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子哲学最简要有力的人生哲理就是“无为”“,无为”虽然也是一种处事的方法,但在很大程度是针对“君人”而言,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就用“此君人南面之术也”一言以概之。本文以《道德经》第六十章中“治大国,若烹小鲜”说起,谈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分析其提出的背景,阐述其内涵,并结合现实说明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幽默"探源     
江舟 《知识窗》2005,(9):53
据<现代汉语词典>可知,"幽默"是一个外来语,英文写作humour,其义为"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幽默"一词就已见诸文人所作的辞赋中,如<楚辞·九章·怀沙>中即有"朐兮杳杳,孔静幽默"一语.不过,此处"幽默"与现代的幽默意义并不相同,而是"沉静无声"之义.  相似文献   

3.
张春芳 《科教文汇》2013,(35):46-47,76
《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开端之作。托尔斯泰在其思想发展的探索过程中与老子不期而遇,老子所代表的东方思想吸引了托尔斯泰。托尔斯泰解构老子思想的过程是通过对《老子·道德经》可分成三个阶段的研读实现的:研读翻译、选择性解读和最终的升华。融汇老子与其契合的思想到托尔斯泰主义中,并在其中实现了对“道”“无为”的动态阐述。托尔斯泰在东西方思想文化中的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方式,使得其作品凝聚了东方文化和俄罗斯文化精神的多元思想。  相似文献   

4.
君云 《知识窗》2005,(11):39
"卿卿"一词,常用来表示对心爱之人亲呢的称呼,多用于夫妻之间,成语中的"卿卿我我",在特定语境中也含有对被称呼人戏谑、嘲弄之意味,如<红楼梦>中有"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之语.  相似文献   

5.
"职业锚"理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职业锚"理论 1.职业锚概念的提出 职业锚(Career anchor)的概念是由美国E·H·施恩教授在其1978年出版的<职业动力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它要是指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所围绕的中心,是指人最看中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核心的东西或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在 < 史记 @孔子世家 > 和 < 史记 @ 老庄申韩列传 > 里 , 分别记载了老子和孔子会晤一事 , 说孔子到达周都 ( 洛阳 ) , 曾经请教于老子 : " < 史记 > 上说 : 老子者 , 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 姓李氏 , 名耳 , 字 [伯阳 , 谥曰 ]聃 , 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 , 将问礼于老子 . 老子曰 : ‘子所言者 , 其人与其骨皆已朽矣 , 独其言在耳 .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 , 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 吾闻之 , 良贾深藏若虚 ,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 , 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 吾所以告子者 , 若是而已 . ' 孔子去 , 谓弟子曰 : ‘鸟 , 吾知其能飞 ; 鱼 , 吾知其能游 ; 兽 , 吾知其能走 . 走者可以为网 , 游乾可以为纶 , 飞者可以为 . 至于龙 , 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 ! ' 老子修道德 , 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 居周久之 , 见周之衰 , 乃遂去 . 至关 , 关 [令 ]尹喜曰 : ‘子将隐矣 , 强为我著书 .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 , 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 [莫知其所终 ]” ( < 史记 @ 老庄申韩列传 > )  相似文献   

7.
"无为而治"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为的最高表现,"无为"是为了达到无不为的化境.所谓无为而治,就是说,由于管理者具有极高的领导艺术,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非常清闲,并没有太多作为,但是他所管理的组织却井然有序,兴旺发达."无为而治"管理思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日、美、德等国家的一些管理专家也在注意研究和利用."无为而治"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同样可以用于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无为教育.一个有创意、有思想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放得开,撒手让学生去做,仿佛无为而为,但并非不为."教是为了不教"、"善教者化‘教'为‘不教'",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如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步入了全面推进阶段,我们教师若能做到"无为而为","取法自然",真正让学生们自己"有为"起来,就会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这样也就会更容易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学生.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见识",是一种智慧,而不仅是科学技术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是把"知识"与"见识"区别对待的.老子<道德经>认为 ,"为学日进,为道日损".说的是,学习知识, 日积月累,有所进步,所以说是"为学日进";修行与求道,目的是逐渐减少人的私欲与偏激,故称 "为道日损".私欲、偏激越少,离道越近.  相似文献   

9.
荔枝(Lichi chinensis)属无患子科荔枝属的常绿乔木.主枝粗大,分枝多而开张,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圆锥花序,春天开绿白色小花,夏天结心脏形果实.果皮有瘤状突起,熟时红色,果肉白色,汁多味甜,称"百果之王"或"果中牡丹".唐·张九龄的<荔枝赋序>说:"荔枝状甚环诡,味特甘滋,百果之中,无一可比."因此陈简斋的诗日:"炎精孕季多灵植,荔枝佳名闻自昔.绛囊割虚出琱盘,寻常百果无颜色."古人把牡丹比作"花中之王",把荔枝比作"果中牡丹",皆因荔枝的色、香、味都是绝一无二的.宋·蔡君谟云:"剥之凝如水精,食之消如绛雪,其味之至,不可得而状也."自号"荔枝仙"的明·宋珏亦云:"荔枝之于果也,仙也,佛也,实无一物得拟者."宋·苏东坡尝到荔枝后,大加赞赏,曾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  相似文献   

10.
王德亮 《知识窗》2006,(11):35-35
中华正史典籍中"宗教"一词,最早见于<宋史·儒林传>之<吕祖谦传>,中有"(祖谦)荫补入官,后举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调南外宗教"之语.此处宗教乃为官名."宗"、"教"分别作为一词,在汉语中出现皆为时甚久,应用广泛,尤多见于佛门.特别是南北朝至隋唐之际,佛教天台宗、华严宗的学者在注解经典时,多从名、体、宗、用、教5个方面予以阐释说明,后"宗"与"教"逐渐被连缀成"宗教"一词,即指佛教的教理.  相似文献   

11.
郑术 《科学文化评论》2008,5(1):107-120
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内丹分册>中,李约瑟对内丹作出"生理炼丹术"的解读.本文立足道教内丹学自身的语境,从"性命"观角度分析李约瑟的内丹观,比较其与内丹学本来面貌之异同,并试析其原因,略辨其得失.  相似文献   

12.
一般人都明白"败北"即是"打败仗"、"失败"的意思.那么,失败为什么又称"败北"呢? 原来"北"字的本义是"背"或"相背",它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北"字即为两个人一个向左,另一个向右背向而坐之形,生动形象地指明该字的意思是"背对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一书中亦说:"北,乖也,二人向背."  相似文献   

13.
流云 《知识窗》2005,(12):9
在古代中国,是"左"尊还是"右"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和时代,存在着不同的规定. 周、秦、汉时,我国以"右"为尊.故皇亲贵族称为"右戚",世家大族称"右族"或"右姓".右尊左卑表现在建筑住宅上,豪门世家必居市区之右,平民百姓则居市区之左.<史记·陈涉世家>说:"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相似文献   

14.
梅祥院 《科教文汇》2009,(18):227-228
老子思想教我们无为、无我、居下、寡欲、柔弱、不争,为一般人所难以接受,但中华文化有了老子思想,不但增加了广度,也增加了深度和韧性。在当今科技时代,老子思想仍有其应有的地位和功用。  相似文献   

15.
创业"迷城"     
富爸爸V S穷爸爸 在<穷爸爸富爸爸>一书中,罗伯特·T·清崎将那些不断学习各种各样专业知识、获取越来越多学历,从而取得更高职位的聪明人称为"穷爸爸",而让这群聪明人为自已服务的人被叫做"富爸爸".罗伯特·T·清崎的"穷爸爸"建议他为企业而工作,他的"富爸爸"则建议他拥有自己的企业.  相似文献   

16.
老子思想教我们无为、无我、居下、寡欲、柔弱、不争,为一般人所难以接受,但中华文化有了老子思想,不但增加了广度,也增加了深度和韧性。在当今科技时代,老子思想仍有其应有的地位和功用。  相似文献   

17.
道家提出的"无为而治"是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其目的是想用"无为"的手段,让统治者效法天道,自然无为,以达到"无不为"的目的。"无为而治"是治国之道,养生之道,也是教育之道,教育中的"无为而治",既是教育教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策略。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无为而治"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不做徒劳无益甚至揠苗助长的事,使"无为"与"有为"达到最佳统一,从而使主体教育的实施达到最佳的效果。笔者由老子"无为而治"得到启发,结合自身班级管理工作,总结出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8.
老子《道德经》中有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言之教"正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立德树人靠什么来落实呢?专家表示:只有找到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一句精辟的治学格言. "书山"与"学海"两词最早是汉代学者杨雄说的.他在<法言·学行>中写道:"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  相似文献   

20.
乔昱 《今日科苑》2021,(10):34-40
历来多有学者对《老子》中的"愚民"之说加以指摘,我们或可将老子的治民思想称为"愚民",但此"愚民"非彼"愚民".老子提出的"愚民"思想,并非愚弄生民、刻意阻碍民智之开化,更不是所谓的"反智主义"."愚"在《老子》一书的语境中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相反,"愚"的状态正是老子所希求的.老子所说的"愚"并非富有贬义的愚蠢、痴傻,而是返朴归真、复归于婴儿的表现.老子的"治论"与其"道论""教论"一以贯之,"愚民"并不是诈伪的帝王心术,而是老子在周末"文敝"的背景下以"道"之所导向的"朴"为世道人心所作的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