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运动能力具有可塑性,是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培养的。通过培养,不同个体能力形成的速度会有所区别,能力表现的强弱也有所不同。运动能力的培养,需要打破仅停留在运动技术、运动技能培养层面,注重学生各种运动能力形成的目标导向。其中,形成基本运动能力,能为日常生活、专项运动奠定坚实基础;形成专项运动能力,能为竞技比赛、终身体育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本文调查研究了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实习阶段6—8周的实践工作和参与运动训练的实际教学。结果显示:实习期间,在体育学校以及运动队实践的同学,既对理论知识的可操作性进行实践,又促进理论知识更深入地掌握。并参照对比其他学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议今后可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组织形式,安排不同的实习内容,循序渐进地培养我校运动训练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运动训练工作的理解,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3.
协调能力作为运动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运动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对于武术这种难美类运动项目,其作用尤为突出。文章主要研究武术套路运动协调能力的特殊表现,探明如何培养武术套路项目的专项协调能力,以促进运动能力的培养,提高专项水平与运动成绩。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以及综合分析的方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武术套路运动的运动特点和本质特征,研究协调能力的外在表现。结果表明了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在运动中有其特殊表现形式,诸如:武术套路协调性与阴阳学说、整体观以及形神统一的运动特点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一现象,进一步得出了运动员阶段是发展协调能力的关键时期,并提出一系列培养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协调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运动自信对不同等级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通过对不同等级运动员运动自信心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研究,探讨运动自信对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成绩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04年度全国各专项锦标赛的广东运动技术学院的692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员自信心测量问卷对不同等级运动员进行运动自信心的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运动员成绩进行相应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运动自信与运动成绩之间存在相关关系(P<0.01),其中,技能掌握自信、技能演示自信与运动成绩之间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对教练能力的信心和对比赛情景的自信与运动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技能掌握自信、技能演示自信、对教练能力的信心和对比赛情景的自信均是运动成绩的重要预测因子。结论:运动员自信中技能掌握自信、技能演示自信、对教练能力的信心和对比赛情景的自信对运动成绩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日常训练中应注意根据不同等级运动员,调整有关运动自信培养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方法,依据相关理论,对运动能力形成过程的阶段划分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运动能力形成是一个发展过程,分为有效激发兴趣、准确学习技术、熟练掌握技能与灵活运用技能4个阶段;每个阶段之间呈层级递进关系,即前一阶段的形成是后一阶段学习的前提。在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课程理念下,研究运动能力形成过程阶段划分,有助于实践者在培养过程中清晰其形成过程、明确各阶段培养目标,更有利于对学生运动能力培养,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跆拳道运动在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实施全民健身和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方面与高校体育教育是相通的。文章对湖南省健身俱乐部跆拳道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跆拳道是一项时尚的运动,它主要以健与美为价值取向,不同运动形式是练习者体验跆拳道运动乐趣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黄盛 《体育科研》2007,28(5):86-88,9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方面入手,对上海市部分中学生在体育课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后,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体育》2021,(3):17-19
<正>运动能力无论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构成,还是对学生未来从事基本或专项运动都是不可或缺的,但从目前有关运动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不仅存在一些不良现象,而且尚未精准把握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学生运动能力培养方面未明显改观。笔者从一体化的角度探讨运动能力若干现象,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及其根源,对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运动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性作用。一、从多视角谈运动能力现象通过多角度分析发现,运动能力在认识和培养方面均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9.
分组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既可以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以及运动技术水平,又可以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文章根据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能力及水平的差异进行分组教学的探讨,研究如何充分发挥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力,提高其运动水平和能力素质,使学生可以充分享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并为其终身体育观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少儿时期运动技能培养过程中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进行研究。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儿童在少年时期运动技能能力的培养只遵循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忽视了人类动作发展的规律,笔者认为运动技能的培养过程在遵循运动技能规律的同时,还必须遵循人类动作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研究背景:传统的体育教师培养多注重运动技术的教学水平和训练水平的培养上,处于知识本位(或学科本位)的教学模式下,对体育师范生的职业能力缺乏系统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达国家的优秀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被介绍到国内,并且在不同教育层面上都开始借鉴,且已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模式。作为体育教师摇篮的体育师范教育也应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尽快探索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本研究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实施的。本课题研究从职业能力这一从业人员最为重要的能力入手,对职业能力的内涵、内部结构体系,以及职业能力形…  相似文献   

12.
前言近年来,国际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围绕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来进行,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运动能力的培养和运动效能的提高。运动能力的培养是如何遵循心理学的规律使运动员更快更好地获得各种能力,提高训练效果。运动效能的提高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机能潜力使平时所获得的能力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出来。但无论是运动能力的培养还是运动效能的提高都应强调运动员内在因素的作用。也就是不能只靠肌肉活动这种外显行为的  相似文献   

13.
梁辰 《中华武术》2020,(4):60-62
幼儿教育是当今时代的热门话题,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最重要的时期,其中对于协调能力的培养更为关键。运动协调能力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更能培养良好的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敏捷性与观察力。本文主要对幼儿运动协调能力发展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师范专业健美操人才的专项能力培养进行研究,依据健美操项目特点及专项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阐明体育师范专业健美操人才的专项能力包含的主要内容,提出促进健美操人才专项能力培养策略,为体育师范专业健美操专项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研究认为:体育师范专业健美操人才的专项能力在其学习全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必须保证学生专项能力培养的根本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构筑以专项知识、运动能力和教学能力为主,以创编能力、竞训能力和表演能力为辅的健美操人才的专项能力培养模式;专项知识是理论指引、运动能力是发展基础、教学能力是学习重点、创编能力是创新需求、竞训能力是实践拓展、表演能力是体育艺术。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运动训练能力主要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确定了对体育系田径主修过程中,培养运动训练能力的主要内容、进度方案、培养方式与评价方式。经过两个阶段系统化培训,学生在运动训练能力与运动训练评价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木兰拳运动在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实施全民健身和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方面,与高校体育教育是相通的。对上海地区木兰拳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木兰拳是一项女性运动,以健与美为价值取向,不同运动方式是锻炼者体验木兰拳运动乐趣的途径。木兰拳在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方面,符合高校体育教育内容的特征。因此,高校木兰拳教学应以女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加强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契合。  相似文献   

17.
对我院运动训练专修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作了综述,并分析了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方法,从理论到实践贯彻到教学过程中,把能力培养同考试、考查结合起来。并提出了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和做法,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运动智能结构的测量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初步建立运动智能结构的测评量表,内容分为运动想象、运动注意、运动感知、运动思维和运动记忆能力等5个方面。随后对该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并探讨不同性别、不同水平及不同训练年限运动员在运动智能结构上的差异现象。结果表明:运动智能结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不同性别、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运动智能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训练年限运动员的运动智能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该研究旨在进一步加深对运动智能结构的认识,以促进运动员智能水平的发展,并为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9.
学习效果显著的篮球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日本在新颁布的体育教学指导要领中,强调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喜爱运动的资质和能力”。这是指对运动的关心和自我运动的愿望,和同伴友好合作,体会各种运动的乐趣的能力,运动技能。在球类运动中,掌握“技能”、“态度”、“学习方法”等内容是需要研究的课题,是培养在生活方式中应用体育和  相似文献   

20.
<正>从不同的角度看运动能力时,都可归纳和总结其特点,但角度不同,特点呈现的侧重也不同。如果从一体化的角度看,运动能力的特点能够更加全面和系统地梳理,且不同的个体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研究和探讨一体化视域下的运动能力特点及其个体差异,不仅能从理论上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更能指导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向纵深推进。一、一体化视域下的运动能力特点与分析在一体化视域下对运动能力特点深入分析时,呈现出了基础性、可塑性、阶段性和等级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