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校体育竞赛改革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健康第一”的思想探究了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竞赛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的措施。即要充分挖掘体育竞赛的思想性,体育竞赛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体育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遵义市中学体育竞赛训练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遵义市体育竞赛训练受物质保障,组织、管理,建设、训练和外部环境等因子的影响。建议加强体育竞赛训练的组织与管理;整合师生资源,打造体育特色学校;积极寻求训练经费来源、开发可用场地;提高教师训练能力;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  相似文献   

3.
试论如何欣赏体育比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规模日愈庞大的体育竞赛被世人所瞩目,体育欣赏已是体育审美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本文从运动竞赛的涵义,解读观赏体育竞赛的意义,并探讨了如何欣赏体育竞赛,以及培养观众体育欣赏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现代人的体育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行业特色大学的学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沟通能力、体育竞赛态度等内容以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行业特色大学学生在竞争意识、合作精神、沟通能力以及对体育竞赛态度方面无明显差异;中等分数所占比例较大,且平均分数不高,尤其是竞争意识的得分更低;大学生对体育竞赛态度与竞争意识、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均存在极为显著的正相关,尤其是体育竞赛态度与竞争意识的相关系数达0.8以上,即有着非常高的相关性。因此,搞好学校体育竞赛工作是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沟通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体育竞赛与奖励的合理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竞赛是体育运动的基本特征,这是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和体育运动作为组织化的社会文化方式决定了的。本文探讨了体育竞赛与奖励的关系,作为奖励方式的奖牌的全部意义是对能力的确认,因此它们本身只是一种象征。最后提出:体育竞赛的奖励是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竞赛是一种特殊的体育活动形式,是学校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体育竞赛不是课堂教学任务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培养学生不可缺少的教育过程,学生通过体育竞赛充份地运用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动作技能、技术、体育基本知识、个人战术和集体的配合……。体育竞赛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和优良的个性品质,表现出团结友爱、集体主义的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学校举行的各种体育竞赛,均应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征,无论进行什么项目,多大的规模,都要认真对待,将教育与身体保健融为一体。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竞赛时,应考虑以下几种关系。 1.体育竞赛应和学生掌握的运动技术、技能水平相适应。 2.体育竞赛应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相适应。 3.体育竞赛应与教学方法和组织能力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正> 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它对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课外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组织体育竞赛和裁判工作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突出中师竞赛的师范性,我们进行了尝试性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一、注重体育竞赛的群众性体育竞赛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为改变以前只有少数学生参加比赛的状况,我们采取了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多数学生参加各项体育竞赛的办法。其做法是: 1.田径比赛各班报名的运动员不得低于全班人数的60%。 2.单项比赛,如跳绳、踢毽子、队列比赛等均以班集体为单位,要求全班学生必须参加(学校批准请  相似文献   

8.
遵义市中学体育竞赛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遵义市中学体育竞赛训练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训练缺乏系统的组织与管理;运动队少,训练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经费严重短缺、场地不能满足需要。教练员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加强体育竞赛训练的组织与管理;整合师生资源,打造体育特色学校;积极寻求训练经费来源、开发可用场地;提高教师训练能力;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体育产业在不断发展,体育竞赛的数量与规模越来越大。体育竞赛由于其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存在多种多样的风险,而这些风险的存在又必然会给体育竞赛的成功举办带来诸多不利后果。通过对体育竞赛风险内涵、特征与分类进行分析,提出体育竞赛风险管理的对策,为减少体育竞赛风险的发生,加强体育竞赛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学生 《精武》2011,(A1):37-3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高校校内体育竞赛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指出北京市高校校内体育竞赛存在对体育竞赛认知程度不够、体育竞赛的参与情况不理想、体育竞赛的组织机构不够完善、体育竞赛的开展内容不能满足需要等问题,提出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体育竞赛和运动训练、体育课相结合;体育竞赛的竞技性和休闲性、娱乐性相结合;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学生的体质健康出现下滑的状况,对西方的运动教育模式进行总结,发现学生在参与体育竞赛的热情远高于常规的体育课,学生对体育竞赛的兴趣更加浓厚,而对于传统的三基教学模式,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不仅不够高,并且不能很好地保证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学习的整体效果不佳。而体育竞赛在学校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特点,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树立自信心。本文从体育竞赛的促学、促练、促育三个方面进行探析,找到体育竞赛在教学实践中课堂内外一体化改革过程中的良性作用。通过对体育竞赛核心价值的分析,为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竞赛提供理论依据使体育竞赛在学校体育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通过确立终身体育为高校体育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强化学校的体育基础建设,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等措施来促使学生在高校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改革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联系高校体育的实际,剖析终身体育思想给高校体育改革带来的影响,提出要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必须贯彻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运动文化反映了社会的主流价值,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同时参与运动、体验运动文化也是个人走向社会化的一个纽带。学校体育课程该如何通过对运动文化的特征分析,对竞技运动进行复制和改造,并运用到学校中,为学生在类似真实社会运动文化模式的情景下提供广泛的、平等的、有教育意义的运动经验,培养学生成为有运动能力的、有运动文化素养的和热情的运动者。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运动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针对目前普通高校校运会项目设置、竞赛形式、组织管理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普通高校校运会应结合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和大学生知识能力的特点,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以学生为拳、以培齐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现代高校体育教育确立了以“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高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高校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运动兴趣,习惯和运动能力,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课内外一体化”教育模式将课堂教学延展到课外,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是实现“终身体育”思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开始围绕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高校传统的竞技运动教学内容,篮球依然是高校学生体育活动中最热衷的项目之一。而篮球教学一直以来过分强调以传授运动技艺为中心,出现了学生爱打篮球不爱上篮球课的现象。因此,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从思想到方法都需要改革,使得高校的篮球运动更好的发展,并使高校竞技篮球开展得更为专业化。从普通高校竞技篮球的教学为出发点,从篮球教学的教学方法、篮球训练和比赛的运动员心理以及篮球运动伤病的预防等几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社会激烈竞争的背景下,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很是严峻,文章从就业的角度分为就业能力、就业观念、就业渠道三个方面加以探讨社会实践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作用。结果表明,社会实践能很好地促进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改善学生的就业观念,增加学生的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9.
大学体育生活本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的体育教育,应该在"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下,把体育作为生活元素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大学体育回归生活,形成生活化体育的教育理念,确立"欣赏"和"参与"并存的教育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意识,使得大学体育的授课形式和教学的手段及方式走进学生生活,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在对运动教育模式的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从6个方面对其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实施进行可行性分析:运动教育模式促使大学体育课程成为有机的整体;大学体育课程结构体系给予运动教育发挥的空间;培养学生运动特长和体育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社会适应性;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并提出以运动教育模式建构学校的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