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辽宁省女子摔跤运动员赛前分别采取快速降体重和慢速降体重前后身体机能状态进行监测,分析不同降体重方式下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变化特点,旨在为女子摔跤运动员赛前合理降体重及实时监控运动员的机能状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优秀赛艇运动员赛前生化指标的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浙江省赛艇运动员赛前训练期间身体机能变化的规律,以浙江赛艇队参加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预选赛3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赛前连续4周早晨安静时血红蛋白、血尿素2项指标测定及2次三级乳酸测试,达到赛前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训练强度进行有效监控和调整的效果。结果表明:运动员的血尿素和血乳酸均有显著性变化,而血红蛋白未见显著性变化。所以,在赛艇训练中,应根据各项生化指标监控结果对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训练强度进行调控,从而达到提高比赛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对参加2016年全国春季冠军赛辽宁赛艇队女子公开级运动员进行赛前训练监控,探究赛前训练负荷安排引起赛艇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表现能力的变化,以期为赛艇运动员赛前科学安排训练负荷,使运动员在赛前保持最佳竞技状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身体机能监控在马拉松运动员赛前训练中的作用,帮助运动员在赛前调整到最佳竞技状态,提高比赛成绩,对我国优秀男子马拉松运动员韩刚及其3名陪练在备战2007年北京国际马拉松的赛前3个月训练中进行了全程的生理生化指标监控,通过测定血清睾酮(T)、血清肌酸激酶(CK)等生化指标,找出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合理的安排了运动员的赛前训练,使运动员的成绩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结果显示:通过身体机能的监控和合理的训练安排,韩刚等几名运动员在2007年北京马拉松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韩刚以2:8:56的成绩获得国际第三名,打破全国纪录,达到奥运会A标,创个人历史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5.
国家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化特点及机能评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中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测定了在备战2002年亚运会赛前集训的国家游泳队12名男子运动员、14名女子运动员赛前训练期间某些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赛前国家游泳队运动员的各部分机能指标随运动强度呈现不同的阶段变化,赛前1周基本调整至较好状态,提示备战2002年亚运会赛前集训的训练安排基本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的评定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追踪实验、心理测试等研究方法,探讨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的评定方法.结果表明,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赛前的血色素、血尿素、血睾酮、皮质醇的变化,与其身体机能状况的变化密切相关;采用追踪实验法测试,评定上述指标,是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评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监测备战全国第十届运动会的吉林省6名女子运动员赛前集训期的身体机能的变化,拟为女子马拉松队的赛前集训期间合理安排训练负荷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女子马拉松队赛前集训期间的身体机能变化规律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运动员的体重,分级别进行比赛是柔道运动的项目特点。一般情况下,柔道运动员赛前都会以减体重的方式争取力量和身体能力上的优势,因此,赛前减体重是柔道运动员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中小级别。由此引发的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变化,对于赛前训练手段、方法及方案的制订都会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从中小级别柔道运动员赛前减体重与机能状态变化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关测试,探索赛前减体重对柔道运动员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据备战十四运的训练节奏对广东省男子曲棍球队进行定期的生化指标监控,评价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疲劳恢复等身体变化规律,及时发现问题,帮助教练员调整训练计划,提高科学化训练效能。【方法】以广东省男子曲棍球为研究对象,按照队伍训练计划和节奏,对运动员进行晨血和晨尿生化指标监控和评价。【结果与结论】(1)整个赛前监控期HGB和T保持较高水平,运动员能较好地适应赛前高负荷训练,机能状态良好,符合赛前训练的要求;(2)与其他生化指标相比,BUN和CK最先出现异常变化,提示在训练监控中,可将CK和BUN作为预警指标,一旦出现BUN达到7mmol/L及以上,CK超过600U/L以上时,队伍需迅速做出训练负荷的调整,同时辅助营养的调控,以帮助运动员及时恢复,避免过度疲劳的出现;(3)尿十项检测可作为高水平曲棍球运动员赛前训练机能监控的有效手段,结合广东气候及项目特点,应将尿比重、尿蛋白、尿胆原、尿潜血和尿酮体5个指标作为男子曲棍球运动员训练机能监控中尿十项的主要关注指标。  相似文献   

10.
王军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3):34-34,37
目的:探索辽宁省部分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全运会赛前训练期间机能变化规律,为运动员在全运会期间取得好成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血红蛋白(HB)、血尿素(BUN)、血清肌酸激酶(CK)、睾酮(T)对辽宁省部分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6人进行身体机能状况的监控。结果显示:HB在131g/l-138g/L之间,赛前接近140g/l;BUN在5.9mmol/l以下;CK在正常范围内;T在34.6ng/d-42.5ng/d之间。结论: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状况良好,能够按照教练的训练计划将身体机能状态调整到最佳,为比赛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1.
乒乓球运动员体能特征分析及训练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能是乒乓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与保障。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试图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形态、机能与素质三方面的体能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其特征,对运动员选材及体能训练提出一些训练对策,以期为乒乓球训练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个案分析法对武术套路世界冠军马灵娟的选材特征和多年训练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马灵娟身体条件基本不符合武术套路运动员选材标准,但仍能取得巨大成功,说明武术套路对运动员身体条件的要求并不高,身体上硬件条件对运动员的成功不起绝对性作用。从马灵娟的成功可以分析出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成功更加注重训练的系统性、运动员对待武术套路训练的态度、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心理稳定性。希望通过对马灵娟多年训练的特点和成功经验的分析,为武术套路教练员指导运动员进行多年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求不稳定练习对女子举重运动员上肢力量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访谈法、高水平体能练习手段,提出运用国际较为先进的体能练习手段之一的不稳定练习方法,作为举重运动员上肢力量训练的辅助手段,实验结果表明运动员上肢力量增加显著,从而得出不稳定练习方法对女子举重运动员上肢力量的提升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国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运动员在2004年世界杯比赛前后进行了机能评定和疲劳监控,结果显示:在夏训和冬训以及比赛期间,运动员的机能状况总体是较好的,但个别运动员的体质状况和对运动负荷适应情况及恢复情况波动较大,还有待随时进行调整,以适应更大负荷的训练。运动员普遍存在高皮质醇血症,尤其在赛前;另外,赛后运动员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普遍下降,血睾酮/皮质醇下降。当伴随着血清肌酸激酶和尿素氮升高时,机能水平下降,恢复减慢,适应运动负荷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确定我国优秀球队运动员应具备的身体素质和选材的基本要求,就我国青年篮球联赛身体素质的统计数据,运用文献资料法、体育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所参赛的8支队伍中,运动员的移动速度、耐力及协调能力等身体素质,对于本球队在比赛中取得突出成绩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针对越南羽毛球8名运动员的力量、耐力、柔韧、灵敏性等身体素质及反映身体机能状况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调查,以期为今后科学训练、监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与我国羽毛球运动员对比,越南羽毛球运动员的力量、柔韧及耐力素质均较差;同时从其血红蛋白、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及血睾酮、皮质醇的测试结果来看,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一般;因此提出在训练时要加强运动员的力量、柔韧及耐力素质的训练,并注意水的摄入及膳食营养,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从而逐步提高身体机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综述了中长跑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分别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说明了中长跑运动员运动素质的特点及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安化县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的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进行测试,并将其数据按运动员的等级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备战国家级比赛的运动员在肢体长度与围度、胸围、呼吸差等指标上显著高于备战省级比赛的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备战省级比赛的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在身体形态的各项指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肢体长度、围度、胸围、呼吸差等指标,可作为羽毛球后备人才运动训练监控与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黄世光 《福建体育科技》2010,29(5):18-20,23
本文以抽样的广东省12个地市、区体校的329名业余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综述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业余排球运动员初级选材指标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广东省业余排球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包括身体形态指标、身体素质指标、身体机能指标、心理指标、及遗传因素评定指标,为教练员在以后的科学选材上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0.
Purpose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amine the trajectories of athlete burnout across a 2-month period characterized by high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demands to explore (1) whether several subgroups of athletes representing distinct burnout trajectories emerged from the analyses and (2) whether athlete burnout symptoms (reduced accomplishment, sport devaluation, and exhaustion) developed in tandem or whether some burnout dimensions predicted downstream changes in other dimensions (causal ordering model).MethodsOne hundred and fifty-nine table tennis players in intensive training centers completed a self-reported athlete burnout measure across 3 time points within a 2-month period characterized by high demands. Data were analyzed through latent class growth analysis.ResultsResults of latent class growth analysis showed 3 distinct trajectories for each athlete burnout dimension, indicating not only linear or quadratic change but also stability in longitudinal athlete burnout perceptions. Results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3 dimensions of athlete burnout did not develop in tandem. Rather, the likelihood of belonging to particular emerging trajectories of sport devaluation and physical/emotional exhaustion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athletes' perception of reduced accomplishment assessed at Time 1. Thus, reduced accomplishment predicted downstream changes in the 2 other athlete burnout dimensions.ConclusionAs a whole, these results highlighted that the multinomial heterogeneity in longitudinal athlete burnout symptoms needs to be accounted for in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