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世纪的学校体育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需要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体育通过传播奥林匹克文化,促进奥林匹克持续健康发展,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为高校体育的"三自主"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体育与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使教育和文化取得双赢。  相似文献   

2.
通过考察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历史,认为奥林匹克文化转型的流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奥林匹克文化萌芽时期,特点是具有宗教文化色彩;奥林匹克文化成形时期,具有西方体育文化特征;奥林匹克文化完善与自觉时期,体现了作为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性特征。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完成了去宗教化转型;现阶段处于由西方一元体育文化向多元全球体育文化的转型期;在这一转型期奥林匹克文化对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对话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为消除文化差异、建立文化信任提供了实践与经验。  相似文献   

3.
王晓丽 《精武》2013,(17):150-150,152
奥林匹克建筑以物质载体的形象,综合反映出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文化心理,同时也以一种意叉独特的文化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因此研究奥林匹克建筑的文化内涵,关注奥林匹克建筑的文化精神,对于提升奥林匹克建筑设计的文化品味,彰显奥林匹克建筑的文化魅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兴奋剂与奥林匹克理想的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奥林匹克格言、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主义等角度阐述了奥林匹克理想和奥林匹克运动的社会文化与教育价值,同时分析阐述了兴奋剂产生的根源及其与奥林匹克理想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奥林匹克教育的意义及其推广。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是教育,奥林匹克教育的内涵极其丰富,在当今体育社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国际奥委会在全球大力推广奥林匹克教育,并以奥林匹克运动为方式,以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为手段,以奥林匹克博物馆为载体,以各国奥委会为基础,以国际奥林匹克学院为课题。对在我国推广奥林匹克教育的建议:实施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建设新的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奥林匹克博物馆);成立国家奥林匹克学院;利用南京青奥会契机普及奥林匹克教育;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体育(中国体育)与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徽文化即徽州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能对奥林匹克文化进行有益补充,突破奥林匹克文化的自身缺陷,促进它成为多元的世界先进文化;奥林匹克文化的积极奋进、乐观向上、推动社会和平进步、提倡竞争和创新的特点能促进徽文化发展,让徽文化借助奥林匹克的东风走出安徽、走出国门。交流与融合的途径有:政府交流与民间交流相结合、引进来和走出去相信合、优雅文化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文化相站合等。  相似文献   

7.
试论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对社会体育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奥林匹克运动在当今社会不仅是体育竞赛,更是一项社会文化活动.奥林匹克文化为人们确定了一种制度形式,为社会体育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因此从4个方面阐述奥林匹克文化对社会体育的影响,即现代臭林匹克文化的产生:奥林匹克文化是社会体育教育的一种形式;奥林匹克运动中社会青年誊与意识的建立;臭林匹克运动是友谊的积极追求.能提高人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当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态势和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社会,奥林匹克已是一项全球性活动,是一个颇具庞大体系的国际体育组织网络,成为凝聚人类社会体育思想和体育实践精华的知识宝库。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冬季奥林匹克也正以其强劲的发展态势向全球推进,如何去研究、认识、把握冬季奥林匹克,使英在中国的广大土地具有较广泛群众基础,以适应冬季奥林匹克发展。因此,研究认识奥林匹克的时代价值,使冬季奥林匹克在中国形成更好的发展格局,发挥其积极作用,以便更好地实践奥林匹克思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阐述了“一校一国”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及其影响。这些丰富多样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奥林匹克精神、全球意识及多元文化包容力,并增进了各国学生间的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学术界对奥林匹克研究的逐步深入,奥林匹克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以研究奥林匹克与人、奥林匹克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为对象的庞大的学科群。这一学科群涵盖了奥林匹克与经济、奥林匹克与文化、奥林匹克与政治、奥林匹克与教育、奥林匹克与史学、奥林匹克与哲学、奥林匹克与社会学等诸多领域。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从奥林匹克与道德、北京奥运会的社会总体影响、2008年奥运会的健康遗产、奥林匹克理想、奥林匹克与文化、奥林匹克史、奥林匹克与教育、特奥会与残奥会等9个方面对奥林匹克运动进行深入探讨。这些研究具有前沿性、国际性、丰富性、多样性等特点。相关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在后奥运研究领域体现得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系统自组织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以系统论和自组织理论为依据,探讨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系统发展的自组织特性,分析其演进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演进形式.研究发现.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系统具备白组织演进的条件,其发展过程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子系统(奥林匹克运动参与国体育文化)之间的竞争与协同是其自组织发展的动力,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支配各子系统的序参量.最后,提出促进奥林匹克运动文化自组织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奥运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体育科技》2011,32(1):9-11
从文化学的视角出发,运用比较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在文化演进过程影响下,奥运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不同特征,揭示了奥运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在价值取向、思想体系与性质上的差异,旨在为深入认识奥运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把握其发展变化规律,进行文化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的文化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太极拳文化理念与西方奥林匹克精神是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太极拳的文化理念主张"静"重视"养",奥林匹克运动理念主"动"重"畅"。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拳运动在当今世界上的广泛传播表明了中、西体育思想的互补和融合。这种融合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当代世界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补充和完善。太极拳以独特的运动形式和养生思想及自然、和谐的文化理念成为与当代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4.
奥运经济价值源泉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建华 《体育与科学》2007,28(3):37-39,22
从注意力经济的视角,分析奥运经济的本源。认为在信息社会,注意力是一种的稀缺资源,经营注意力已成为主流商业模式;构成奥运经济主体的电视转播权销售和商业赞助,在本质上是奥运会注意力资源的交易行为;充分体现注意力资源独占性特征的“货卖一家”营销策略,实现了奥运会注意力资源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与交融——谈谈中国与现代奥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熊斗寅 《体育与科学》2002,23(3):11-13,44
从文化的视角来审视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史,作者发现,这是东西方文化的撞击和交融的历史,本文首先论述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含义,然后说明奥林匹克文化是典型的西方文化,继而回顾了中国和奥运关系的发展史,最后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Sport has proven to be an unstoppable globalising force. The Olympic Movement has come to epitomise modernisation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Western sport has become globalised. The philosophy of Olympism, once resting upon just two pillars of Excellence in Sport and Culture has since 1994 been underpinned by a third, the Environment. All of the Olympic Games host cities now have to support a responsible concern for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with that the very sustainability of ‘our’ culture, and sport itself. They must do so by bequeathing a holistic positive legacy from their Games. This paper will analyse the three ‘Asian’ Olympic Summer Olympic Games – Tokyo 1964, Seoul 1988 and Beijing 2008 – by looking at the cultural, sporting and environmental legacies each has left.

The discussion of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ility as an element of culture will embrace Littig and Griessler’s idea that social sustainability is about the quality of societies expressed through the nature-society relationships and is not merely an economically based notion.1 ?1.?Littig & Griessler, ‘Social Sustainability’, 72.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three Asian Summer Olympic Games. Each has been related to a specific nodal point in the host country's national history, as a means of illustrating, indeed emphasising, the always unique impacts of context on event and process. Yet we propose that, locked as they are in distinct epochs and differing cultur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texts, they are nonetheless marked in common by an Asian discourse heavily reliant upon economic and nationalistic motivations.

The progressive analysis of each Games demonstrates that although each was unique, particularly in regards to the expectations stakeholders had of ‘their Olympics’, all three host nations represented themselves as ‘modern hybrids’ by simultaneously demonstrating their modernised characters and emphasising their ancient cultures. The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e holistic impact of these events by reference to the wide range of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and sporting changes that have emerged for each host from each festival. The evaluation of the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se legacies reemphasises the impact of the Olympic Games as a vehicle for social change and illustrates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sport at national and global levels.  相似文献   

17.
奥林匹克精神与2008年北京人文奥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获得 2 0 0 8年奥运会承办权以后 ,北京要兑现“新北京 ,新奥运”的口号和“人文奥运”的主题 ,必须在未来的近 7年时间里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是通过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原典研读、活动阐释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树立正确的奥林匹克观 ;二是通过对体育活动的哲学分析与文化批判相结合 ,构建科学的体育文化观 ;三是通过发动全民、运用多种手段形成中国奥林匹克文化的动力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国化诠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探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时代意义及其矛盾所在,进而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主义”,完善现代奥林匹克思想。研究发现,当前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质,是以“竞技体育为主,兼容体育及其它文化活动”,因而造成了奥林匹克理想与现实上的冲突。改进之道,在于融入中华文化之精神,遂行中国化的“奥林匹克主义”改以“全民体育为主轴,竞技体育为辅助”,如此,奥林匹克理想才有可能实现。基于此,全体中国人应共同研究,配合2008年北京奥运中“人文奥运”的呼吁,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主义”,使奥林匹克运动成为兼容东、西方文化的全球性运动。  相似文献   

19.
北京“人文奥运”非物质文化奥运遗产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奥运"理念是北京奥运会的核心和灵魂。这是因为"科技奥运"与"绿色奥运"所包含的内容。几乎已成为人们对举办奥运会的最基本的要求,在对这两个方面的评价上,也仅是"好"与"更好"间的区别而已,并且在科技与环境领域,更多体现的是普遍性,而较少独特性。"人文奥运"则有所不同,它最有利于体现北京奥运会的独有特色和亮点,最有利于实现"举办一届独一无二的奥运会"的期望。因此,深入开展对北京"人文奥运"非物质文化奥运遗产的研究,有利于使奥林匹克非物质文化奥运遗产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发展,实现北京"人文奥运会"非物质文化奥运遗产所带来的"后奥运"效应,凸现北京"人文奥运"非物质文化奥运遗产的特色和亮点。  相似文献   

20.
奥林匹克运动与城市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的城市发展,速度和效率是关键的,其实,相比较城市发展的硬件,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软件”——城市文化,以及作为城市文化核心的“城市精神”也是至关重要的。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世界性的体育文化形式在城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提出奥林匹克运动与城市文化发展的关系,在回顾古奥运会与古希腊城邦制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探讨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对城市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