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参加2012年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训基地训练营的18支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进行身体素质测试成绩与教学比赛名次的相关性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比赛名次的降低,各项身体素质水平都具有降低的趋势,但是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身体素质与比赛名次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助跑摸高成绩与比赛名次的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2.
为我国青年女排及女排后备队伍的科学训练提供相关专项身体素质的资料,就参加2008年3月全国青年女排集训的8支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测试成绩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研究,并与我国甲A女排专项素质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与甲A女排存在一定的差距,女排后备队伍各队之间身体素质呈显著性差异,网上高度对女排后备队伍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少年女排运动员身体素质与技评状况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参加1998年全国女排少年甲组比赛的127名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和技术测验分析认为,我国女排后备人才充足,身体条件良好,但须加强身体素质和技术规范化的全面训练,打好基础,尤其要注意对高个子队员进行全面、系统、正规训练。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参加2013年全运会"青少年组"女排集训的16支青少年女排队伍的运动员的部分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旨在找出其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现状及其与运动成绩之间的规律,为我国青少年女排的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女排已逐渐出现高大化的趋势,但身体素质仍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青少年女排各项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对运动成绩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各队间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17~18岁年龄段优秀男子足球运动员1999年春训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和1998年我国17~18岁年龄段优秀男子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制定出比较客观地反映青少年体能指标测量标准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关联理论,对我国女子铅球后备人才的有关身体素质与专项成绩进行了关联分析,找出了影响我国女子铅球后备人才专项成绩的主要身体素质因子,并对其身体素质的优先发展项目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广东省女排后备人才结构现状做出客观评价。方法选择身体形态、专项素质和训练竞赛等情况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实际测量。结果广东省女排后备人才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但数量与质量不能满足需要,启蒙训练较晚,在求"高"的发展中,忽略了对人才"全、快、变"的培养。结论广东省女排后备人才结构体系自身调节能力有限,短期行为突出,要引进与培养要相结合,适当改变选材方向,在追求高度的同时选择身材匀称,灵活性、力量相对较好的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8.
新赛制下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参加2006年全国少年甲组(14、15岁年龄组)羽毛球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的现状、技战术水平和身体素质状况等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显示:14、15岁年龄组的队员,在新赛制下强弱差距不明显,技术稳定性不足,尖子不尖的现象依然存在,各组别前10名的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成绩不尽人意,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达标与评分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女子项目尖子不尖,男子个别队员各方面较全面些,但不形成集团。同时在道德素养、思想品质和敬业精神等方面的表现不尽人意,需要加强培养,才能使后备人才尽快冒尖。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针对参加2009年底全国排球后备人才训练营的11个省市体校教练员对青少年女排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专项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选择与测试的重要性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解教练员对青少年女排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身体形态测试指标的选择与指标的重要性的认知态度,同时也为当前中国排球协会修订《中国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大纲》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参加2012年8月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训基地训练营活动18支高水平后备队伍223名运动员的年龄、训练年限及部分身体形态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其身体形态的现状与发展规律,为我国女排高水平后备人才的训练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我国女排高水平后备人才年龄小,训练时间短;不同专位的后备人才身体形态符合一般意义上排球运动员的专位身体形态特征。因此要抓住排球训练的"黄金定律",紧密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特点,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向更高层次的运动队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全国25所排球后备人才基地排球教练员与运动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女排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群体梯队建设较薄弱、排球后备人才可供成年队挑选的适龄运动员数量偏少、青少年运动员比赛较少、"学训矛盾"仍然存在、后备人才基地经费来源有待进一步拓宽、后备人才基地现有硬件设施基本满足训练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女排后备人才"成材率"与"成才质量",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我国女排后备队伍教练员训练理念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女排后备队伍教练员重视自身运动技能水平的掌握;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有较强的敬业精神;自我意识对所期望达成目标的实现有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对参加2016年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青少年后备人才18支队伍220名女排运动员的年龄、主要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手足间距和指间距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16年青少年后备人才女排运动员平均年龄较小为14.67岁,训练年限短为2.86年,青少年后备人才女排运动员身高和甲A女排队员分别是176.1cm、184.3cm,克托莱指数分别为360.1、380.6,差距很大,但综合年龄来看,此次基地训练营活动的运动员有很大的晋升空间和发展潜力,从各专位的身高指标、手足间距、指间距特征分析得知,参加此集训的队伍教练员选材重视运动员身高,活动的运动员专位安排较为合理,参加此次训练营活动的副攻和接应的力量素质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第二届青运会排球专项身体素质成绩、项目设置及与比赛名次的关系,为青年排球专项身体素质测试及训练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参考。方法:收集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男排U18组和女排U17组24支球队的专项身体素质成绩和比赛名次进行统计并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男排U18组和女排U17组助跑摸高的成绩分别为(3.24±0.11) m、(2.91±0.11) m,占总分比为20.1%、21.9%;半“米”字移动成绩分别为(15.66±0.74) s、(16.95±0.84) s,占总分比为20.8%、18.1%;30 m跑成绩分别为(4.35±0.18) s、(4.98±0.23) s,占总分比为23.2%、18.2%;抛掷实心球成绩分别为(12.32±1.82) m、(9.22±1.45) m,占总分比为23.0%、22.1%;男子1 500 m项目平均成绩为(337.14±28.79) s,占总分比为12.8%,女子800 m成绩为(183.10±22.28) s,占总分比为19.6%。男排U18组和女排U17组身体素质总分与比赛名次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身体素质总分越高,比赛名次越靠前。结论与建议:男排U18组和女排U17组各队助跑摸高成绩差距最小,半“米”字移动、抛掷实心球和1 500 m(800 m)跑成绩差距较大;女排U17组身体素质项目各项得分较为均衡,成绩设置合理,男排U18组1 500 m项目设置的必要性及得分设定需进一步分析研讨;青年排球专项身体素质成绩越高,比赛名次越好,目前采用的专项身体素质测试方法较为合理,对竞赛成绩有较好预测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学校篮球后备人才体育软实力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湖南省学校篮球后备人才体育软实力的薄弱环节,具体聚焦在学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地域分布不均衡、教练员科学化训练程度有待完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方式比较单一、篮球后备人才文化课成绩普遍较差、篮球后备人才学习与训练矛盾冲突较明显以及篮球训练动机中竞技体育精神较弱等环节上。  相似文献   

16.
对2008年我国高水平排球后备人才训练营的女排比赛的进攻技战术效果进行技术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青年女排强攻不强、技战术运用不合理是制约我国排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就存在问题和差距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旨在为今后我国女排在世界比赛中再铸辉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为国内各界人士所关注。汉城奥运会突出地暴露出中国的一些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匮乏,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日前,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国家体委训练竞赛一司副司长秦笃训、二司司长吴寿章、三司司长梅振耀、四司代司长洪林。他们谈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许多问题和建议。后备人才缺少尖子吴寿章:后备人才不足,是说缺乏高水平的后备人才。主要矛盾不是数量,而是质量。我国女排近两年出现滑坡,就反映了这方面的问题。目前女排一二线队伍有1608名  相似文献   

18.
运用比较体育学的原理,对第16~22届全国重点女排冬训身体素质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中探讨我国重点女排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及动态特征,并对第8届全运会前夕我国重点女排综合身体素质及主要单项身体素质的平均发展水平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女排后备力量身体素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参加第19届、21届全国重点女排冬训运动员、平均年龄为14.70岁的运动员为对象,对他们的身高、手长和主要身体素质进行了研究,客观揭示了我国女排基础高度和主要身体素质现状、优势、弱势及潜力所在,指出了我国青年女排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3~27岁优秀女排运动员弹跳力素质中有代表性的3项指标(助跑摸高、5纵蛙跳、弹跳力)的研究,发现13~19岁弹跳力素质工逐渐增加趋势,高峰值在ZI岁左右,26~27岁弹跳力素质呈逐渐下降趋势。建议: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素质训练有机结合,在不同年龄段有所侧重;弹跳力素质训练要系统、科学、长年坚持;弹跳力素质发展的第一增长阶段,应以快速小力量为主不可急于求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