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体育产业作为国家积极培育的新经济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不仅要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有所建树,也应在促民生、稳就业方面积极作为。从文本分析入手,阐释和总结了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就业的概况和共性经验。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主要通过促进产业成长释放更多就业岗位、响应社会需求扩充热门体育职业、利用赛事关照弱势群体锻造劳力、扶持中小企业提升就业吸纳水平等措施扩大了就业渠道,带动了社会就业。最后以此为关照,启发体育产业促进就业的本土实践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体育产业作为国家积极培育的新经济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不仅要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有所建树,也应在促民生、稳就业方面积极作为。从文本分析入手,阐释和总结了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就业的概况和共性经验。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主要通过促进产业成长释放更多就业岗位、响应社会需求扩充热门体育职业、利用赛事关照弱势群体锻造劳力、扶持中小企业提升就业吸纳水平等措施扩大了就业渠道,带动了社会就业。最后以此为关照,启发体育产业促进就业的本土实践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市政府为了推动后奥运体育产业发展,每年投入一笔产业引导资金用于发展服务民生的体育产业。北京东方国际网球发展中心网球产业建设项目得到了政府产业引导资金的支持,发挥其最大效应,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在网球产业项目建设上把握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4.
紧贴民生办全运是新时期我国体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它既是有效释放全运会社会功能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与体育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实现全运惠民,要以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重要契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办赛主客体责任,有效回应群众诉求,科学调整惠民供需,积极推动全运赛事与城市建设的协同发展,注重全运投入与民生改善的协调发展,做好全运决策与民生诉求的多方兼顾。  相似文献   

5.
要素禀赋与体育产业发展关系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调查法等方法对要素禀赋与体育产业发展关系研究的意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研究要素禀赋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依据各要素的状况与素质,以及要素禀赋结构对发展体育产业的作用,提出西部体育产业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丰富了体育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要素禀赋状况是制定西部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之一;有利于要素禀赋状况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时艳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92-193
全民健身运动促进了江苏省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发展,提升了大众性体育消费需求量,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刺激。所以,基于全民健身视域分析江苏体育产业发展问题和对策的研究,可以有效改善江苏省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科学调整体育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布局,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体育个性化消费需求,创建良好的体育市场消费环境,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为体育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大环境的深刻变革和产业高质量的发展需求2个维度探讨人工智能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外部、内部动力源,发现了具有优化体育产业整体布局、增加体育产业发展规模、健全体育产业整体体系、改善体育产业发展环境的突出优势,提出应探索新业态模式,夯实基础赋能支撑,厚植制度优势,壮大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8.
我国财政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行为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围绕我国近年来财政投入对体育产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来展开分析,首先建立体育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模型;然后选取近年来的系列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我国的体育产业投资的即期效果比较差,地方政府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财政支持并没有使得体育产业的就业情况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此外,还从三个方面提出财政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改善路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演化经济学的演化博弈、动态比较等研究方法,对体育产业纳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能性及其潜在进路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体育产业的内生性诉求、外生性变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属性的讨论,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体育事业跨界整合、体育产业区域集聚等的推进,体育产业作为强调制度创新、民生价值的产业集群应当纳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框架之内。并提出通过发改委等部门联动在"十三五"规划时纳入、复制"旅游产业的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演进动态纳入、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为点促进省域联动纳入等潜在进路。  相似文献   

10.
冰雪体育产业在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整体冰雪体育产业的影响因素,据此选择黑龙江省优势冰雪体育产业,进行产业布局,优先培育发展.研究得出:冰雪体育健身娱乐业、冰雪体育旅游业、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业和冰雪体育场馆是黑龙江省的优势冰雪体育产业,进而提出通过教育改革,改善冰雪体育市场环境,打造冰雪体育品牌赛事,加强政府等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等措施,促进黑龙江省优势冰雪体育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健康重庆为视角对重庆的农村体育的发展进行分析,认为改善民生是促进重庆城乡协调发现的政策保障,而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是改善民生工程的一个体现。健康重庆理念可以极大的促进城乡体育协调发展。最后建议重庆在农村体育的发展上应该充分的发挥与利用其地域特色的优势,从而进一步的推进整个区域农村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分析民生与传统体育文化的科学内涵出发,剖析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民生建设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田野作业、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索民生视域下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径.建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适度开发传统体育资源、加强体育文化研究以及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自我构建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姜涛 《精武》2012,(1):85-86
民生体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政府践行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政府作为发展民生体育事业的主导者,应该在树立服务理念,完善健全制度,理顺政府、市场和社团关系,建立考核体系等方面明确责任和优化职能,以进一步确保民生体育建设的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14.
林子 《体育与科学》2012,33(3):110-112,117
体育公共服务筹资渠道单一,体育公共服务所需资金不足,国家供给主体供给不足的状况下,非营利体育组织与政府关系存在价值、功能与体制的多方面的矛盾。解决现阶段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发展失衡的矛盾,需要大力促进公众与社会组织的参与,形成多方合作的机制。非营利体育组织选择正确的政策路径、体制路径以及实践路径参与体育公共服务,是推进社会组织建设和服务民生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群众体育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对健身方面的强烈需求倒逼政府向服务型、责任型政府的转型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应运而生的民生背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明确了各级政府在体育公益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将有效缓解健身服务的供求矛盾,对稳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伟大的民生意义。在构架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强调构建行为取信于民、构建诉求问需于民、构建智慧问计于民、构建效益让利于民的民生视角。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体育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总结历史经验为更好地发展中国体育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建国初期旧体育改造与人民"新体育"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体育发展道路初探、"文革"时期的停滞不前与缓慢恢复、改革探索期的目标探究与路径探寻、改革建制期的体制改革与方式转型,以及改革攻坚期的体育强国新征程六个阶段。总结认为:我国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四项坚持",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发展方针;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动力。步入改革攻坚的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下路径: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步伐,提高体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着力于发展攻坚的重点,解决中国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首要问题;贯彻和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两大战略,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根本追求;正确处理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四者之间的关系和位置,克服倚轻倚重的苗头或弊端,促进各类体育事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全民健身意识越来越强,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发展紧密相连,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全民健身不仅促进身体健康发展,还带来了推崇娱乐、休闲、健身等和谐的社会氛围,也给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提高全民健身发展层次,以达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双赢的发展。本文就全民健身的开展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分析了目前社会发展趋势下,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共同发展的有利条件以及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关解决措施,以供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翔  陈元欣 《体育科研》2012,33(6):55-5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从民生财政的视角就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方式转变是民生内容不断扩充的体现,是民生财政建设目标的范畴,是建设公共体育服务系统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国体育场馆发展方式存在着发展理念不科学、决策机制不完善、运营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场馆的建设重大轻小、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薄弱、运营专业化水平低、税费政策不合理等问题。提出更新场馆发展理念、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基础的场馆建设决策机制、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加大中小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供给能力、提高公共体育场馆运营专业化水平、尽快出台相应的税费优惠政策等促进公共体育场馆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体育事业的转型决定着中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来分析影响中国体育事业转型发展的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北京奥运会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国家的系统化政策支持和政府投入的规范化,体育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但也面临一些重要的问题,主要是体育投入的不均衡、群众体育发展的严重落后、体育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受到局限。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动体育功能的转型、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型以及体育管理方式的转型。为此,必须以需求为导向,从政治体育向生活体育转变;转变体育供给结构,从竞技体育的供给向群众体育的供给转变;转变投入方式,从数量投入向质量投入转变;转变价值导向,从效率导向向公平导向转型。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对体育消费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区域劳动分工日益细化,区域体育产业集群就会形成与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结合我国区域体育产业集群的实践发展现状,对区域体育产业集群形成机理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发现区域体育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除了具有体育产品自身特征优势之外,它的形成还高度依赖于区域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产业构成与发展、人们消费水平、人才培养与提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基础性条件及历史机遇。同时,它的形成与发展还是多个行为主体,包括企业、政府、大学和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