高体育国际传播效果,增强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构建国际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大众体育在社会和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大众体育,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发展水平仍然不高,这必然影响到大众体育在构建社会和谐中的作用的发挥,因而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民众个人广泛参与,共同推动大众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探究《人民日报》女排精神媒介记忆的话语建构。研究发现,《人民日报》中的女排精神媒介记忆是由多元话语组成的多维图景,通过与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话语的联动,推动女排精神媒介记忆向普适化社会记忆的转化。《人民日报》借助多重语境表征赋义女排精神,对接过去与当下。同时,基于媒介话语赋予女排精神以正当性的地位,使其作为一种内化的意义实体进入国民意识和社会记忆。未来官方话语建构女排精神、中华体育精神的实践取向包括:在建构共同体想象的同时,关照个体的体育记忆;形成依托体育话语又超越体育本体的话语建构路径;赋予其正当性地位,并把握历史与当下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论改革开放30 年体育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论述改革开放30年体育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与贡献。具体表现在:体育对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起着巨大的作用,女排拼搏精神永远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三大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积极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同时体育对增进友谊,加强交流,促进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体育将积极、主动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作贡献;北京奥运的申办和举办——成为改革开放30年发展史上新界标。  相似文献   

18.
立足新时代提升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求,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通过追溯梳理话语、话语权以及话语霸权等相关理论的历史渊源,探寻新时代我国体育话语权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发现:提升我国体育话语权,在理论逻辑上,构建适当的体育话语文本是基础,利用社会化媒体营造话语共识是过程,而将话语共识演化为体育规则是构建体育话语权的最终目的。在实践路径上,一是要夯实体育话语基础,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话语文本;二是重视国际体育传播能力建设,营造体育话语共识;三是参与建立体育规则,着力提升国际体育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