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前言:2001年7月13号,北京在赢得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的同时,也向世界郑重承诺:北京奥组委将举办一系列的传播教育活动,从而使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4亿青少年中得到最广泛的普及。为实现这一承诺,2005年,教育部、北京奥组委联合制定并启动了《"北京2008"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面向全国青少年开展声势浩大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这一教育计划的目标是: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拓展青少年学生国际视野,培养青少年学生文明素养;推动校园体育运动,培养青少年学生锻炼习惯;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系列活动,为奥运会和残奥会留下人文遗产。  相似文献   

2.
在10月12日下午举行的庆祝奥运倒计时300天——崇文区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暨万名学生文明礼仪展示活动中记者看到了崇文区奥林匹克教育的丰硕成果,在此,崇文区奥林匹克教育的实践有了自己的诠释。2006年4月,崇文区教育系统奥林匹克教育工作会议上启动了《崇文区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如今,崇文区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形成了"一示范、两共享、三途径、四结合"的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3.
北京高校奥林匹克教育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迎接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到来,对北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 外国语大学等4所高校本科一、二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情况,结果显示:(1)北京大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较早,方式多样;(2)在大学里获得奥林匹克教育的机会最多;(3)学生对奥林匹克知识了解总体较好;(4)学生对奥林匹克态度整体趋于积极.为了办好北京2008年奥运会,要更广泛吸收高校学生参与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有计划地开设基础课程和讲座;多渠道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本土化是普及奥林匹克教育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芜为 《体育学刊》2005,12(4):74-76
针对奥林匹克“全球化”研究一涌而上的现象,从实现普及奥林匹克教育目标出发,借用经济领域“本土化”概念,提出了奥林匹克教育本土化这一命题,阐述了普及奥林匹克教育必须走奥林匹克教育本土化之路的理由。并就奥林匹克教育本土化的主要内容:思想体系本土化、组织体系本土化和活动体系本土化及其实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都灵2006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目的和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第20届冬季奥运会将在意大利的都灵举行,为了能够对这一重大赛事进行充分的准备,都灵冬奥会组织委员会(TOROC)提出了以道德、社会、自然环境为中心的“都灵2006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该计划从各国现行的教育体系出发,贯穿于旨在能够举办以人为本的2006年冬奥会的初创活动,并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不断地发展和实施。一、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目的从总体上看,都灵冬奥会组织委员会针对中小学生,主要是16~18岁的青年学生提出的“都灵2006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希望能够达到三个目标:l.运用奥林匹克赛事这样重要的场合来促进青少年…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析对比和文献研究法,研究奥林匹克教育价值如何与中国教育的现状结合使其产生本土化意义.主要结论:中国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将生动活泼的奥林匹克形式和内容纳入中国中小学教育使其更具活力,以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使学生感受神圣、美丽、尊严、浪漫、追求卓越、尊重优胜、超越自我的奥林匹克精神.其活动的特点应体现:激情、快乐、参与、创意,并以神圣、美丽、尊严、浪漫为主旋律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奥林匹克教育培养一代身体健壮、动作协调、态度从容、谈吐得体、情操高尚、具有国际胸怀和视野的青少年,以逐步改变当前功利、束缚和僵化的教育现状.针对中国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奥林匹克教育强调转观念、育人才.从而影响学生的生活观、价值观、身体观、运动观、个性观和审美观,强化音、体、美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7.
电厂路小学是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作为学校奥林匹克教育主力军的班主任,如何在“后冬奥”时代,持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笔者通过制定班级奥林匹克教育六年规划,并通过一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以奥林匹克教育为载体的“治班方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实现了奥林匹克教育在班级中的可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残疾人奥林匹克学校日活动的参与者对待残疾人的态度前后进行对比.对捷克一所本地学校和一所国际学校的残疾人奥林匹克学校日的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针对不同文化、语言背景的学生,问卷采用了捷克文和英文两个版本,结果发现,国际学校和本地学校参与者对待残疾人的一般态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而对因为残疾人参与体育而改变规则的态度发生了消极的变化,这说明,残疾人奥林匹克学校日能对来自不同文化、语言背景下的参与者对残疾人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由于活动选取不当等原因也可能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在组织残疾人奥林匹克学校教育活动时,必须要考虑参与者的特点,更为科学地选取活动项目,保证教育效果.我国应利用北京残奥会教育奠定的良好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在某些学校尝试组织类似于残疾人奥林匹克学校日的教育活动并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效果评价,为今后的大范围推广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2020,(1):43-44
为进一步做好北京市校园冰雪运动的普及推广工作,北京市教委联合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和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中心,以“追梦冰雪冬奥有我”为主题,面向全市中小学生深入开展了2019年奥林匹克教育及冰雪进校园系列活动。首都体育学院“北京2022”北京市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秘书处作为活动的承办方,协助北京市教委在2019年奥林匹克教育及冰雪进校园系列活动中做了大量工作,为北京市中小学提供了丰富的奥林匹克教育主题活动和冰雪体验活动,为进一步做好北京市中小学校奥林匹克教育工作、推动校园冰雪运动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首都城乡学校共享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正式启动2007年6月8日,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在密云县大城子中心小学举行了"奥林匹克教育走入乡村、走进山区——首都城乡学校牵手共享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朱善璐、北京市副市长孙安民、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以及奥组委有关领导出席了仪式。  相似文献   

11.
许多字典、词典都未将"孃"字单独列出,而是将"孃"、"娘"二字并提解释,不加区分地把"孃"当作"娘"的异体字或繁体字,忽视了二者的使用范围,抹杀了二者的区别.文章对<敦煌变文集>中的"孃"和"娘"二字进行了语义分析,并且在词语组合上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孔子在文学上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他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文章着重探讨了其"文质观",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孔子的经历思想进行分析,力图打破就"论"而论,零碎散乱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评价孔子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13.
"牛"来"牛"往     
牛本是一种勤勤恳恳、毫不张扬的动物,却偏偏被人用来形容高傲自大的神气样,"牛气"一词是也.引申开来,那种不含自大成分的值得骄傲的也成了"牛".  相似文献   

14.
奥运遗产,是指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北京奥运会应利用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文化的比较优势在发扬顾拜旦的奥运理想、解决奥运会遇到的问题、创造性地传承遗产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实现“跟着讲”向“接着讲”的跨越。  相似文献   

15.
"武"释"道"论     
武术理论是在道家思想影响下逐渐形成与完善起来的,而凝练了的武术理论同时也在诠释着道家哲学思想内核.文章从武术的拳理、技击战略、价值伦理、修炼理论以及意境理论分别对道家的哲学思想、辩证观、天人论、性命观及美学思想作了全面而完备地阐释.  相似文献   

16.
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意"审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美、“意”美进行辩证分析。认为:“形”美是“意”美的物质基础,“意”美通过“形”体现内在意象,两者和谐统一。“意”美是竞技武术套路创新的基础,发展的核心。含有攻防含义的“意”是一切“形”美的生命源泉;“形”的姿势美、节奏美、结构美创新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美键,是多角度反映“意”美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7.
原色 《当代体育》2009,(1):30-31
所有的球迷应该都有这样一种共性,想了解一位自己喜爱的明星都是先从名字开始,而大家是否发现这些球星名字中所蕴涵的所属国家的语言特点。例如俄罗斯人的名字普遍包含"斯基"、"夫"、"娃";意大利人的名字通常以元音结尾,比如托蒂、皮耶罗、曾加。而亚平宁足坛上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都是前南斯拉夫人的后裔,他们的名字都以"奇"(-ic)结尾。例如已经退役的名宿萨维切维奇、米哈伊洛维奇、博克西奇、尤戈维奇,还有现役的伊布拉希莫维奇、斯坦科维奇、西米奇,以及萨利哈米季奇等。这些"奇"人构成了亚平宁足坛的别样风景。而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这些"奇"人是如今还活跃在意甲赛场上的或身经百战,或年轻有为的球员。  相似文献   

18.
从伦理角度讨论了人们对于竞赛结果的价值判断,根据竞赛规则存在的必然性证明所谓"竞技规范"的无效性,尤其"竞技规范"作为竞赛规则以外约束运动员竞技行为和行动"第二规则"的不合理性.研究发现,竞赛的很多问题都源于人们对于竞赛结果价值判断的不同理解,它们导致了人们参与竞技的目的的不同.为了使竞技运动能够健康发展,有必要理性地分析竞赛中"真"的价值与"好"的价值之间的区别,以及我们选择竞赛中在"好"的价值指引下产生的行为与行动的真正动机.  相似文献   

19.
姒刚彦 《体育科学》2006,26(10):43-48,53
从应用运动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对理想竞技表现(peak performance)新的定义,即理想竞技表现是指在竞赛中时各种逆境的成功应时。从该定义出发,构建了运动员的逆境应对训练模式,这一训练模式由4个阶段组成,即确认或预见典型逆境;找出合适的应时逆境方法;实施个人化的训练;评价训练效果。新定义及其训练模式直接植根于竞技运动实践,并以实例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武术是以人的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所以武术在具有技击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健身作用,武术从来就兼有健身和技击实战的社会职能,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侧重。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表演竞赛、养生保健进行研究分析,以使我们能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中的"打、练、养"及他们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由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