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太极拳运动是我国习练人群最多的健身项目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习练者大多关注其健身效果,很少关注太极拳造成的疼痛和损伤,忽略了准备活动的作用。本文从人体生理学等方面分析太极拳运动的基本形式,强调习练太极拳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提出适合太极拳运动准备活动的主要内容,以期为太极拳初学者能够循序渐进、健康的掌握太极拳。  相似文献   

2.
《武当》2008,(11):39-47
武当太极拳流传民间后,经过数代明师的吸收改进,形成了今天的赵堡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陕西派太极拳、南派太极拳、李派太极拳、犹龙太极拳、武当张祖太极拳、武当顾式太极拳等十余个门派。目前这些门派,除陈式拳传人多尊陈王廷为拳祖外,其他门派均尊张三丰为拳祖。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运动,被很多人误解为“老人拳”,以为只有年老体弱的人,才会为了自身健康去练太极拳,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它不但会阻碍太极拳技术的进步,甚至有可能使太极拳这一中华民族优秀的体育运动后继无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关系到青少年的成长道路和命运,是家长、教育部门和政府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笔者主张在青少年中推广太极拳运动,只有加大培养青少年太极拳运动员的力度,才有可能继承发展太极拳运动。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昊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5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现今人们主要是以陈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为主进行体育锻炼.为了让人们更好的学习掌握太极拳,通过对陈式太极拳与杨式太极拳他们两者的特点、作用、形成、内容的进行分析论述.以此让人们更好的练习太极拳,掌握太极拳之精髓。  相似文献   

5.
初探太极拳推迟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献资料法从老年衰老特征与太极拳延年益寿的机理入手,论述太极拳对老年人抗衰老的作用。太极拳是一项十分有利于老年人健康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6.
健康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进化生长过程与维护自身健康方面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而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的养生术之一,其健身功效已经被长期大量的实践所验证,太极拳有助于改善不同年龄人群的健康水平,适合当代社会对于健康的需要,符合健康传播中提高整体健康水平的原则。同时,其身心俱健的功能与效果符合现代健康理念对于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并从健康传播的四个层次划分出太极拳自我健康传播、太极拳人际健康传播、太极拳组织健康传播和太极拳大众健康传播。通过太极拳健康传播的四种类型与途径,最终达到提高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的发展目标,使我国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造福全社会。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健康工程”是围绕着太极拳服务社会,服务大众这一主线,打造的一项太极拳公共服务体系。—直以来,太极拳的传播与推广方式通常大都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改进,而忽视了对于太极拳习练者本人的研究,忽略了人的多元化需求。本文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哲学与心理学角度对太极拳的习练动机与效应进行分析,同时将人的需求与太极拳的习练效应相结合做对比,探索出了其高度契合的对应关系。最后根据民众的多元化需要与太极拳习练效应之间的对应性,以人为本,对“太极拳健康工程”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一定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三学生临近毕业,面对升学竞争的压力,其身心健康状态问题在当今日益突出。以简化太极拳为手段不仅能满足他们锻炼身体的需要,更能对其心理的健康起到促进作用。文章通过对高三自然班学生练习太极拳和未练习简化太极拳班级的对比研究,分析太极拳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从而为太极拳在中学毕业年级中更好地开展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那么太极拳则是武术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渊源与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思考,旨在能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太极拳。最终为人类的健康与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10.
引言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全世界太极拳爱好者约两亿人,而绝大多数是简化太极拳的练习者,对太极拳的精髓缺乏认知和继承。文化层面上,其传播过程中存在着误读和变异,使太极拳文化严重弱化。太极拳教学是太极拳继承与传播的载体,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太极拳运动的兴衰。本文立足现状,总结太极拳教学过程中主要的弊病,结合文献与教学经验提出了对策,期望为太极拳的优化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曾树东 《武当》2023,(10):91-93
太极拳在我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分支。太极拳以其独特的动作、内在的哲学理念和积极的健康效益而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实践,强调的是身体和心灵的和谐统一,动作的流畅和自然。本文探讨了太极拳对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太极拳促进身心健康平衡发展,主要涵盖了坚持定期练习、正确的呼吸、选择合适的环境、专业的指导、将太极拳融入生活、个人化的练习、持续的学习和探索等方面,有助于练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太极拳,从而充分发挥其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运动论的理论基础是太极生两仪,两仪是在太极旋转运动中产生的。太极旋转运动论在太极拳中应用产生了太极拳运动论。太极拳运动论的内容有太极之意,太极之理,太极拳运动的理法依据,太极拳运动的方式,太极拳运动的法则,太极拳运动的性能,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和特征等论述,这些论述开创了太极拳理法的新篇章,推动了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对提高太极拳的技艺和增强太极拳健身祛病的作用,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尤勇 《中华武术》2002,(1):34-35
21世纪的第一年是个太极年,从3月份的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到5月份的太极拳健康月,再到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宁夏太极拳大会、珠海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香港太极拳演示大会等,太极拳交流活动频繁21世纪也是个保健的世纪,中国的太极拳必将越来越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21世纪第一年的岁末,记者采访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数字化视角下太极拳健康促进的价值和困境,并提出实现路径:一是完善太极拳健康促进的数字化教学内容,为“云推广”奠基;二是搭建太极拳健康促进的数字化智库平台,实现太极拳文化知识“云沟通”;三是系统整理太极拳健康促进的数字化智库内容,推动共享太极拳文化“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区体育的快速发展,更加凸显出都市体育的休闲娱乐价值和功能。在以休闲娱乐为价值趋向的都市体育背景下,都市太极拳与乡村太极拳在外在表现和内在的价值理念与追求都有所区别。日益盛行的都市太极拳运动在都市健康理念的影响下,正逐步趋向于体育休闲化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6.
通过阐述太极拳的原理,分析太极拳对个人健康、社会和谐的效应,得出太极拳在现代个人综合健康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眼法     
1988年2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太极拳全书》,该书是合编本,合编了此前已经出版的《陈式太极拳》(沈家桢、顾留馨编著)、《杨式太极拳》(傅钟文演述、周元龙笔录、顾留馨审)、《吴式太极拳》(徐致一编著)、《武式太极拳》(郝少如编著、顾留馨审)、《孙式太极拳修订本》(孙剑云编)。编者编写各式太极拳书,都力图让读者相信,在传承过程中,他们没作增补,保持了原汁原味。客观地讲,太极拳有这么多式,讲解又是这么细,谁能做到没有有意无意加入自己的观点意愿?由陈式衍生出杨、吴、武、孙等就是“有意无意加入自己的观点意愿”的产物。当我们在探讨问题时,抱着科学的眼光,会更有益于看到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徐才 《体育学刊》2004,11(5):1-1
以继承、发展、健康、休闲为主题的“2003年太极拳国际论坛”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徐才、韩宁、马明达、邱丕相、胡小明、张志勇等中外著名专家学者就太极拳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中国太极拳文化的优势与评价,当代太极拳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建设,以及社会关注的中国武术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的太极拳,具有东方民族体育的浓厚色彩,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养生思想、伦理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融健身与修性于一体,作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东方武术文化,太极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文章从生理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太极拳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功能与价值,研究它所透射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光辉,以及通过太极拳运动达到的社会效果,实现其健身、养生、修身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赵艳华 《精武》2010,(5):65-65
从全民健身活动普及太极拳运动开始,我就同太极拳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小时候身体瘦弱,不爱运动,武术更是从未沾过边。我是个性格急躁的人,听朋友介绍太极拳是较好的健身运动,不仅可以祛病健身,还能防身御敌,我便耐着性子去学起了太极拳。很快学会了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经过近半年的太极拳运动,我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健康了,焕发了青春的活力,我也越来越喜欢太极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